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是每一位女性朋友都可能會去經歷的,正確瞭解一些分娩熱詞,不僅可以幫孕媽媽們提前掃盲,而且未雨綢繆還可以讓大家有備無患。

破水

破水是指包裹着胎兒的卵膜破開,羊水順着產道流出孕媽媽的體外的現象。

有時羊水會慢慢的涌出來,讓孕媽媽們以爲是尿失禁或者排出黏液,遇到這種情況,要請醫生檢查確定是否破水。

但如果孕媽媽發現有大量流出流出來,而且這種情況無法控制就應該是破水了。

一般來說,孕媽媽出現陣痛、子宮口完全張開,胎兒進入產道時纔會破水。

當陣痛已經開始,但子宮口尚未完全張開時就已經破水,屬於“早期破水”

見紅

“見紅”是一聽到就讓孕媽媽最糾結的詞,預示着即將與寶寶見面,但同時可怕的分娩也即將開始。

“見紅”確實是即將分娩的一個可靠徵象,因此孕媽媽在預產期已到,並已有不規律宮縮時,應及時查看短褲是否有血性分泌物。

一般來說,見紅後的24小時內就會開始陣痛,進入分娩階段。

但實際上很多人見紅後幾天甚至一週後才分娩,因爲有些情況也可能造成陰道流血,如前置胎盤。

所以每個孕媽媽個體差異很大,對於見紅也要觀察它的形狀、顏色、量等再作判斷。

規律性宮縮

臨產前孕媽媽會感到腹部一陣陣發脹、發緊、小腹下墜,這就是宮縮。

規律性宮縮一般指臨產後的宮縮,30分鐘左右一次,一次持續30~60秒,這種宮縮感覺會越來越強,間隔時間會越來越短。

但最一開始的宮縮則大多是無規律的宮縮,多在夜間出現,白天消失,並且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長。

如果宮縮逐漸頻繁並增強,兩次宮縮的間隔也越來越短,從25分鐘至1個小時宮縮一次,持續數分鐘,發展到後來間隔2~3分鐘就宮縮一次,持續30秒左右;同時腰痛明顯加重、腰骶部出現痠痛,伴隨宮縮宮口逐漸開大,胎頭下降,這種宮縮纔是規律性宮縮

頭盆不稱

如果孕媽媽骨盆狹窄或胎兒的頭過大,分娩時不能順利通過產道,或是骨盆正常,但胎兒的頭過大也不能順利通過產道,這種現象稱爲“頭盆不稱”。

孕媽媽因頭盆不稱,胎頭入盆多有困難或不能入盆,常出現胎位不正,使產程延長,可引起宮縮乏力,少數可因各種梗塞而出現強直性宮縮,如不處理或處理不及時可造成子宮破裂、胎膜早破、臍帶脫垂、胎兒宮內窒息、產後出血、感染等常見併發症。

建議孕期定時去做產前檢查,可以使孕媽媽瞭解自己是否存在頭盆不稱現象。

開十指

在產房裏我們常聽醫生說已經開到幾指了,孕媽媽們都不明白“什麼是開到幾指”?

其實,開幾指專業上指的是開宮口,叫子宮頸口擴張。

孕媽媽的子宮頸管是長約2釐米的肌性管道,外連陰道,內接子宮腔,臨產時子宮規律宮縮,牽拉子宮頸內口的子宮肌和周圍纖維等原因,使子宮頸內口向上向外擴張,子宮頸管逐漸變短,直至消失,而子宮頸外口逐漸擴張的大小就是我們俗稱的“開幾指”。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催產

如果孕媽媽陰道分娩的過程不順利、產程進展緩慢、宮縮不夠頻繁、或力度不足以使宮頸擴張或把寶寶推出產道,醫生可能需要做些什麼來刺激孕媽媽的宮縮,幫助促進產程,這就是催產。

一般情況下,產程進展緩慢往往沒有明確的原因。

但當醫生認爲孕媽媽的產程緩慢到影響母子健康的程度,可能就會爲孕媽媽注射催產素催產。

側切

側切指孕媽媽在順產過程中,由於胎兒比較大,在生產的時候不得不在會陰部做一斜形切開以幫助生產的過程。

簡單一點,就是把孕媽媽的會陰部切開一點,幫助生產。

側切基本上不會對孕媽媽的身體造成影響,反而將對生產有利。

難產

難產是指孕媽媽妊娠足月時,由於各種原因使分娩時間明顯延長,胎兒不能順利娩出,如不進行人工助產,則母體難以或者不能排除胎兒的產科疾病。

難產如果處理不當,不僅能引起孕媽媽的生殖道疾病,影響以後的生育,而且可能會危及母體及胎兒的生命。

難產的原因有很多,如產位異常、產道異常、胎位異常、以及產婦的心理狀況等。

宮內窘迫

宮內窘迫是指由於孕媽媽自身的因素導致胎兒在子宮裏缺氧,並同時發生酸中毒等代謝障礙的過程。

造成其原因很多胎盤早剝、前置胎盤、妊娠高血壓綜合症、妊娠糖尿病、貧血、胎兒太大或胎位不正等。

胎兒心電監護有助於醫生觀察到胎兒心率與母親宮縮的關係,是診斷胎兒宮內窘迫最常用的方法。

所以,孕媽媽孕期定期檢查,對診斷宮內窘迫意義很大。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胎頭吸引術

聽字面的意思很可怕,且有一定適應症,但事實上卻是一種成熟安全的助產手段。

一般爲避免難產,使寶寶順利娩出,醫生通常會採用胎頭吸引術和產鉗術來助產。

此法只要使用得當,一般對胎兒和母體不會有什麼損傷。



快樂孕育 粉絲微信號 klyy-wlf2013識別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