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230_2535869201441_1044330909_n.jpg

失去山林的孩子

这本书已经出很久了,他的标题深深的打中我

拯救「大自然缺失症」 儿童,这本书是2009年出的书

那时候读到这本书的我,觉得没错,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住在都市丛林中,

已经很少和大自然大地接触,取而代之的是iphone、ipad、机器人程式、

无限的才艺班和不停的补习,在分数间的竞争,造就了许多取分工具的孩子,

究竟是爸妈望子成龙,还是担心孩子没办法跟人家比,最后导致许多孩子,

看似得高手但却容易受伤,失去向大自然学习机会,怎知那就是人原本生活的模样阿。

305752_2535859801206_151116392_n.jpg

这阵子有许多单位纷纷找我问,能不能透过童军活动,让孩子更能吃苦,

或是更有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受挫力,我说当然可以啊,但是家长们也要能一起来参与阿。

 

当孩子会有某些表现,都已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的关系已经定调,

并不是说参加童军活动,或是露营就会好的,那也必须父母一起参与,为什么呢?

 

今年是2018年,现在的父母也是都市丛林长大,所谓的大自然缺失症已经不仅限于孩子身上,

刻在父母身上的习气也深,如果能一起慢慢的多体验大自然,和大自然有连结,

慢慢的调整,不只是孩子,整个家庭的状态一定会变的更好。

312536_2535891401996_2106128656_n.jpg

那为什么一定是大自然呢?

如果你有听过接地气,其实他指的是与土地连结,人的气场与大自然的气场互相协调,

让深上的乌烟瘴气可以排除,听起来很悬但那就是弃场的交互作用,

当你在大自然活动的时候,气力放尽时,你将感受到太阳的暖,风的味道,

连一粒米你都品尝得出甜味,你的付出会让你得到收获,这就是大自然的奥秘,简单却不简单,

所以现在有很多冒险治疗,或是农家体验,都是透过大自然为现在的人疗愈。

 

大自然缺失症是指人类因疏远自然而产生的各种表现,

如感觉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好发生理和心理疾病。

事实上,新的研究焦点,不是在自然消失时,我们失去了什么,

而是有机会和自然共处时,我们能获得什么。

 

自然对我们的健康、精神集中和创造力都有机急的作用,

而且与自然界的发展关系可以形成环境管理的基础。

307722_2535886241867_2050055895_n.jpg

儿童从非组织游戏中,所获得的体能活动和情绪受,

要比组织性运动来得更多元化,也更不受时间限制,

游戏时间,尤其是无组织架构,充满想像力探索性的游戏,

越来越被视为儿童全人发展上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户外活动"就是孩子们从问题中学习的过程"

310217_2535918642677_181517312_n.jpg

科技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就是感官的日渐萎缩,

在此资讯时代,生命的资讯却遗失了。

 

每周花几小时上网的人,比那些补偿使用网路的人抑郁、更孤独。

 

当孩子与自然有了亲密的接触(或许是第一次),

他眼里闪出的那些小小顿悟,总是让我感到惊讶。

对成人来说这也是一样可以发生的,

让他们想起某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遗忘的事情。

第八智慧,就是存在自然中的智慧,

是等待一但有人出现就能被学习的课程

 

自然还能教孩子们友谊的真缔

296363_2535900402221_245938495_n.jpg

书目

第一部分:儿童与自然的新关系

• 1.自然的贺礼 • 2.第三边疆 • 3.被非法化的自然游戏

第二部分:为什么年轻人需要自然

• 4.爬上健康之树 • 5.感官的生命:大自然与无所不知的思维相对抗

• 6.第八智慧 • 7.孩提时代的天赋:自然如何培养创造力

• 8.大自然缺失症和恢复性环境

第三部分:最好的动机:为什么强尼和珍 妮不再出去玩了

 • 9.时间压力和恐惧 • 10.综合恐惧症 •

 11.贫乏的自然史知识:教育成为孩子亲近自然的阻 碍

• 12.未来自然的守护者从哪来?

第四部分:自然与儿童的重逢

• 13.把自然带回家 • 14.面对恐惧的智慧

• 15.海龟的故事:把自然当作品德老师

第五部分:丛林黑板 • 16.自然学校的改革 • 17.露营的复兴

第六部分:仙境:开辟第四边疆 • 18.柴契尔法官的教育:自然游戏的合法化

• 19.野生化的城市 • 20.野性的在那?:新回归土地运动

第七部分:感受惊奇 • 21.儿童的灵性需要自然的滋养

• 22.大火和重生:发起一场运动 • 23.一切都在继续

 

这是一本父母必看的书籍,相当推荐,会让你充满著动力带著自己和孩子,从返大自然的怀抱

 

购书连结: http://bit.ly/2PdLhyZ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