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一件事情,對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都避諱死亡,認爲死亡是很不吉利的事情。因此在我們的一生中接受死亡教育的機會很少。近日,有一則視頻是關於10後如何看待死亡的,我們來看看他們對於死亡的理解是怎樣的。

  當被問到父母是否會和他們談論“死亡”話題時,有的父母認爲根本沒必要提及,“好端端的,說這個幹嘛”;有的怕嚇到孩子;有的就算提到,也是輕描淡寫,不加任何解釋,;一位戲精小妹妹表示死了就死了,父母只有一種情況會提及死亡,就是在她不獨立,作業磨蹭的時候,父母就會訓斥:“等我們死了,你怎麼辦?”被採訪的孩子中,有90%表示,父母從來沒有跟他們談論過死亡的話題。

  當被問到死亡是否是晦氣的事情時,被採訪的孩子都表示了肯定。 有孩子認爲死亡會把喜歡的人從身邊帶走,很殘忍;有的認爲沒有生命的人很可怕;其中一個男孩稱對死亡不該重視,也不該輕視,要正視。

  當被問到死亡是否遙遠時,孩子們普遍認爲自己離死亡很遙遠,因爲年紀還小,以中國平均年紀73歲計算,還有六十多年呢。突發意外死亡的除外。

  當問到現在談論生死是否有意義時。有的認爲沒有意義,覺得“未知生,焉知死”。也有的孩子很淡然,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也有認識相當深刻的,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死亡是給你圓滿或者不圓滿的人生做一個結束;你覺得死亡很快樂,會讓你的親友傷心。你覺得死亡不快樂的話,沒有死怎麼會有生呢?”

  還有人覺得,死亡教育應該從中小學生開始,讓人們尊重死亡,尊重生命。

  作爲父母希望孩子更多地接觸世界美好的一面,恨不能讓他們永遠生活在童話的世界裏。父母們往往認爲孩子心智還未足夠成熟,不能承受死亡帶來的負面影響。研究表明孩子在4歲左右就有了死亡的概念,沒有接觸過死亡教育的孩子一般對死亡有兩種錯誤的認知:

  第一是恐懼。

  因爲不瞭解而恐懼。因爲成年人的遮遮掩掩、諱莫如深而恐懼;因爲鬼怪傳說而恐懼。正確引導孩子就十分必要,讓孩子能認識到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態,死亡是每個人的最後歸宿,對於親人的離世,不再無知,不再恐懼,不再害怕。

  第二種是輕視死亡。

  現在很多電腦遊戲裏,遊戲角色的死亡變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對孩子可能也會造成一些影響,覺得死亡非常平常。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容易因爲一些挫折和痛苦產生輕生的念頭。這個年紀的孩子很容易因爲人生經歷有限,誤將暫時的痛苦當作永遠也過不去的傷害,非常需要接受一些生命教育。

  中國人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如果你沒有認真活過,熱愛你的生命,便很難理解死亡的意義。如果一個孩子輕視死亡,也許意味着他對自己的生命有些漠然,如果一個孩子非常恐懼死亡,說明他對生的慾念非常強,也可以說,他對自己的生命並沒有那麼不滿意。從對孩子的採訪中,我們除了能看到他們對死亡的看法外,其實也看到了他們對生的態度,可能不滿也可能感到非常幸福,或許這也是家長們應該反思的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