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俗語:三個盤子待鱉,八個盤子待王八,老祖宗的講究,在理嗎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喫飯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大事。在古代,人們每天辛苦勞動,就是爲了能喫飽飯,能好好活着。現代社會喫不飽的現象越來越少,但是人們對喫依然有着極其高的熱情。人們開始追求什麼好喫,什麼喫的健康。因爲飲食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很多餐桌文化也流傳千年。

  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個關於飲食的禮儀習俗:三個盤子待鱉,八個盤子待王八。

  這個俗語大家聽說過嗎?它流傳在我國河南鄲城一帶。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都是熱情好客的。招待我們最好的朋友時,我們都願意將他們請到家裏來做客。因爲這樣能表達我們對客人的歡迎和重視。但是,你請人到你家做客,就要避免一些事情。不要明明是熱心,卻被人誤會是不歡迎客人。所以爲了顯示對客人的尊重和誠心邀請,餐桌上的禮儀就十分重要。

  在看紅樓夢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古代大家族的餐桌禮儀是十分有講究的。比如,在喫飯前要給客人遞上熱毛巾,請客人洗臉擦手。另外,對於餐桌坐次也很有講究,我們應該把客人讓到首席座位上。

  除了這些,對於招待客人的菜也有講究。"三個盤子待鱉,八個盤子待王八"就是一個告訴我們關於招待客人時菜的要求的俗語。

  它的意思是說河南鄲城一帶待客忌三盤菜、八盤菜。那爲什麼招待客人不能用三盤菜和八盤菜來招待呢?因爲在我國古達,祭祀的時候人們會準備三盤貢品放在祭祀的桌子上。後來三盤菜也變成了一個祭祀的禮儀。所以當客人到你家做客時,你有三盤菜招待客人就會很不合適。當然,一般人家都不會用用三盤菜來招到客人,畢竟這樣也不夠喫,而且顯得太過小氣。

  在我們的傳統概念裏,招待客人要招待好的菜,菜一般越多越好。

  在我國河南北部地區,流傳着另一個說法叫:“七個碟子八個碗”。這個俗語的意思是說,在招待客人的時候菜要越豐盛越好,這樣才能表達你的誠心待客。

  而且這麼多菜,主人纔可以親自給客人佈菜和敬酒。我國酒文化歷史源遠流長,人們已經習慣在餐桌上一邊喝酒一邊聊天。但是傳統的白酒都是要慢慢喝的,一邊喝一邊喫菜。所以,當酒還沒喝完,你們的話還沒有聊完的時候,菜沒了,那豈不是掃興。所以喝酒就需要準備多一點的下酒菜。

  另外,喫飯時,人們還忌諱將空碗空碟收走。雖然在飯店喫飯,服務人員會熱心的將你的空碟收走,但是當請人在家做客時最好不要這樣。

  比如過年的時候,家裏來了一堆客人,然後有些地方被弄髒弄亂了,你都不要當着客人的面打掃。這會讓客人覺得你在暗示他他給你造成了麻煩。在喫飯的時候,如果還有人沒喫完飯,那麼你也不能提前開始收拾桌子,這樣的舉動一般意味着你在趕客。

  還有招待客人時,茶壺的擺放也很有講究。茶壺的壺口是千萬不能對着客人的。這個規矩在《禮記·少儀》中就有記載。書中說到,將壺口對着人,就表示對這個人的不尊重。

  看完今天的俗語介紹和各種餐桌禮儀,大家是不是有所收穫呢?其實上面的禮儀主要流傳在河南一帶,而我國其他地域也有很多餐桌文化。相信從小到大,我們也接觸過不少關於待客之道的教育,你們的家鄉有哪些特別的待客之道呢?快給小編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習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