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快到了,很多人會到戶外烤肉,但烤肉很容易讓手油膩卡髒污,尤其是小小朋友,在戶外可一邊玩一邊喫烤肉,但沒洗手,就這樣把病菌喫進身體內,好媽媽總認為酒精、乾洗手可以殺病毒,這觀念「錯了」,譚敦慈護理師認為:「還是多洗手吧!」同時兒科醫師來教作一款消毒水,讓大家出門更安心。

乾洗手非萬能 DIY抗菌法寶

市面上很夯的乾洗手,其實對專家來說只能應急,最好的方式還是找水清洗,譚敦慈護理師認為,儘量還是使用肥皂或洗手乳透過搓洗產生的泡沫,將髒污帶走,但如果沒有清潔用品,建議用清水把手上的髒污搓洗掉,擦乾後再用乾洗手,算是克難的保身之道。但千千萬萬不要認為乾洗手是萬能的,譚敦慈強調「乾洗手是在緊急狀況下使用的。」

同時,葉乙力小兒科診所副院長徐嘉賢醫師也認為乾洗手是替代方案,不能全都仰賴乾洗手清潔,即便在戶外也應該盡量找水清潔雙手。尤其大家都對腸病毒聞風喪膽,徐嘉賢醫師建議父母,可將疾病管制署提供的自製抗腸病毒消毒水學起來,方法很簡單,可以用喫便當的湯匙為比例,將一湯匙含有氯漂白水混入1公升的水中,就完成了,分裝後帶到戶外時,當沒有水可以洗手時,噴一點會有殺菌效果,算是一款簡易又安全的抗菌法寶。

兒科醫生病菌不中招密技

而身為小兒科醫師的徐嘉賢,每天勢必會接觸到大量的病菌,如何保身,不會天天掛病號呢?徐嘉賢醫生的自我保身撇步公開。

1 在診間一定會帶眼鏡看診,因為可以避免病菌從眼睛進入。
2 病菌喜歡在光滑表面上滋生,平常會準備兩副眼鏡,一副看診用,另一副就是回家戴,同時建議,沒有兩副眼鏡的話,每天回家清潔雙手時,也應該洗眼鏡。
3 人最髒的地方就是雙手,而手機每天都拿在手上滑,因此也沾染了很多病菌 ,建議要用消毒液來清潔,才會比較乾淨。
4 回到家後會立即換掉衣服,不讓在醫院的衣服接觸到家人。

譚敦慈烤完肉使用洗手乳5祕訣

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如果用錯清潔用品,也是白費工,譚敦慈建議肥皂要切塊分次洗用,且務必要晾乾,不要浸泡在肥皂盤內,如果已經爛爛的就要丟棄,因為可能裡面有大量病菌,同時譚敦慈提供5點洗手乳相關的小祕訣,讓大家洗手更安心。

洗手用品5點要注意 天然ㄟ尚好:

1 不建議DIY洗手用品,如果沒有控制好製作時的溫度和濕度,可能反而會長細菌。

2 如果是用填充式的洗手乳,建議每次用完後,清洗瓶身,等待晾乾後再倒入補充包,避免細菌滋生。

3 洗手乳挑選有品牌的,使用上會比較安心。

4用沐浴乳也能當成洗手乳,但重點是搓洗的動作有沒有確實。

5 不要一昧的追求持久不散的香味,如果使用後香味很久都還有,可能加入了定香劑,是環境賀爾蒙的一種,長期使用會經由皮膚吸收,慢慢累積到身體內,可能會影響兒童生殖器官發育,同時和乳癌或是子宮內膜癌也有關聯性。

看更多「開學季防腸病毒肆虐 清潔纔是王道」新聞專題報導
邊洗手邊保養!專家實測:這成分天然、洗淨力強
居家地板細菌數是病房7倍!4種「沒想到」東西越洗越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