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俗語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一旦觸及生命和金錢的利益,人就會有瘋狂的想法,會不顧一切地施加手段,希望可以達到心中的目的。長生不老便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之一,可惜路途卻讓人摸不着頭腦。

  如今,隨着科技的發展,身體的結構被研究得一清二楚。科學家發現了實現長生不死的方法,但是卻猶豫不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據悉,地球存活年代久遠,至少有45億年曆史,歷經五次生物大滅絕。人類憑藉着強大的天賦和驚人的創造能力,走出了原始森林,在荒蕪的土地上建立一棟棟高樓大廈,打造自身的文化,如今已經站在大自然食物鏈的巔峯,成爲地球的霸主。

  但是,在這45億年歲月中,生死輪迴約束着歷代的生物,無一可掙脫它的束縛。就拿人類紀元作爲例子,古代統一了六國的秦始皇想永久統治萬丈山河,所以讓徐福帶領三千童男童女前往蓬萊仙島求取仙丹妙藥,結果卻英年早逝;現在一些人想用冰封的手段留住歲月,卻被專家無情地打破這一想法。

  難道長生不老真的只能停留在夢想階段?並不是的,有科學家指出,人體的潛力是無限的,只要以科技手段作爲輔助,或許有可能實現,現在只是醫學水平還沒有達到那一水準而已。另外,科學家還提醒,治標要先治本,即是說想將生命無限期地延長,必須要從身體的結構原理出發,不可過於依賴人工智能手段。

  從宏觀上看,人體是由各種各樣的器官構成的,大腦是“司令官”,是身體的中樞系統,發出日常活動的指令。從微觀上看的話,人體是由一顆顆細胞組合而成,一些細胞死去的同時會誕生一批新的細胞,這就是新陳代謝的體現。

  衆所周知,新陳代謝反應對於人體而言非常重要,雖然細胞死了能夠再繁衍,但是有一個度,當細胞達到極限之時,不可再繁殖,那麼人體即將衰老、死去。

  科學家對細胞作了一番研究後,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染色體會隨着細胞的分裂而產生形變。在染色體的尾端,有一個微型顆粒。每當細胞分裂一次,微型顆粒的長度便會縮短。當微型顆粒完全消失之時,細胞就會徹底失去再生繁衍的能力。

  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微型顆粒,它們是遺傳物質的載體,也是阻礙人們實現長生夢想的“攔路虎”。也許有人會說,能否研發一種方法,讓細胞分裂的同時,染色體尾端的微型粒子的長度不會縮短。對此,科學家回答稱,一旦對微型顆粒的長度加以強行控制,人體患癌症的機率會大大增加。

  所以說,延長壽命之夢觸手可及,但是卻顯得那麼遙遠,畢竟誰也不想在病痛之中活得更長久。有人曾說:真正的長生不老,是指這個夢想一直流傳下去。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