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作爲糖類的載體,是人體能量來源中必不可少的。不少患者存在誤區,得了糖尿病是不是就應該不吃或者少吃米飯呢?的確,三白食物(白米飯、白麪包、白麪條)由於被過分精緻加工,除了大量碳水化合物外,幾乎不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等其他營養成分,所以極易引起血糖波動。


怎麼吃米飯,纔可以吃的既放心又健康?

1. 細糧粗做升糖慢

相較於同樣份量的糙米、小米等粗雜糧,白米飯的升糖指數最高,容易在短時間內引起血糖上升。而粗雜糧富含膳食纖維,可以延緩血糖吸收,患者不妨將白米與粗雜糧各一半混合在一起煮,這樣會升糖慢一點。

2. 少稀多幹波動小

稀飯、粥糊化程度比較高,其中有許多澱粉已經分解成葡萄糖,加上易嚼易消化,很容易一口氣喝完讓血糖瞬間猛漲。建議煮米飯要少放點水,一般1杯米配2杯水即可。


3. 飯不要趁熱吃

隨着溫度的降低飯中會產生抗性澱粉,這種冷卻後產生的澱粉不易吸收,所以即使飯量相同,但冷飯的熱量要低一些,冷土豆、冷番薯、冷玉米也是一樣。注意:腸胃不好的人建議不予採納。

4. 小餐具控制飯量

選擇容積小一些的餐具,少量多次盛裝食物,可以更清楚地控制攝入量,也有更多的時間來感知胃的飽腹信號。


5. 搭配蔬菜更安心

研究發現,先吃菜再吃米飯,血糖浮動幅度會減小很多。保持這種飲食習慣6-12個月,糖化血紅蛋白也會明顯低於之前。

6. 飯後藥茶降血糖

茶葉中含有茶多酚可以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再在茶中加入多種降低血糖的中藥材,運用食療的方法,針對治療,可以很好的降低血糖,控制血糖的範圍。

生活中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

1. 忌食含糖食品,如糖果、巧克力、奶油蛋糕等;

2. 避免肥胖,維持理想且合適的體重。

3. 補充含鈣的食物。如蝦皮、海帶、排骨、芝麻醬、黃豆、牛奶等,這些含鈣高的食物可以穩定血糖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