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F0576

1920年代后期,当德国还在受凡尔赛合约束缚时,德国已经在秘密研发武器装备,以备日后再武装之需。在此背景之下莱茵金属与克鲁伯共同开发出了15cm重型野战榴砲--15 sFH18,以及使用相同砲架、改用长倍径加农砲管的105mm K18。

然而,相较于成为师级砲兵主力而大量布署的15 sFH18,105mm K18口径较小但重量与前者相同,射程跟火力也高不成低不就,因此没有大量布署,仅配备于军级砲兵以及岸防砲兵。

DSCF0585

 

以前国中时玩SSi出品的经典游戏<装甲元帅>系列(Panzer General)时,就对15sFH18有了革命情感:从西班牙内战的关卡就一路打到登陆美国(架空战役)都还留著几门舍不得换。因此当威龙跟喇叭牌都宣布要推出15sFH18时,当然是喜出望外,心里长久以来怨念的火砲总算要出模型了。

上市后看到国外的评论,在正确性跟组装难易度上,威龙都胜过小号手。可是当台湾到货后没多久便销售一空,因此只好退而求其次,先买小号手的姊妹砲k18来练功解馋,等以后再买威龙的15sFH18(现在当然是已经买到啦)。

 

火砲模型通常零件都相当细小也复杂,这门也不例外,但是小号手毛边、接合面不工整、推出孔等缺点让组装难度又提升许多,因此虽然只是开盒直作,也断断续续拖了很久才完工,而且运输用的台车也干脆省略不做。

制作上仅在砲架内塞几颗螺帽来配重以平衡砲管重量,其他按图施工。上色后用田宫珐瑯漆制作少许掉漆,在上粉彩做沙尘和泥巴后完工。

This Trumpeter 105mm K18 kit is very complex, its injection quality is also poor as usual. I built it out of box as firing position instead its shovels in transporting position. Painted in Gunze Mr.color, chipping by enamel, dust and mud were pigment.

 

 DSCF0577

DSCF0584

 

模型零件是按照运输状态设计,因此作成射击状态的话右边砲架上控制俯仰的连杆会无法装上,所以省略。驻铲也因为相当大片,放射击位置会把会把砲架整个垫高,所以就把驻铲放在运输位置并加上泥巴旧化。

 DSCF0579

 

 DSCF0580

 

取下收纳在砲架上的驻铲。

 DSCF0581

DSCF0582

 

对比105mm加农砲,150mm步兵砲就像个小巧可爱的玩具一样。

 DSCF05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