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中國企業的發展機遇,近年來更被很多國際學者認為是全世界的發展機遇。很多中國企業,通過投資與合作,把技術、管理、效益、人才帶回來,為企業強筋健骨。就在今年4月,海航集團以10億美元收購上市新加坡物流供應商CWT,這筆收購相比於其他案例,並不是大手筆,但卻被視為是近年來中資在「一帶一路」沿線具有代表意義的「十大」投資併購案例之一,獲得國內各界的高度認可。新盛唐集團為大家詳細解讀為什麼海航投資策略獲國家認可,希望大家可以參考!

  在德國、葡萄牙、捷克、塞爾維亞、英國等一帶一路重要沿線國家,中外領導人和重要嘉賓見證了海航航線搭橋、產融結合的發展模式。五年來,員工、企業、國家都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成績。清華大學教授、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對媒體點評認為,海航藉助金融手段來經營實業,金融是工具,實業是結果。

一、「十大」中最小的案例緣何更搶眼?

  10億美元,在中國企業海外併購案例中,遠遠算不上大手筆。但海航這個小而美的案例緣何被入選?

  「一帶一路」十大投資併購案例的入選標準:其標的國家屬於「一帶一路」沿線64國,交易金額不低於10億美元(公布金額的超過10億美元;未公布金額的預計10億美元及以上);同時,交易在(標的)行業有一定代表性,以及交易狀態為交割或簽約。

  海航集團旗下海航實業股份收購新加坡物流供應商CWT,這是一次基於實體產業延伸布局的精準選擇:CWT集團成立於1970年,主要為集裝箱碼頭提供倉儲和集裝箱貨運服務。目前,CWT主要業務包括物流、商品營銷、金融和工程服務四個板塊,業務範圍覆蓋新加坡、中國、台灣、馬來西亞等90多個國家。而海航集團成立於1993年,其業務涉及航空、旅遊和金融等多個領域,旗下物流業務在船運和船舶工程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以及物流融資等領域中從事業務活動。

  新加坡在亞太乃至全球物流中的地位毋庸贅述,CWT坐擁地利;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物流規模,都將進入高速增長期,無疑帶來了「天時」;海航集團向來推行中西文明的融合,董事會主席陳峰多次提及「圓融」一詞,儘管有些深奧,但看看海航歷次海外併購,最終都實現了平穩落地,公司管理穩定,近一個月還開展了海航全球員工運動會,「人和」無疑是這家企業的基因之一。天時、地利、人和,讓這次選擇有了成功的基礎。

  此次海外併購助力海航發展:海航物流將一舉成為世界最大供應鏈管理公司,實現物流產業鏈的全球布局,並能極大強化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四流的掌控,構建開放、共享的物流生態圈。此外,該收購也是海航集團在「一帶一路」領域的布局之一。

  可以說,我國企業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加快實施全球化背景下的企業國際化戰略相輔相成、互為依託。一方面,企業依託「一帶一路」的戰略布局積極發展海內外業務,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也正是依託這些企業的積極作為來逐步實現的。海航集團正是把兩者有機結合,取得了雙贏的效果。

 二、「一帶一路」實踐成績斐然 民營企業可以效仿跟進

  海航集團目前被業界視為是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優秀代表,這幾年在「一帶一路」上的成績斐然,獲得了業界以及國家的認可。

  海航集團,作為

「一帶一路」倡議的建設者和參與者,充分把握關鍵通道、重要節點的戰略機遇,積極開設國際航線,打造「一帶一路」空中走廊與支點。在深度融入地方省市「一帶一路」建設實施計劃的同時,圍繞航空旅遊、現代物流和現代金融服務業等三大主業進行全球化投資布局。

  目前,海航已從單一的地方航空運輸企業發展成為囊括航空、酒店、旅遊、地產、商品零售、金融、物流、船舶製造、生態科技等多業態、世界級品牌集聚的大型企業集團。由此,2016年7月,海航集團再度榮膺2016《財富》世界500強,位列第353位,排名較上年上升111名。其發展歷程3次被寫入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案例。

  在沿「一帶一路」布局中,航線網路的布局非常重要,也是海航的先天優勢,所謂兵馬未動,航線先行。近幾年,在如火如荼的「空中通道」計劃中,海航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交通服務,截至目前,旗下航空公司新開闢了飛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相關地區國際航線65條。例如,近幾年,海航陸續開通了重慶=羅馬、西安=羅馬、北京=布拉格、北京=曼徹斯特等航線,豐富了「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節點的航線網路布局,促進國際經濟文化交流道路暢通。

  海航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開航線,既是拓展公司的航空業務,豐富公司國際化戰略的內涵。從宏觀看,又是響應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落地的重要體現。

  不僅如此,近年來海航的很多海外投資的併購助力了「一帶一路」發展:如投資組建迦納AWA航空、併購Swissport公司、近期入伙中東歐基金等,同樣也是符合國家「走出去」號召,符合「一帶一路」戰略思路,藉助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創造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高新技術製造、大眾消費等行業的機會,助力國家「一帶一路」政策落地。

  這種優勢產業先行,產融結合推進的合作模式,實際上很多民營企業都在嘗試模仿和跟進,國家戰略性倡議帶來的機遇窗口,沒有一家中國企業忍心錯過。

  英國前首相卡梅倫則認為,海航要想成為一家成功的國際化公司,需要有足夠多的外籍員工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英國的很多大公司就是這樣,世界上不同種族的人都可以在公司里工作。根據公開資料,海航境外員工已經超過70%。

  三、企業怎麼在「一帶一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像海航集團一樣,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拓展國際合作。這些企業涵蓋酒店、餐飲、文化創意、旅遊、中醫藥、信息技術等多個領域,成為「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條「無形的紐帶」。事實上,作為中國企業踐行「一帶一路」戰略的排頭兵,海航通過自身發展和探索為其他企業踐行「一帶一路」戰略提供了借鑒和經驗,也成為很多中國企業出海學習的優秀案例。

  從官網看,海航的自身定位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快速成長起來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把企業發展和國家戰略融為一體,持續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大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機遇研究力度,把握國際間深化合作機遇,以航空為先導,完善國際航線網路,促進「道路連通」。海航集團計劃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運輸服務合作上發揮更大作用。海航將開通更多連接中國和沿線國家的航線並幫助這些國家修建和管理機場,解決「一帶一路」沿線航空設施投資不足的關鍵問題。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教授胡鞍鋼曾提出衡量全球性企業的三個標準——境外收入佔總收入比重超過50%,境外資產佔總資產比重超過50%,境外員工佔總員工比重超過50%。2011年,海航這三個指標分別是8%,14%和13%,而2016年底,三個指標大幅提高到65%、39%和76%。

  當然,企業「走出去」是風險與機遇並存。「一帶一路」倡議為中資企業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沿線國家國情不同,發展階段不同,也存在風險。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研究員、企業戰略發展研究專家胡遲建議,海航等中國企業也要識別「走出去」的風險和規避、化解風險,加強內部制度建設,不斷提升國際化的公司治理能力,創新商業運行模式。我國政府要建立完善促進產能合作體制機制與支持服務體系,有效助力企業「走出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