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网/记者林怡亭报导)

肘关节磨损险断棒球梦 关节镜手术助小将重返球场

一名正于中华青少棒国家队效力的「二刀流」国手小宇(化名),向来投打俱佳的他,一日却在练习投掷变化球的隔天,手臂痛得无法伸直、举起。热爱棒球的小宇,眼看棒球生涯可能因此中断,便立即就医检查,确诊症状为关节软骨组织过度磨损形成的「游离体」导致,经评估后遂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复原情形良好,三个月后便重返球场,更于国际赛事中,击出单场双响炮赢得胜利,表现十分优异。

关节软骨磨损于无形 就诊先循保守治疗

收治此案例的台北中山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杨卿洁表示,一般关节损伤可分为急性伤害与慢性伤害。急性关节伤害常见于激烈运动后,因受到撞击或巨大力量拉扯,导致十字韧带断裂或半月软骨损伤而失能;慢性关节伤害则常发生于日常生活中的累积,如每天需用搬运重物、双手高举过头的劳动工作者,长时间磨损可能造成肩部旋转肌袖破裂,引发反复疼痛或无力等症状。

杨医师说明,无论是急性或慢性关节伤害,除了骨折等少数情形需立即动刀外,临床绝大部分会先进行「保守治疗」,如:吃药、打针、施打PRP或玻尿酸等,并建议患者适度运动,增进肌肉协调、减轻关节负担,再搭配按摩、热敷或冰敷等物理治疗。若经数礼拜仍无好转迹象,则会于核磁共振检查后,考量手术治疗的必要性。

关节镜手术新趋势 大幅缩短术后恢复期

杨卿洁医师指出,在小宇的案例中,因已无法透过保守疗法减轻疼痛等症状,故于电脑断层扫描后,进行关节镜手术,清除肘关节处的游离
体软骨碎屑。相较传统外科手术,关节镜手术留下的微创伤口小、出血量少,不仅减轻疼痛,也能大幅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期。因此,目前关节镜手术亦成为许多职业运动选手治疗运动伤害的首选。

关节保养从日常做起 平日运动习惯要注意

随著现代人对于健康与运动习惯的日益重视,运动伤害的预防与复健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杨医师提醒民众,生活中保养关节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过度使用,除了在运动前养成暖身运动的习惯外,还可透过拉筋、柔软操、有氧运动、重量训练,加强锻炼自身关节伸展度、肌力与心肺功能。此外,也建议各项个别训练时间控制于一小时内,以降低因过度使用产生后遗症的机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