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鱘又名達氏鱘,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為淡水定居性魚類,是我國長江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有1.5億年的歷史,體重最重可達40公斤,體長最長可達1.5米。由於長江鱘目前已非常稀少,被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列為「十大瀕臨滅絕物種水生動物」之一。長江鱘是長江獨有魚種,與中華鱘一樣,成長於我國的長江干支流及沿江大型湖泊和近海,每年9~10月洄遊到上江上游產卵。中華鱘,屬鱘形目、鱘科、鱘屬的一種。中華鱘為白堊紀殘留至今最為古老的現生魚類之一,在全世界20餘種鱘科魚類中分佈緯度最低,體型最大,生長最快,為我國特有種,因具有許多原始性狀成了介於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之間的中間類型,在學術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是古老的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中華鱘被稱為王鮪魚,中華鱘古稱也叫大臘子。中華鱘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現今僅在我國長江流域尚有分佈,其他江河中均已絕跡,具有很高的科研、藥用和觀賞價值。夏秋兩季,生活在長江口外淺海域的中華鱘回遊到長江,歷經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擊,纔回到金沙江一帶產卵繁殖。產後待幼魚長大到15 cm左右,又攜帶他們旅居外海。它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長,養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鄉的習慣。正是由於這種執著的回歸、尋根的習性,所以人們稱它為「中華鱘」。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長江鱘為我國長江流域獨有的一種定居性淡水魚類,非常珍惜。有大熊貓魚類之稱。中華鱘為我國長江流域迴遊性魚類,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中華鱘可人工養殖,人工養殖的可以食用。野生的不準食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