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位雙胞胎的媽媽,婚前是一個單純快樂的女孩。

  因爲單純快樂才吸引了丈夫對她鍾情,可是結婚生子後她的性情大變,總是感覺生活中有太多的煩惱。

  老公臭襪子亂扔,孩子們不刷牙就睡覺,玩具弄的滿屋子大亂,大清早兩個孩子就打起來……

  生活中的瑣事就像飛舞的蚊子蒼蠅,她除了埋怨就是憤怒。

  媽媽這顆家裏的“綠化樹”,不但釋放不出綠意和氧氣,反而對家庭環境造成了“情緒污染”,她的婚姻質量和家庭氛圍可想而知。

  原來,這位媽媽年輕時的快樂,是建立在對現實生活的懵懂未知上。

  一旦真實的家庭婚姻生活呈現在眼前,她不成熟的心智,無法處理婚姻、家庭、孩子帶來的紛亂。

  不會把這些紛亂歸於一種秩序的生活,她的世界自然就紛亂了。

  不過還好,後來這位媽媽摒棄了原有的思維,在成長過程中,學到了快樂之道。

  她說:“原來快樂不僅是天生的,還可以從學習中獲得”。

  2

  如果你也想做一個快樂的媽媽,那麼讓我們試着學習快樂吧。

  首先,就是善待自己,愉悅自己。

  只有媽媽自身處於快樂良好的狀態,孩子才能感受到媽媽傳達的幸福感。

  這種幸福感是由衷的,由內向外散發的,然後整個家庭纔會被包裹在這幸福當中。

  所以,媽媽要學會愛自己,適當給自己放個假調整情緒。

  “太忙”並不是理由,要學會放下,學會放鬆身心,享受快樂。

  當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的好形象、好心情,親人看着會欣慰,你自己的愉悅感也會加倍。

  其次,學會隨意,容忍生活中的小缺點。

  我們生長的年代,可能父母對我們的要求都是很嚴格的。

  所以,我們不可避免地有完美主義傾向,而凡事要求完美,有時會成爲快樂的大忌。

  那位雙胞胎媽媽,帶着理想主義的完美要求走入婚姻,就把生活中可以很隨意處理的事當成了煩惱的“蒼蠅蚊子”。

  其實,老公臭襪子亂扔,孩子不刷牙,玩具大亂……這些生活中的瑣事,是可以看淡些的。

  心情好時,就可以去提醒一下,或收拾一下;心情煩躁時,也可以由着他們作去。

  反正又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原則問題,家裏亂,總比自己心情亂要好吧!

  若干年以後,當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成人了,你還會在意那天早上孩子們打架了嗎?還會在意那天老公把襪子亂扔了嗎?

  細細想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們曾經是否擁有一個寬容和愛的環境,是否共同度過了快樂難忘的時光。

  所以多一份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吧,少一份對生活的完美主義。

  另外,不攀比,知足才能常樂。

  經常會聽到有的媽媽說:看人家的丈夫多能幹;看人家的孩子多聽話,學習多好;看人家多有福氣……

  如果每天沉浸在這樣的攀比中,我們又怎麼能看到自己生活中的太陽呢?

  攀比丈夫,會讓自己的丈夫難堪生氣;攀比孩子,會讓自己的孩子沮喪自貶,結果都是負面的。

  所以愛攀比的媽媽們,讓我們變換一下看問題的角度,多看自己擁有的,就會多一些滿足和快樂。

  在這個世界上,樣樣都比別人強是不切實際的。

  你有你的喜怒哀樂,別人有別人的苦辣酸甜。

  要知道,快樂在富足與貧賤面前,都是平等的。

  不要讓自己捲入不必要的爭執,讓自己保持平靜和理智,以便更好的解決我們各自面臨的問題。

  親愛的媽媽們,快樂,是女人最好的青春保鮮劑和美容劑。

  請記得:帶着笑容的媽媽,在孩子心中永遠是最漂亮的。

  童童衷心希望我們都可以成爲快樂的媽媽,並且讓我們的快樂也能夠傳遞給我們最愛的孩子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