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錄取季已漸漸接近尾聲,再來人的學員都拿到了滿意的錄取結果。為了幫助更多的學弟學妹們在留學申請之路中走的更加順利,他們作為過來人,把他們的申請經驗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個人簡介:

Y 同學

復旦大學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錄取院校:

? 卡耐基梅隆大學 Master of Science in ECE

? 哥倫比亞大學 Electrical Engineering, Master of Science

? 杜克大學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Masters Degree

?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Masters Degree

? 喬治亞理工學院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Masters degree

# 故事開始的地方 #

時間回到2014年7月,記得那天的天氣明媚,我收到了本科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幾乎是在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我就確定了研究生要出國讀書的想法,或許部分原因是為了彌補高考中的些許遺憾,但是更多是想將來能夠有機會去世界一流的名校去看看。

所以我幾乎在還沒入學本科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在出國讀研的道路上行走。

# 背景提升 #

基於興趣,我在本科選擇了EE作為專業。作為一個工科專業,背景提升比較重要的部分主要是績點、科研、暑研和交流。

1.敲門磚:GPA

GPA之重要幾乎無需多談,幾乎是步入名校大門的敲門磚。

雖然有一個漂亮的GPA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步入名校,但是不夠漂亮的GPA一定是申請中的減分項。所以建議有出國想法並且想衝刺名校的同學,一定要盡自己所能拿到一個比較有優勢的GPA,特別是專業課的專業績點。

2.校內科研

我從大二開始加入實驗室,在實驗室參與了幾個科研項目,其中一個是相對比較獨立全部由自己負責的。由於我一直沒有找到做科研的正確方法,加之可能對實驗室的方向不夠感興趣,所以在這段科研中學習基礎知識的時間比較長,真正自己產出的時間比較少,最後也遺憾沒有論文發表。如果我能夠及時在發現方向不合適的時候就換一個方向,可能本科的科研經歷會更豐富一些。

個人覺著科研經歷並非特別出色,在最後的申請中應該也由於科研不夠出色的緣故,沒有申請到自己最最嚮往的夢校。

所以建議理工科同學們,首先,一定要儘早加入實驗室,並且盡量在本科擁有發表的論文;其次,一定要多嘗試,找到自己喜歡且能夠堅持做下去的科研方向,努力在本科做出論文成果。

3.暑研及暑研套磁

建議理工科同學們都要爭取一下暑研的機會。一方面可以讓自己的科研經歷更加豐富,另一方面也會直接拿到國外教授的推薦信。

我自己開始暑研的時間其實已經有些晚了(我是在2017年4月才開始發郵件套磁),其實我覺得套磁工作在大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完成後就可以進行了。

我當時套磁的方法是選擇了專業排名前30的學校,每個學校找到科研方向符合的老師大概3-5個,發郵件進行套磁,郵件中表達自己的科研意向並附上個人簡歷。在發了100多封郵件之後,我收到了3-5個老師的正面回應,經過兩個感興趣教授的面試,最終我有幸得到了UCLA的暑研機會。

這次經歷也成為我本科期間最開心的一次暑假。我深深地愛上了洛杉磯這座城市和UCLA這所學校。同時,我的暑研也開展地非常順利,成功完成了兩個科研項目,並且獲得了一封正面的推薦信。

4.學期交流

我本科最遺憾的事情就是沒有一次學期交流的經歷。當時覺得,在國外的一個學期不僅會耽誤國內的課程,而且會耽誤國內的科研進度。

現在看來其實不然!去學期交流不僅可以幫助你收穫國外教授的推薦信,而且也有機會在一個學期的時間內找國外教授進行科研。

如果大家有學期交流的機會,請一定要抓住機會!

# 忙碌的申請季 #

暑研回國的我立刻全身心投入申請季。其實申請季的事情說多不多,但是第一次接觸的時候很容易會兵荒馬亂,所幸有再來人的幫助,不僅有條不紊地幫助我確定了申請季的timeline,而且在文書簡歷方面讓我的申請材料「脫胎換骨」。

5.選校

申請季的第一件事是定位選校。我通過與學長學姐進行深入交流,同時與再來人的申請總監進行多次商討,最終確定要申請14所學校,6所彩票校,4所主申校,4所保底校。建議在定位選校的過程中,用與自己條件相仿的上一屆本校學長學姐進行參考。

6.文書

確定了選校之後,接下來就是寫文書。寫文書的過程中,我主要跟隨再來人導師的步調。首先導師會和我開meeting,給我詳細介紹申請文書的結構,同時幫助我確立自己文書的結構脈絡。

接下來,導師助我選擇本科最有代表性的經歷,和我一同擬定成小段落。最後,我把段落進行有邏輯地整合,再由老師幫助我多次修改、潤色,最終我的整篇文書都發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

7.網申

接下來要做的是送分和網申。雖然我的送分和網申都是自己完成的,但是再來人的申請總監給我發送了詳細的送分攻略和網申攻略,讓我避免了一切可能出現的失誤。

直到申請季結束,我都沒有發現自己網申中出現的失誤,也從來沒有聯繫過國外學校的小秘修改過任何材料。這全都歸功於再來人老師的悉心指導和詳細的網申教程。

8.面試

申請理工科Master的面試並不多。我只有一場面試,來自Duke ECE MS。

由於之前沒有任何面試經驗,感覺非常緊張。感謝再來人的申請總監發給我了近幾年的「面經」,而且成功「押中」好幾個問題!我的面試表現也得到了面試官的肯定,最終成功拿下了Duke的OFFER。

9.標化考試

一直沒有提「標準化考試」,可能大家會覺著違反了申請回顧的「套路」。

因為通過申請季,坦率講,我個人認為這一項在申請中的作用並沒有很大。

標化考試更多是一個過線的作用。對於理工科Master申請者來說,托福105(口語:23或24),GRE325(寫作:3.5及以上)就是一個完全夠用的分數,如果項目沒有別的明確要求,那麼就不需要再費時間去刷,而應該把更多時間留在背景提升上。

我唯一的建議是:一定要趁早!最晚也不要超過大三暑假。實際上,我自己在大四上學期還在考GRE,所面對的壓力不言而喻,這裡不再贅述。

# 寫在最後 #

申請季結束,收到了10個offer的我對於自己的申請結果非常滿意。可以說,沒有再來人,我的申請季不會像現在一樣成功。感恩申請季中所有給過我幫助的人,感恩再來人。

也希望每一個看到這篇故事的你,都能拿到夢校的offer。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