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基金此次發起的納斯達克100ETF,預計將在上交所掛牌。未來所有持合適交易賬戶的投資者都可以參與購買,而它相比以往的QDII基金等產品有更高流動性、更低成本、交易更直觀等特點。因此,很可能成為未來內地投資者投資美股的一個直接工具。

中國證監會最新公布的文件顯示,監管機構於12月5日接受了國泰基金申報納斯達克100 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這是內地基金公司申報的首隻跨國ETF產品、首隻美股ETF,也是國泰基金連續第二周的重大創新手筆。此前一周,他們申報的業內首隻國債ETF申請也獲得監管部門受理。

低成本進入美國市場

根據渠道方面的信息顯示,國泰基金此次發起的納斯達克100ETF,預計將在上交所掛牌。未來所有持合適交易賬戶的投資者都可以參與購買,而它相比以往的QDII基金等產品有更高流動性、更低成本、交易更直觀等特點。因此,很可能成為未來內地投資者投資美股的一個直接工具。

此前,業內已經有了多個投資美股指數的QDII基金,但相比之下,納指100ETF的特點會更加明顯一點。

一方面,ETF的流動性在所有指數產品中是最好的。當日賣出,資金即時可用,第二日可取。與之相比,以往的QDII基金的贖迴流程(從遞交申請,到資金到賬可用)經常會長達10天以上。因此,同樣有投資意願,ETF買賣的優勢是明顯的。

另一方面,納指100ETF基金作為上市品種,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低成本持有的途徑。在二級市場上買入賣出ETF品種,只需交納交易手續費用,目前來說,實際買賣費用水平應大大低於千分之一。而普通的QDII基金在申購贖回時,可能繳納的費用通常動輒1至2個百分點。

不會有「實時套利」

不過,作為業內首個跨國ETF,納指100ETF也有非常與眾不同的特點。

首先,作為首個完全跨時區的品種,納指100ETF與納斯達克指數的交易時間完全不重疊。這使得理論上,在該產品上,將不可能進行實時套利。即通常不會有機構能力做到,在幾乎同一時點,通過拋售納指且買入納指100ETF進行套利。由此,也可以預計,該產品未來如果募集上市後,其折溢價的區間可能會相對普通ETF來說大一些。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該產品波段操作的可能性更好一些。一方面有折溢價因素,另一方面有方便的流動性,且屬於一些機構投資者限制投資的境外品種。對於一些有志於投資多元化、有興趣美股市場,但受條件約束的機構投資者來說,納指100ETF可能是不錯的選擇。

相關人士還介紹,納指100ETF的產品設計和籌備非常之久,其思路的形成甚至不晚於兩年半前成立的國泰納指100基金(QDII)。但由於種種原因,直到今年末才真正推出。據悉,影響該ETF 推出的難關包括技術上的問題,也包括方案上的難點,比如眾所周知的跨時區等問題。不過,長期的醞釀,持續的完善以及相關機構技術層面的突破,最終鑄成了納指100ETF於2012年末的亮相。(代碼:513100)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