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前要貨比三家~

資料圖片

消委會今日公佈年度超市價格調查, 發現「食米」和「茶包」兩組的總平均售價升幅最高,均超過一成。消委會認為,消費者要精明消費,購物前宜貨比三家。

消委會公佈年度超市價格調查。

這次調查涵蓋的貨品由 2017年的200項增加至230項,貨品再劃分為12大類,包括糧油食品、即飲飲品及個人護理用品等。

價格調查發現,230項較受歡迎貨品在4間大型連鎖超市去年的總平均售價整體較2017年上升1.4%,升幅較同期2.4%的通脹率低。然而,12大類貨品中,超過九成的總平均售價均錄得上升。

按貨品組別比較,50組貨品中有38組的總平均售價錄得升幅,介乎0.1%至10.7%。以「食米」和「茶包」兩組的總平均售價升幅最高,均超過一成。「食米」組別內8款食米的平均價全部都上升,升幅由6%至15.6%不等,錄得雙位數升幅的佔一半(4款)。

資料圖片

調查發現同一組別中,不同貨品平均售價變動差異可以很大。以「茶包」為例,組別內的3款貨品,其中 1款的升幅達23.5%,而升幅最少的1款卻只有 0.7%。

資料圖片

另以「成人奶粉」為例,這組別總平均售價升幅為4.9%,但組別內3款貨品中,1款錄得18%的升幅,而另外2款則錄得0.3%及4.5%的跌幅;另一例子是「即食/沖調甜品」組別,這組別總平均售價上升5.5%,但3款貨品中,1款啫喱粉錄得23.8%的升幅,餘下2款的平均售價只分別微升0.9%及維持不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