先了解人體『腸道明明是消化器官,為什麼又要是免疫器官呢?』
這是必然的,不得已的設計。腸道的天賦使命是消化吸收,
它的設計首先考慮如何高效率的執行消化和吸收。
腸道表面覆蓋著由單層上皮細胞構成的黏膜,黏膜下面就是密密麻麻的微血管及乳糜管系統。
食物由口腔、胃到小腸,在精密調控下,消化分解成胺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等小分子,
透過黏膜被吸收,然後,由微血管、乳糜管等迅速進入循環系統。
這就是腸道為了有效執行消化吸收而做的設計,驚人的大面積,高效率的黏膜吸收,高效率的物質運輸。
現在問題浮現了,別忘了腸道同時也是最危險、最骯髒的地方,
無數由口腔侵入的病菌,毒物,以及腸道原本就存在的壞菌軍團,虎視眈眈的想伺機入侵人體。
好的、有益的營養素能夠高效率的被吸收,被輸送到全身;
同樣的,壞的、有害的毒素、病菌,也可能同樣的被高效率吸收、高效率的輸送。
所以,各位朋友,我們的身體在設計防衛體系時,
只好將大部份的免疫防衛軍隊,配置在腸道,用來保護腸道黏膜的安全。
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細胞,如巨噬細胞、T細胞、NK細胞、B細胞等,集中在腸道,
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球蛋白A,由腸道製造,而且用來保護腸道。
所以,我說腸道名符其實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如果你腸道不好,壞菌大舉入侵,同盟軍團(好菌)節節敗退,戰爭延燒到腸道黏膜,你的免疫細胞前僕後繼,屍橫遍野。
你想想看,你的免疫系統怎麼可能好呢?所以,我說腸道名符其實是免疫最前線。

全文請看

腸道是免疫最前線 - 有腸識,才能腸命百歲 - 痞客邦PIXNET

caiyingjiedr.pixnet.net/.../40043801-腸道是免疫最前線-談腸道免疫系...
 

言歸正傳~3分鐘瞭解益生菌

A菌B菌OO菌到底是什麼!?
自從優酪乳大賣之後,益生菌的相關研究便盛行起來
許多不同種的菌類也被發現,並挖掘出潛在的保健效果與功能
因為這些益生菌的名稱大多冗長又不易理解,因此商品上常以簡稱代之
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益生菌讓大家更瞭解自己所喫的菌種:
(1)嗜酸乳桿菌(L. acidophilus):俗稱A菌,
最早被商業應用的乳酸菌,能降低膽固醇、免疫調節及降低念珠菌屬陰道炎的感染
(2)比菲德氏菌(B. lactis):俗稱B菌
熱門研究菌種,已超過百篇研究被發表,能減少有害菌的繁殖、增強免疫力,降低膽固醇,改善便祕及調節腸道生理機能
(3)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廣泛用於發酵乳製品,
包括優酪乳和乳酪,對胃酸及膽鹽的耐受性強。
可幫助乳糖的消化、增強腸道屏障
(4)雷曼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首批被證實能夠在人體腸道存活並定殖的益生菌之一,
能促進益菌生長、增強腸道屏障、降低對乳品或食物的過敏、治療不明原因或急性腹瀉功能
這樣以後如果看到產品包裝上寫者AB菌或是比菲德氏菌
應該就能大概瞭解此產品的功能了!

益生菌若要發揮最好的功能,有四個要點必須注意
(1)必須是活的益生菌到達腸道,否則再多也沒有用
     數量要多,敵多我寡,活菌數太少沒有效果,
(2)要適量補充纖維素果菜汁,幫助腸道絨毛去除廢物毒物活菌及活菌腸道卡位
    成功定殖於腸道絨毛上,並擁有良好的環境和養分持續作用
(3)在形式方面,通常會建議服用粉狀的
   錠狀的在製造過程中需經過高溫高壓,容易殺死當中的益菌並使得菌數下降
   打開即喝的優酪乳等,通常會添加了過量的糖來增加好喝口感,除了影響效果更增加熱量的過量攝取
(4)益生菌冷藏寄送到達,活菌在高溫下無法生存,因此若混合在水或牛奶中,約45°C以下的溫度,纔不致於破壞益生菌的活性。

來看看美國YOYO為你挑選的高單位優質益生菌吧->冷藏鼎健TCELL1益生菌

 生活交流請來信Email~ [email protected]

 原生益菌菌種須符合之要件

 

健康及臨牀特性

 

穩定性及加工技術特性

 
 

1. 人類來源

 

1. 維持確實存活力之能力

 
 

2. 酸及膽鹽抗性

 

2. 發酵後優良風味及氣味之維持

 
 

3. 對人類腸細胞具吸附性

 

3. 儲存期間溫和酸度之維持

 
 

4. 對人類消化道之定殖

 

4. 加工及儲存期間定殖特性之維持

 
 

5. 產生抗菌物質

 

5. 於發酵產品中具優良儲存穩定性

 
 

6. 對致癌及致病菌具拮抗力

 

6. 冷凍乾燥或其他乾燥方法處理後具穩定性

 
 

7. 人類攝取後具安全性

 

7. 正確的菌株鑑定

 
 

8. 臨牀証實健康效用

 

8. 有效劑量之實驗數據

謝謝收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