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節小篆 

」的「簡化字」。

」的「正體字」。

 

 

 

三、正體字正在哪裡

 

1.正體字源遠流長

 

「正體」,最早見於唐代顏元孫所撰的《幹祿字書》,書中把字分成「俗」、「通」、「正」三體。確立「正體」的稱號,後來也稱「正書」、「真書」,因為字體端正,足為楷模,故稱「楷書」。

 

漢代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說,「自爾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日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漢興有草書。」
《宣和書譜》有云:「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法。所謂楷法者,今之正書也……。降及三國鍾繇者,乃有賀尅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2.正體字形方正,正派穩重,好寫好看。
3.在所有的字體中,正體字使用的時間最長、人數最多。
4與簡體字、簡化字草書相比,正體字保留更多漢字的特點與文化。

 

四、正體字充滿了智慧

 

「正體字充滿了智慧」----何以見得呢?
來看看「戀」這個字吧!

 

「戀」、「戀愛」,是漢字中最「迷惑」人、甚至最「迷禍」人的一個字。
多少人的一生圍繞著它徬徨,多少民族的存亡、國家的盛衰,隨著它盪漾。

 

唐明皇為了楊貴妃的回眸一笑,差一點就國破身亡。
羅馬、埃及兩國的歷史,因埃及艷後多彩多變的戀情而變樣。

 

戀愛的誘惑力,不只是凡人難以抵擋,連希臘神話中的天神宙斯,和天后爭風喫醋時,他兩位還從天上打到人間呢!

 

還好,在中國,天上的規矩比較嚴,各路的神祇,很少有戀愛的糾葛。
像是元始天尊、玉皇大帝,西王母、盤古和女媧…. 等等,他們都不談戀愛,
即使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和伐桂的吳剛,孤男寡女在月宮中相處了幾千年,也沒傳出什麼緋聞。
而牛郎和織女倒是鬧得轟轟烈烈的,擋不住戀愛的迷惑,男忘了耕、女忘了織,結果被迫分隔在兩地,成了千古的悲劇。

 

那,戀愛果真有這麼可怕嗎?

 

孔子說:「智者不惑」。
其實只要能暸解真相,就能撥開雲霧,掃除迷惑。

 

開車,就要先了解車子的性能。
戀愛,就要先了解什麼是戀愛。

 

「臺灣國語活用詞典」對「戀愛」的解釋是-----「男女相悅,神魂顛倒」,真是好詞典啊!一針見血!

 

「戀愛」的特點,就是讓人「神魂顛倒」。
不分男女老少,連在養老院八九十歲的大老們,一旦喫了飛醋,仍然是鬧得天翻地覆哪!

 

「戀愛」都已經神魂顛倒了,那萬一「失戀」的話,豈不是要「魂飛魄散」了?!
怎麼辦呢?

 

有問題,請教漢字,開智慧,增見識!

 

漢字承載著華夏五千年的文化結晶,是智慧的寶庫。
看!戀「戀的小篆  」字筆畫中包含著戀愛的祕密呢!是戀愛的軍師呢!
我們來看看小篆的戀「戀的小篆」字,他是由小篆的糸言的小篆小篆的糸小篆的心組成。
戀的上半部,左右都是糸「小篆的糸」,「糸」就是由細絲編成的繩子。
上半部的中間,這個「言的小篆」是甚麼?是言語的
在甲骨文中是這樣「言的甲骨文」的,
意思是從口「口的甲骨文」中伸出舌頭「舌的甲骨文」搖呀搖的,這就是
底下這個「小篆的心」是世界通用語言,一看就知是「心」。

 

「戀」字這樣的組合,是要告訴我們甚麼呢?

 

「糸」在甲骨文「糸的甲骨文」中,就是細絲編成的繩子。
那戀愛帶繩子幹什麼呢------好好地綁住對方的心啊!

 

其實啊,「戀」的本質就是「變」。
你看,「戀」和「變」,他倆長的真像攣生兄弟呀!
筆劃同,韻母同,只是兩隻腳差那麼一點點。

 

其實,「戀」愛的精彩,也在「變」這個字!

 

戀愛就是「晴時多雲偶陣雨」,一下子晴空萬裏,一下子傾盆大雨,來得急去得快,瞬息萬變!
戀愛就是時喜時憂,真真假假,分分合合,剪不斷,理還亂。

 

這纔是戀愛迷人的地方,才能使人神魂顛倒呀!
平靜的大海,哪能吸引弄潮的人兒呢?

 

矛盾的是,明知道「戀」就是會「變」,
但在中華文化中,還是希望「戀」能「海枯石爛,永遠不變」。

 

所以一「戀」愛,就先要準備好一條繩子,來拴住對方。
那另外一條繩子做甚麼用呢?
失戀用嗎?
沒那麼悲慘啦!
因為,善變的不一定是別人,用繩子綁好自己的心更重要哪!

 

總之,「繩子」是「戀愛」首先必備的工具。
進入戀愛容易,走出戀愛可難哪!
有多少人在一生中,走不出戀愛的糾葛,又有多少人因為戀愛的糾葛,而成為社會新聞的主角哪!

 

情海中沒有羅盤,喜歡冒險的人,
記得先用繩子牢牢綑住自己驛動的心,
千萬不要仗著藝高膽大,空手渡河!

 

那用什麼來做繩子才能綁住對方呢?
鑽石、豪宅都不錯,但你有嗎?
即使有,如遇到有人加碼,那不就人財兩失了嗎?
怎麼辦呢?
漢字的「戀」,推薦你個萬無一失的祕方:
甜「言」蜜語,人人出得起,人人歡喜。

 

「談」戀愛,「談」情說愛,戀愛就是「談」出來的!
中間的這個「言」字太有學問了,
戀愛的活動很多,但「談」是精華,
所以從情書、電話、到簡訊、到非死不可、就是要談,靠著談,千里姻緣一線牽。

 

如果戀人之間的話少了,或者武術動作多起來了,這些都是戀愛結束的前兆。
所以「戀」字中心的那個「言」,不就是提醒我們,「甜言蜜語」就是戀愛的「主角」嗎?
戀「戀的小篆」字的底下是一個心「小篆的心」,甲骨文的心「心的甲骨文」,就是一個漂亮的心形。
如果面對著種種的變化,兩人還是一心一意、一心到底,這就是「戀」的最高境界了!

 

所以「中華文化」中的「戀」字,表達的就是-------兩人雖然「甜言蜜語」、神魂顛倒,其實更要講求的,是高度「制約」的!

 

所以你看!談戀愛還需要帶著兩條繩子,雙人還只能共有一個心,既感性又理性,「漢字」,是不是充滿了「智慧」和「幽默」呢?

 

 

 

五、簡化字的智慧

 

 

 

 

 

 


」的簡化字

 

 

 

這是「戀」的簡化字「」。
這個簡化字,透露出甚麼玄機呢?

 

上面是一個「亦」,底下是一個「心」。
那,「亦」是甚麼意思啊?
我們先來看看,這是甲骨文的亦「亦的甲骨文」,這是金文的亦「選的金文」。
人的甲骨文----是一個張開雙手的人,而這兩點「亦的兩點」呢,是指示符號,告訴我們字的重點在「這裡」,那「這裡」是「哪裡」啊?
就是「腋下」呀,也就是「胳肢窩」。

 

」的簡化字「」,底下還有一個心。那綜合起來,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啊,「簡化字的戀愛」------不需要甜言蜜語,也不必誓言、繩索的約束,一心一意想的就是神祕地帶----「胳肢窩」。

 

這就是「簡化字的智慧」,雖然,您可能不太理解這種方式的戀愛。

 

六、結論

 

我們前面不是說了嗎-----「不同的工具,會產生不同的思想觀念。」

 

正體字充滿了智慧,也處處展現出了「品德教育」的內涵,
從「戀」的正體字來看,
我們就瞭解到,即使在甜如蜜中,「戀」愛還是講求兩人要高度「制約」的,
不是隨便,或隨性的。
而簡化字的「」呢?
唉!不知道為什麼,和「胳肢窩」有了關連。

 

各位!今天我們的分享就到此告一段落了,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一起討論切磋,謝謝大家!

 

何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