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倫敦,是一座政治、經濟、文化、旅遊的大都市,是一座享有“綠色花園”名稱的城市。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19世紀中期的倫敦卻是一座充滿可怕“毒氣”的城市。曾經客居倫敦的老舍先生將其描繪爲“烏黑的、渾黃的、絳紫的,以致辛辣的、嗆人的”。倫敦也被人們稱之爲“霧都”。工業革命導致當時的倫敦嚐到了破壞環境所帶來的惡果。在那時種種惡略可怕的環境下,便有了這句經典的對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離別,而是我拉着你的手卻看不見你的容顏。

  捨本逐末悲劇的釀成

  19世紀中期英國在歐洲是“霸主”的超然存在,誰也撼動不來的。因爲它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處於“世界工廠”地位。同時也推動了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使工業文明取代了農業文明。而倫敦在英國的地位也是處於重中之重的位置,它是英國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所謂有得必有失,英國倫敦在世界上得到了很多方面的認可,也因爲工業方面的領先取得了經濟方面的飛速增長。所忽略的就是空氣質量遭到嚴重的破壞。19世紀中後期英國政府持續大力發展工業,作爲工業城市的倫敦,工廠迅速增加,大量的工人進駐倫敦,加上原本城鎮人口數量,導致了這座城市居住着衆多居民。大力發展工業,同時需要的就是大量的電力。產生電力是以煤炭作爲原料的,煤炭的燃燒會帶來大量有害物質。由於當時衆多工廠的日常生產和居民取暖大量的燒煤,倫敦城內成千上萬個煙囪排出的未燒盡的煤的餘物、煤氣、煤煙和灰塵直衝天空,排入充滿水汽的空氣中。煤炭在燃燒時,會生成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物質,排放到大氣中後,凝聚在霧氣中,倫敦的空氣中瀰漫着難聞的煤煙味。很快,煙塵顆粒充滿了這座城市,無論是室外還是室內的人們都受到了或輕或重的波及。在當時,倫敦的霧天一年可達90日。

  在19世紀中期,不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都沒有對環境污染的認識性,自然而然的沒有去想研發怎樣做才能環保,才能減少對環境破壞的環保型燃料,或者是去想一些可以避免的措施等等。不要因爲城市的經濟和工業上取得的輝煌成就,而忽略了最爲重要的城市治理,那伴隨而來的必然是越來越嚴重的城市污染,給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類越來越糟糕的生活質量。

  不得不說的是釀成倫敦1952年這次煙霧悲慘事件的原因,一是工業大量排放的煙霧和居民取暖燃燒的煤,二就是逆溫層現象。逆溫層的存在使空氣處於十分穩定的狀態,上下層空氣幾乎不發生流動,這就造成工廠裏煙煤燃燒排放的煙塵、汽車尾氣和地面上揚起的塵埃等有害氣體聚集在空中不易向上擴散和稀釋,越積越多,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1952年12月3日清晨,根據倫敦氣象局的報告稱一個冷鋒將在夜間通過,從北海吹來的風,吹遍了整個英格蘭,因此空氣變得格外清新、潔淨,給當地老百姓帶來了舒適之感。對於當地來說,這是個難得的冬日。傍晚時分,倫敦正處於一股巨大的高壓氣旋的東南邊緣,較爲強勁的北風繞着這個反氣旋順時針吹着。然而當大家享受了一天的“好天氣”後,第二天這個氣旋中心已經移到了倫敦以西幾百公里處,沿着常規的路徑向東南方向移動。上午,風速漸漸變小了,雲層幾乎遮蔽了整個天空。到了中午時分,烏雲把太陽全部遮住,倫敦上空陰霾瀰漫。

  一個異常的情況出現了,12月5日當地氣象臺的風速表測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量度,風速表讀數爲零。整個倫敦處於無風狀態,到處都是霧,站在泰晤士河橋上望去,恰如置身於白茫茫的雲端。濃霧中,多加店鋪白天都掌着燈,馬路上只有少數有經驗的司機開着車燈在行駛。飛機航班被取消,火車只能緩緩移動,只有地鐵仍在快速移動。一些地方的能見度在1米之內,人們剛走幾步便迷失了方向。在經過了兩天之後,情況繼續惡化。反氣旋停留在英倫三島上空,倫敦處於氣旋的西端,煙霧遮住了整個天空。此時測到的能見度僅爲數米。

  兩天之後,倫敦的煙霧還是沒有消散的跡象。而且,煙霧越來越濃,整個倫敦還是淹沒在昏暗的煙霧之中。終於災情有了轉機。在9日的清晨,微風從南方輕輕吹來,沖淡了原有的煙霧。

  大家一直在盼着可以解決當下危機唯一的條件終於在10日到來了。一個冷鋒經過英格蘭,吹散了籠罩在倫敦上空的煙霧。人們如釋重負,肺部又重新吸進了清新、潔淨的空氣,臉上的陰影頓時一掃而空。但是人們不知道將要付出的是怎樣慘痛的代價!

  危若朝露倫敦的“末日”

  1952年12月4日至9日,持續的濃霧將近1周沒有驅散,整個倫敦被濃霧所籠罩。這期間直接導致大力發展工業革命的倫敦經濟損失達到48億美元,在當時這是一筆難以想象的支出!更加嚴重的是在這短短的一週之內,有40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煙霧散後的兩個月內又有8000多人因爲這次的事件相繼死亡。這就是近代史上震驚世界的“霧都災難”。

  直到事情發生後,倫敦城中的825萬居民才意識到,最可怕的一次空氣污染降臨到自己頭上。這簡直就像一場夢!是的,在煙霧瀰漫的日子裏,倫敦的居民好像做了一場噩夢。人們後來回想起來,仍然是不寒而慄。當時,煙塵濃度最多時達每立方米4.5毫克,比平時高了10倍,二氧化硫最高濃度達到5.4%,比平時高了6倍多。

  儘管市民們緊閉門窗,可是煙霧還是向室內擴散。英國倫敦著名的莎德勒威爾斯劇院正在上演歌劇《茶花女》,臺上演員演得賣力,臺下的觀衆卻有些坐不住了,因爲觀衆的視線越來越模糊,演出最終因爲觀衆看不清舞臺而被迫中止。街上行人的衣服和皮膚上沾滿了骯髒的微塵,公共汽車的擋風玻璃蒙上菸灰,只能開着霧燈艱難地爬行。公路和泰晤士河水路交通都幾近癱瘓,警察必須要手持火把才能在街上艱難的執勤。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激增,而濃霧使救護車根本動彈不得。市內某些地區的能見度曾經降到零,人們連自己的腳都看不到。

  科學家對煙霧期內死亡者的年齡、死因做過調查和分析。從死亡者的年齡來看:45歲以上的死亡人數最多,約爲正常時期的3倍;1歲以下的死亡人數其次,約爲正常時期的2倍。從死因上看:因支氣管炎死亡704人,爲正常時期的9倍;因冠心病死亡281人,爲正常時期的2.4倍;因肺結核死亡77人,爲正常時期的5.8倍。除此之外,因心臟衰竭、肺炎、肺癌、流感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也都成倍增長。

  一位叫史密斯的老人,住在倫敦市立公園附近的療養院內。老人雖然得過心肌炎症,但經過治療,症狀已經穩定。但是,經過倫敦煙霧2天的侵擾,老人感到胸悶難當,心臟部位開始隱隱作痛,全身直冒虛汗,偶爾還有嘔吐現象。起初,療養院內的醫生以爲老人是心肌炎症復發。雖然經過緊急救治,老人的病情繼續加重。短短几日之後,老人終因呼吸極度困難,心臟衰竭離開了人世。

  數以千計的居民感到了胸悶窒息,並伴有咳嗽、喉痛、心慌、嘔吐等症狀。從煙霧發生的第一天開始,倫敦的死亡人數就在上升,到了第3、4天,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其中大多數是疾病患者和老年人。

  倖存者的生活也在這次災變中變了樣。成千上萬的人患上了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病、肺炎、肺癌、流感等各種疾病。在此期間,前往倫敦各大小醫院求診就醫者絡繹不絕,各個醫院人滿爲患,擁擠不堪,醫院的病房和走廊裏都充滿了煙霧受害者的哮喘和咳嗽聲。

  當地人遭受到了煙霧帶來的侵害,動物們也遭受到了煙霧的侵害。當時,倫敦正準備展出一羣獲獎的牛。在濃重的煙霧裏,這批牛首當其衝,深受其害。剛開始,他們不喫草,焦躁不安的搖頭、擺尾、跺腳;氣喘吁吁地吐着舌頭,似乎呼吸遇到了極大障礙;繼而渾身酥軟、躺倒在地。沒過多久,他們的呼吸系統和心臟遭到了嚴重損傷,其中一頭老牛當即死亡,另有12頭牛奄奄一息,只好被送進屠宰場,還有160頭牛病情也十分嚴重,急需治療。

  涅槃重生環境法誕生

  在19世紀中期,人們對大霧的認識是:環境污染是大力發展工業所必須要接受的副產品。英國人一度還認爲“煤火和高煙囪已經成爲英國的獨特製度”,以此爲豪。企業老闆們以成本上升和利潤下降,將使政府稅收減少爲由抵制政府的環境治理政策,在信奉亞當·斯密自由市場經濟的英國政府看來,發展經濟高於環境保護,同時,也不願觸動企業界的利益。

  但是1952年冬天的這場悲劇終於使英國人下定決心與工業所帶來的“副產品”一決高下!

  1956年,英國政府頒佈了世界上第一部現代意義上的空氣污染防治法—“清潔空氣法案”。因爲早期政府沒有認識到工業所帶來的危害,所以發電廠和重工業單位都建在城市之內。法案出臺之後,規定發電廠和重工業作爲排煙大戶被強制搬遷到郊區。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竈,逐步實現居民生活天然氣化,減少煤炭用量,冬季採取集中供暖;在城市裏設立無煙區,區內禁止使用可以產生煙霧的燃料。

  1968年又追加了一份“清潔空氣法案”,要求工業企業必須加高煙囪,將煙霧排放到更高的空域,從而更好地疏散大氣污染物。

  1974年“空氣污染控制法案”出臺,規定工業燃料裏的含硫上限等硬性標準。在這些剛性政策面前,燒煤產生的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減少,空氣污染明顯好轉。1980年倫敦全年的霧日降至5天,此時似乎已經可以把倫敦和霧都的名字分開了。

  倫敦煙霧並沒有到此爲止。80年代以後,汽車走進家庭,數量激增。汽車尾氣取代煤煙成爲英國大氣的主要污染源。汽車尾氣中的鉛吸入人體後就再也無法排出,會嚴重影響人類後代的智力。隨後英國開始推行無鉛汽油,但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們發現汽車排放的其他污染物如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不穩定有機化合物等也極爲有害,它們被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後,會發生複雜的光化學反應,產生以臭氧爲主的多種二次污染物,形成“光化學煙霧”。

  英國人此時已經對抗煙霧形成社會共識。從1993年1月開始,英國強制所有在國境內出售的新車都必須加裝催化器以減少氮氧化物污染的排放。1995年,英國通過了《環境法》,要求制定一個治理污染的全國戰略,設立了必須在2005年前實現的對抗煙霧目標,要求工業部門、交通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同心協力,減少一氧化碳等八種常見污染物的排放量。

  2000年以後,倫敦開始關注空氣中PM2.5問題,現任倫敦市市長鮑里斯·約翰遜認爲倫敦空氣污染80%的肇因來自於車輛的尾氣排放,因此於2003年推出交通擁堵費,限制私家車進入市區,即使是美國大使館的車隊也照收不誤。與此同時,倫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絡,鼓勵市民選擇地鐵或公交系統出行,鮑里斯市長本人則堅持每天騎自行車上下班。

  倫敦市政府還搞出了很多抗污的新花樣。如在倫敦市內污染最嚴重的瑪麗勒博路與上泰晤士街上,投放一種由醋酸鎂和醋酸鈣構成的灰塵黏合劑,原理類似於膠水,可以有效吸附空氣中的微塵,實踐證明,吸附劑能減少空氣污染14%之高。

  政府在治理空氣方面也毫不避諱,各種空氣監測信息均向外開放,英國公民可援引《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環保機構索取相關數據,不得被拒絕,全民監督。政府治理稍有疏失,主流媒體也不會替政府粉飾遮掩而是大力抨擊。

  今日的倫敦城市,人們再也不會直接聯想到“霧都”這個有代表性的名字了,只是在冬季或初春的清晨才能看到一層薄薄的白色霧靄。現在的倫敦在人們心中只會想到它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旅遊的大都市。當下倫敦也成爲了一座“綠色花園城市”,城區三分之一面積都被花園、公共綠地和森林覆蓋,擁有100個社區花園、14個城市農場、80公里長的運河和50多個長滿各種花草的自然保護區。倫敦政府歷經了半個多世紀的治理和整治後,城市的空氣環境已經得到了“重生”。

  撰文 |瘋魚

  文章來源 | 深讀文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