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內心有點敏感,大概和在看的書有關係。

正在看一本張西的書,叫《你走慢了我的時間》。

讓我想起自己軟弱的一面(雖然平時就很軟弱了啦)。

-

我想一開始,我是認為她會好起來的。

對於詳細狀況毫不知情的我,只有群組裡「狀況不太樂觀」這樣不真實也不具體的字句、

配上電視新聞說的「意識清楚並無大礙」,感到矛盾。

或許,我一開始認為她會好起來,

所以即使在內心祈禱著她好起來,「如果妳好起來的話,全班再一起XXX」的承諾,也無法坦然在內心許下。

「如果好起來,這個願望是不是就該去實踐了...?」

「如果做不到的話,是不是不太好?」

我真是一點給出承諾的勇氣都沒有的人啊。

很不喜歡這樣連夢都不敢做的自己。

-

即使發生這樣悲傷的事情,對我來說,面對大學同學和老師卻依然感到壓力。

我不懂為何這樣的心情在畢業後會倍速增大,以前也是天天一起上課,為什麼現在只是碰面就會有壓力。

和他們見面,自己對自己的自卑感會特別放大。

所以每次,都不太心甘情願地打開Line。

不想面對,那些已經找到目標、努力為夢想目標努力並生活的發光發熱的同學們。

因為我還沒找到。也大概還沒有用力前進。過的也很平凡。

在社交力很好的同學們面前,這兩年我所做的「認識新的人們」的努力是不是也會相形見絀?

雖然我知道這一切都是我自己給自己的比較,但我還無法放過自己...

為什麼對這些同學們要敞開心胸這麼困難呢?

明明面對連面都沒見過幾次甚至沒見過的同好,能好好的交流想法...甚至能感受到交流想法的喜悅。

完全不明白啊。

總覺得見同學就像見許久不見的親戚一樣,能聊的就那些...

更深入的想法交流好像做不到啊。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