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筆也能玩出名堂

中華古玩網 http://www.gucn.com

有很多人喜歡收藏鋼筆。因為鋼筆不僅有足夠多的新老品牌與款式供收藏者尋覓選擇,而且價格適宜,全球都擁有龐大的市場,收藏容易,轉手出讓也極為方便。

在上個世紀,生產鋼筆的廠家不計其數,但能夠進入收藏領域且具備投資價值的鋼筆並不多,而其中許多都是享譽世界的名牌產品。其集藏價值同發行量、存世量和製作水準密切相關。如國外具有悠久生產歷史的派克、華妥門、犀菲利,都是世界範圍內鋼筆集藏者追求的對象。

在上世紀末於英國倫敦舉行的一次拍賣會上,一枝產於20世紀初期的派克38型蛇形筆以3.8萬英鎊的高價成交;在紐約,一枝1910年派克公司「史惠·斯蒂同」牌銀色的帶水筆,以0.8萬美元的價格落槌;一些年代已久、經過使用的名品鋼筆目前市場價也很少低於千元;而法國巴黎每年都會組織多場鋼筆收藏沙龍,令不少名品鋼筆的追隨者大飽了眼福。

相比之下,中國的鋼筆收藏才剛剛起步。據瞭解,鋼筆收藏目前正在長三角、北京等地風靡起來。鋼筆投資也已成為收藏界新的「增長極」。

據一位鋼筆收藏愛好者介紹,近代我國有一些地方與外國通商,故有不少外國人的舊派克筆留在民間。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舊派克筆是個極端的冷門。隨著人們收藏意識的增強,愛好者逐漸湧現,海外華僑亦時有參與蒐集派克筆,於是舊派克筆的身價扶搖直上。目前,一枝普通18K金尖派克舊筆身價已達400元。而一些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國產的舊鋼筆,當時售價僅幾元一枝,現報價已達千元以上;30年代初生產的博士等牌子的鋼筆價值現都已高高在上,連50年代的英雄、金星等也已日漸升溫。

鋼筆與其他的古董不同,取捨基本上全憑收藏者的喜愛。不過,還是有一些基本的收藏原則。

其一,要重質,而非重量。「寧可買10枝好筆,也不要買100枝破破爛爛的筆或中等貨。否則修復的費用可夠你負擔的。」經驗豐富的老藏家們如是說。正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

其二,名牌永遠是首選。名牌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高質量和精美外觀的保證,特別是以投資為目的進入鋼筆收藏領域。不過,也不能一看到大牌子的筆就認為應當收藏。其實,有些美國的小牌子,如Diamond Medal、Carter、Gold Bond,或者法國的Stylomine、Edacoto等,都生產過非常漂亮的鋼筆,而且價格更平易近人。

其三,收集名人使用的鋼筆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專題。這種收集方式並不拘泥於鋼筆的品牌與材質,但相對而言難度要大得多。

其四,筆尖是鋼筆的奧妙所在。儘管很少人注意到筆尖,但通常收藏愛好者在購買鋼筆時,都堅持「刻畫細緻入微、粗細斜正皆宜」的準則,再從粗、中、細三種不同規格的筆尖中選擇一種。筆尖的學問遠比想像得大:書寫時用力較大者可選粗筆尖;用力較輕者可選擇細筆尖;經常記錄數字或畫小插圖者,往往選擇超細筆尖;習慣於斜著寫字者,可以選擇偏斜型;左撇子則可以選擇專用的反偏斜型筆尖。對於硬筆書法愛好者來說,筆尖的講究更高一籌。

簡而言之,精品鋼筆收藏價值的高低主要由以下幾個因素決定:一是生產年代和數量,二是筆尖是否含金以及筆尖的磨損程度,三是筆桿是否光潔,四是筆套、筆桿和筆尖是否原配。

至於識別真偽,舊鋼筆中不存在假貨,只是有些製造商會模仿某些名筆的款式,如派克筆中的Duo Fold和Parker 51都曾經遭到過「複製」。不過,這些「複製品」一般會被冠以新的牌子,或者製造商將其原來的品牌名稱稍作改動,比如從「Waterman」改成「Watman」,辨別起來並不費力,與如今Montblanc鋼筆在世界各地遭到大批仿冒的情況大不相同。

一般來說,大牌子的鋼筆都在筆身和筆尖上鐫刻有品牌署名。而且除了世界大戰期間的製品外,筆尖均由真金打造。原因是戰爭期間貴重金屬短缺,製造商只好用鋼鐵代替。而小牌子的鋼筆則較少用金筆尖,如有金的,一般會刻有「warranted 14K」的字樣。這也是專家們推薦將收藏目標鎖定在名牌鋼筆上的一個原因。

對於沒有明確字跡的鋼筆,就要靠收藏者自己多讀、多看、多與藏友交流來積累見識了。據介紹,筆帽上卡子的形狀、筆尖上的刻字、筆身上的刻字、墨水沖灌系統、筆的整體形態,以及所使用的材質等,都可作為辨偽的線索。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