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正摇摇欲坠!」

 

二○○八年九月十五日,美国《华尔街日报》头版内文的第一句话,试图为该日即将发生、堪为二战以来美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新闻,下一个历史性的注解。

 

 

这一天,拥有一五八年悠久历史的雷曼兄弟,在与美国财政部、美国银行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的收购谈判失败后,正式向美国联邦政府声请破产,其高达六一三○亿美元的负债,创下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破产纪录。

 

不只雷曼兄弟宣告破产,保险业巨擘AIG也在同一日宣布重整。当天,美国道琼指数开盘即重挫五○四点,跌幅四.四二%,全球股市跟进暴跌,一场源自于美国房地产的次贷风暴,快速扩大为全球性的金融海啸。

 

(图片来源/达志)

 

雷曼破产,意味这家银行所担保、发行的金融资产价值都将归零,而雷曼当时在全球四十七国设有据点,往来对象都是各国龙头级的金融机构。于是,一家银行的崩溃,竟宛若一道百万伏特的强力电击,瞬间重击各大金融机构资产品质,让全球金融体系进入昏迷状态,酿成足令地表经济活动休克的流动性危机。

 

(图片来源/Getty)

 

同年十月,美国国会通过「问题资产救助计划」(TARP),七千亿美元资金入市,救起了同样面临破产危机的AIG、摩根士丹利等机构;隔年三月,标普五○○指数跌至二战以来的历史低位,联准会祭出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进场撒钱,全球各大央行接连购入数兆美元债券以救市……。一连串大规模、大手笔、不顾后果的救命猛药,自此灌入我们的世界。

 

绵密而长期的猛药,逐渐地,也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