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2019.02.22——————

現在是週五的晚上,2019年2月22日,是我正式開始全職工作的第二個週五。

三年前的我大概不會想到,三年之後的一個週五晚上,我會坐在Palo Alto的臥室裏寫下這三年的經歷。

三年前的我大概同樣不會想到,三年後自己會在矽谷工作;會拿到某家低調但業內出名的pre-IPO階段的獨角獸公司的offer,當然還有想不到的高薪;跟MIT,斯坦福,哈佛,伯克利

,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在一個組工作,還有機會向各個Big Name跳槽過來的工程師們學習。雖然每天心理壓力都很大,但是重壓之下的成長也是迅速的。

三年前的我在幹什麼呢?

翻了翻日曆,2016年2月21日正是那一年的元宵節,我讀大三,這一年的元宵節是在離家1500公里之外的大學裡過的。

彼時的我正忙的焦頭爛額。年前忙於美國數學建模大賽,考託福,以及本專業的另一個時間長達數月的國家級比賽,臘月26纔到家,在家匆匆過了年,正月初十就趕到了1500公里外的學校繼續做項目。伴隨這段時間的還有每天在朋友圈不斷的200單詞的扇貝打卡。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我跟三個當時一起做比賽的同學一起去學校南門外的小店裡喫了七八盤餃子,喫飯期間談論了什麼我已經記不清了,但是那頓餃子是真的香。這三位同學中的兩位選擇了跟著本院院長直博,另一位跨專業保研去了汽車學院。

那時候的我還沒有下定決心出國讀研,只是把這個選項作為Plan B,首選項當然還是保送到本專業內響噹噹的那幾個學校——清華,上交。

三年之後,直博的哥們中的一個下定決心退學出國學計算機,一塊退學的還有他的小師妹女友——同樣在本院直博。

三年後我才突然意識到,讀這個專業的同學,包括我在內,大部分都是「小縣城出來的學霸」,困於格局和家庭,再加上高考失利,茫然無措地選擇了這個專業——材料,很多人就此走進這個龐氏騙局

再也無力逃脫,也懶得逃脫,直到夢想幻滅的那一天。來美國之後,這樣的例子我見到了太多——top school的化學博士們和材料博士們,面對幻滅的夢想和冰冷刺骨的現實,那種從小到大一直保持優秀的矜持被擊打得粉碎,前僕後繼的加入轉CS的大軍裡面,代價是近10年的沉沒成本,最昂貴的10年。你能說他們都是無腦轉CS嗎?恐怕不是,這只是經過無數輾轉難眠的夜晚之後得出的最優解。

我應該算是比較幸運的那一批,早早地從實習工廠就聞到了這個專業散發出來的腐臭味。在轟鳴的車間裏經歷了幾次高溫和異味,聽著早幾年入職的同門師兄講他們的生活之後,我知道自己是時候想一下出路了。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知乎已經有一大批前輩在搞材料勸退這個偉大的事業,只是單純的感覺這並不是我想要的人生路線,但是並不知道該往哪裡去。

事情的轉機大概出現在從LinkedIn上認識了一位學長開始。這位學長是計算機學院的,早我四屆,是那一屆本校的十佳大學生,後來去了CMU讀機器人專業,畢業後在矽谷工作了一段時間,就跟人合夥開了一個startup。學長其貌不揚,不修邊幅,滿嘴的遼寧大碴子話,分分鐘讓你想到各種小品鏡頭。通過他我瞭解了灣區碼農的日常,也是他幫我下定了決心轉CS。

於是我放棄了保研,開始全力準備出國,轉專業。

(To be continued)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