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娜对其宠儿的保护与帮助展现出了令人感动的亲密关系,无疑她是他们可以得到的最好的朋友。然而,我们在其他的神话故事中却看到了雅典娜的另一面,对于不幸被她视为敌人的凡夫俗子而言,她是他们凶狠而执著的加害者。这一点很容易受到忽略,但实际上她对于敌人或令她不悦的人们施加的伤害,就如有些希腊神加在她的宠儿身上的那样如出一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赫拉或者波塞冬,他们加害赫拉克勒斯或者奥德修斯是英雄神话情节的一种推动力量,最终构成英雄成就功业所要求的磨难。然而,那些引起雅典娜不悦的人们却没有给予英雄成就事业必要的机会,他们大都以毁灭性的结局而告终。


一、拒绝了“女神”的帮助,后果很严重

大埃阿斯,曾是她的宠儿之一,直到有一次她在特洛伊的战场上出现在他的面前,他没当她一回事,拒绝了她想要施与的帮助。大埃阿斯扬言以自己的杰出的力量,他不需要她的帮助。

可怜的英雄没有理解雅典娜作为神圣的恩主的作用,她的干预会提高她的宠儿的成就,而不会使他们的英雄事迹逊色。

受到“伤害”的雅典娜对大埃阿斯的加害,是冷酷的甚至是令人震惊的。在特洛伊的战场上,阿喀琉斯战死沙场,大埃阿斯浴血奋战击退特洛伊的战士,奥德修斯乘机抢回阿喀琉斯的尸体,接着两位英雄为阿喀琉斯的盔甲展开竞争。


由于奥德修斯能言善辩,希腊人把盔甲判给了奥德修斯。大埃阿斯感到受辱,愤怒不己,这时雅典娜乘机报复,驱使他暂时失去理智。疯狂中大埃阿斯冲入希腊人的畜群大肆砍杀,还以为他正在砍杀奥德修斯和其他的希腊人。待平静下来后,大埃阿斯羞愧难当。在索福克勒斯的戏剧《埃阿斯》中,大埃阿斯对自己说:“对一个高贵的人而言,唯一的选择就是要么有尊严的活着,要么有尊严的去死”,他选择了后者。在雅典娜的干预下,他成了一个悲惨失意的形象,他的羞愧最终导致他的自杀。

对于失意的英雄,奥德修斯是有能力同情的:“我同情他的不幸,尽管他是我的敌人,为了施加于他的可怕的精神失常。”所以,当阿伽门农和墨涅拉俄斯要把大埃阿斯的尸体扔出去,任狗和鸟啃噬时,奥德修斯表示了反对意见,认为人们不可以伤害这位“在来到特洛伊的人们中间,除了阿喀琉斯,最勇敢的人”

相比之下,雅典娜显得极其冷酷无情,她说:“嘲笑你的敌人吧—还有比这更甜蜜的笑声吗?”


二、女神对“渎神者”的严厉惩罚

多亏雅典娜帮助建造的特洛伊木马,希腊人才得以攻破了这个城市。但是在洗劫这个城市的时候,小埃阿斯犯下的渎神罪,使得雅典娜决心惩罚希腊人,如同惩罚特洛伊人那样。

据已遗失的史诗《洗劫特洛伊》说,身为雅典娜神庙女祭司的特洛伊公主卡珊德拉躲在雅典娜庙避难,因为根据传统,在神庙中避难的人受神的庇护而不受伤害。小埃阿斯闯了进来,把她从抱着的“帕拉迪乌姆”神像下拖开,实施了强奸。

雅典娜被如此的渎神罪震惊了,把她的眼光移开了正在发生的暴行。希腊人本来决心用石头砸死小埃阿斯,但是他逃到帕拉迪乌姆神像下而逃过一劫。雅典娜产生愤怒不仅仅在于渎神行为本身,还在于希腊人没有惩罚渎神者。

所以即使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作了最后的努力,“举行了百牲祭以抚平雅典娜的极端的愤怒”,结果仍然是“她不再聆听他”的安抚。雅典娜的憎恨取代了庇护,她不仅撤回了她的庇护,而且她积极的行动起来,策划在希腊人返航的时候摧毁他们的舰队。


在欧里庇得斯的戏剧《特洛伊妇女》中,波塞冬爽快地答应了雅典娜的请求,雅典娜对波塞冬说:“宙斯将会从天空降下大雨、可怕的冰雹和漆黑的风暴,他允诺借给我他的霹雳投向亚该亚人,火烧他们的战舰。而你,所要做的,是在爱琴海搅起巨浪和漩涡。让广阔的尤卑亚海湾漂满尸体。从此以后希腊人才会敬畏我的祭坛和尊敬所有其他诸神。”

在针对希腊舰队的毁灭性的海上风浪中,雅典娜亲自向小埃阿斯的舰只扔宙斯的霹雳,舰只遭毁沉没。但小埃阿斯奋力游泳,安全地爬上了一块海边的突出岩石。荷马描绘了狂妄的小埃阿斯的最后灭亡,说小埃阿斯暗自庆幸,吹嘘自己逃过大难,连神意也奈何他不得。波塞冬举起三叉戟,把那块海岩劈成两半,小埃阿斯随着碎石跌落无底的大海,这次再也没有爬上岸。


三、一个因为女神的“失宠”而毁灭的国家

雅典娜一怒之下摧毁了胜利的希腊舰队,而希腊人的对手特洛伊人的遭遇更惨,他们的国家都因为雅典娜的意志而毁灭了。

在某种意义上,特洛伊的故事是一座在雅典娜保护下的城市失宠的故事。特洛伊城,有着神帮助建立的坚固城墙,加上拥有著名的“帕拉迪乌姆”,因而处于雅典娜特别的保护之下,本来是不可能陷落的。由于在“帕里斯的裁决”中,雅典娜输给了爱神阿芙洛狄特,“不能容忍失败的”女神从此把整个特洛伊民族作为憎恨的对象。

在希腊人攻打特洛伊的战役中,作为特洛伊的护城女神,雅典娜不仅不履行职责,相反积极地推动特洛伊的毁灭。


可是可怜的特洛伊人并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他们敬拜的女神抛弃了,在《伊利亚特》第六卷中,当狄俄墨得斯在雅典娜的帮助下纵横驰骋疆场,杀死特洛伊战士无数,特洛伊妇女们来到雅典娜神庙寻求保护,哀求她制止狄俄墨得斯。荷马以一句话记载了雅典娜对祈祷的拒绝:“于是她开口祈祷,但是帕拉斯·雅典娜转过了她的头。”

特洛伊人向雅典娜哀求,是严格按照希腊宗教活动所要求的去做的。然而这次雅典娜拒绝按照游戏规则出牌,“转过头去”,而不是应允虔诚的信奉者给与她的帮助。当她的宠儿们要求她的帮助的时候,她总是“在场女神”,她的干预推动了他们的成功。

但是同样的她也可以拒绝一个请求,甚至是特洛伊人在合适的祭祀地点和由专职的女祭司执行的请求。这暴露出对她的宠儿温情脉脉的“在场女神”的另一面,对子她不喜欢的人们,她也是一个难以和解的神。


四、女神也有一颗“冷漠的心”

《荷马颂歌》说她“拥有一颗冷漠的心”,说明了希腊人也是知道她冷酷的一面的。雅典娜在不择手段置赫克托尔于死地的时候,冷酷的一面暴露无遗。

阿喀琉斯对赫克托尔,希腊联军最大的英雄对特洛伊人最大的英雄兼统帅,双方的决斗发生在《伊利亚特》第二十二卷。赫克托尔不敌阿喀琉斯,绕着城墙逃跑,阿喀琉斯在后面紧紧追赶。雅典娜告诉阿喀琉斯不必追赶,然后伪装成赫克托尔的兄弟得伊福波斯出现在赫克托尔面前,劝说他回头迎战阿喀琉斯。听了自己兄弟的鼓舞,赫克托尔鼓起勇气,停止逃跑,转身迎敌。

双方的决斗重新开始,当赫克托尔向得伊福波斯要求给他一枝长矛的时候,发现原来他那位亲爱的兄弟并不在场,自己是在孤军奋战,将要赴死的他意识到被雅典娜欺骗了。荷马是这样描述的:

他提高了声音对白色盾牌的得伊福波斯大声呼唤,向他要求一根长枪,但是得伊福玻斯不在他身旁。赫克托尔内心明白了真相,于是大声说:“完了,诸神终于在这儿召唤我走向死亡。我还以为勇士得伊福玻斯就在我身旁,但是他呆在城里,是雅典娜欺骗了我,现在邪恶的死亡离我近了。”


作为智慧化身的雅典娜甚至于不惜以欺骗凡人来帮助她的宠儿取胜,这一案例体现了希腊人所谓的智慧,实际上是一种“狡智”,并不一定包含道德价值的因子。

以号称社会学三大现世神明之一的马克斯·韦伯的理论来解释的话,在这一事件中雅典娜体现的正是冷冰冰的“工具理性”。也就是说,雅典娜选择了最能达到目的之手段,而不考虑这种手段是否符合道德价值。赫克托尔之死,典型地暴露了雅典娜性格中对立统一的两个面,既对宠儿爱护有加,不择手段庇护之,又对敌人铁石心肠,不择手段加害之,这就是典型的“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的希腊价值观。

雅典娜是一个英雄能够拥有的最好的朋友,她站在一系列的英雄的一边干预事件的进程,帮助他们的各种努力取得成功,然而英雄们仍然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才可以达成目的。雅典娜的帮助远非如大埃阿斯所担心的那样会使他们的英雄行为逊色,她只是在激励他们,并且创造条件使得他们能够发挥作为英雄的力量和智慧的时候,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一个神圣的维度。


一个英雄有着雅典娜的支持,他的努力不可能失败。相反的,成为雅典娜的敌人,一个个人或族群难免就要大难临头了。对于神话中的英雄和其他的人们,作为雅典娜的宠儿和朋友,她就是一个忠诚的支持者和保护者;作为雅典娜的敌人,她立即就变得不可抚慰,残酷无情。同时雅典娜对英雄事业的干预也显示出她乐意来到凡人中,在他们为之努力的事业中提供帮助。她是居住在奥林匹斯的女神,也是人间的女神。

参考文献:

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古典神话》,曹乃云译

让·皮埃尔·韦尔南《古希腊的神话和宗教》

唐晨曦《论希腊神话中的稚典娜》

王以欣《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何江胜《西方神话研究综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