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龙”流传在陕西省三原县城西关和鲁桥镇等大小灌区。因以西关东村、西关西村等村为代表,故名“西关老龙”,今年春节和元宵期间,我有幸在当地观看了“西关老龙”的表演。

  西关老龙具有浓郁的秦风秦韵,分为“鱼龙变化”和“龙游天下”两个乐章。震天动地的锣鼓声中,四人各举一盏角灯上场,立于场地四角。鱼仔灯上绘云纹,又称“云朵灯”。四盏鱼仔灯在场中上下飘翻舞动,忽聚忽散,如同鱼仔入水,任意往来,悠然自得。另有两人举着龙门置于场中。接着,又有四人各擎两盏鱼仔灯从龙门鱼贯而出,摆出“天下太平”四个大字,表达了群众对太平盛世的期望和渴求。

  此时,烟火起,鱼仔灯迅即散向四角,从龙门下钻出四尾大鱼,鱼灯时而飞跃、穿梭、追逐,似在大海中破浪遨游,最后散向四角。这时,一尾龙头鱼尾的鳌,游出龙门,只见鳌破浪腾跃,嬉戏畅游。顷刻,鳌游回龙门,又一把烟火后,鳌化成了一条巨龙,在龙门内外探头三次,称“龙门三显”。随后,一位身着武士服、头扎英雄巾青年连翻筋头,手执上镶龙珠六尺长的引龙杖,引导巨龙起舞。鱼仔灯、鱼灯、鳌灯群星拱月似的围在巨龙旁,巨龙龙头高昂,盘成一团,龙尾高高翘起,似欲奋力腾空……

  西关老龙以一面鼓、十余副铙锣为伴奏,演奏时根据龙舞程式和动作的变化,铙锣随鼓点的轻重缓急,变换力度与速度,与舞者默契配合,浑然一体,使整个龙舞显得声威相济,气势恢弘。

  西关老龙在三原当地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渊源。相传“画龙点睛”的故事就出自那里。此后,三原百姓为了得到龙的庇佑以保风调雨顺,每年正月都要举办老龙古会,舞龙之前,邀请权威人士或德高望重的老者为龙点睛。

  西关老龙的表演,故事精彩,舞姿雄浑,气氛热烈,既继承了秦汉遗风,又形成了民间乡土艺术特色,充分展现了秦人质朴又豪迈的性格。这是三原春节、元宵佳节等社火活动之首。由三原老艺人制作的巨龙道具,被国家文化部艺术档案库收藏,三原老龙也被专家誉为“活的出土文物”和“活的化石”。

  如今,三原县民治小学的学生们也组成了“三原老龙”表演队,看过表演后,我的唯一感受就是:咱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关老龙”,后继有人了!(吴树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