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醫生很難找
真的
是說要當一個好醫生真的也很難 
在此要對全天下的 "好醫生們" 致敬!


要當一個醫生除了要比大多數人都會唸書之外
醫生的經驗和專業更是其聲望的來源
但我個人是認為人品  耐心和EQ要比醫術來得重要


這半年來我可說是 "閱醫無數"
臺灣的教學醫院平均每位醫生在一個上午要看 50 ~ 70 個門診
所以要當一個好醫生首先要有個鐵打的身體


接下來要有耐心
本人在某大醫學院門診
因為護士去影印我的加拿大病歷
所以得有十分鐘的空檔在診間目睹以下奇聞奇事


個案A: 某年輕女性 (約28 或 29歲),也像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樣子
當醫生跟她說她有巧克力囊腫
此女第一反應是用哭腔說: 醫生,我是不是再也不能喫巧克力了?
醫生對於這樣的問題大概也已經麻痺
冷冷的說: 是囊腫顏色狀態像巧克力,妳以後要不要喫巧克力與囊腫無關
本人在一旁OS: 拜託,這是基本常識好不好!


接下來個案B進場:(也是三十幾歲的少婦)
此病患是有肌瘤需要開刀
當醫生跟她解說手術細節的時後
少婦問的問題是: 醫生,那開刀會不會痛?
醫生用眼角的餘光瞄了坐在牆角的我一眼 (沒錯,我快要忍不住了)
然後展現出他的專業和耐心說: 小姐,開刀本身不會痛,麻藥退了才會痛.


個案C則是一個很會盧人的女性
一直咄咄逼人且逼問醫生說: 那十年後我會怎麼樣?
我在牆角實在很想叫她講話客氣一點  醫生又沒有倒妳的會
沒想到醫生很有風度的說:
十年後的事情我現在無法假設
妳現在應該要專注於將身體治好 
本人再度OS: 要知道十年後的事,應該去算命,幹麻來看醫生!!


你說說看,當一個好醫生是不是很難!
就算一個上午門診 50 個病患
這些受過教育的病患也還是會重覆問一些白癡問題
如果你沒有足夠的耐心和EQ 是很難成為好醫生的
(最好是要培養幽默感來安慰自己) 
當然  從本人的OS便可得知  
本人的修養欠佳  絕對沒資格當醫生  


事後  
我有努力回想 + 反省  
以前是不是也曾經問過醫生一些白癡問題
或多或少  一定也是有的吧
當人在生病的時後  頭腦一時短路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所以說  還是醫生了不起  
要重覆面對這些白癡問題而不抓狂(也不能笑出來)
我猜測他們一定是在護士叫下一位病患的短暫空檔間
用力深呼吸  然後不停默唸: 修養...修養...風度...風度...忍耐...忍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