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22歲的弘曆(乾隆)被加封爲“和碩寶親王”,按照彼時清宮內務府的規矩,寶親王弘曆府中應該有1位嫡福晉、2位側福晉、4位庶福晉這7位妻室,此7位即是經過內務府精心挑選,享有一定位份的。除此以外,王府中還有爲數不少的格格,此格格並非公主,而是對末等侍妾的統稱,她們與丫鬟無異,要聽從福晉的驅使。

  弘曆府中的格格有很多,這些人隨着弘曆即位,身份也都水漲船高,最次的也能晉封爲常在。《清史稿·后妃列傳》記載,乾隆即位封常在十餘位,其中就包括一位“陳常在”,這位陳常在在數百年間籍籍無名,從無顯赫名分,但細究此人一生,僅憑92歲的高壽,就是有清一代后妃中,甚少存在的特例,但她的傳奇遠不止此。

  史載,常在陳氏,在雍正十年前後充入弘曆府中,由於家世甚微,故而只是一位沒有名分的格格。陳氏跟丫鬟一樣,在王府中洗涮打掃,從來沒有得到過弘曆的青睞,足見其人相貌應不是很出彩。雍正十三年,雍正駕崩乾隆繼位,在冊封后妃時,陳氏冊爲常在,僅比最末的答應高一級,深宮之中,陳氏的處境並沒有起色,繼續默默無聞。

  乾隆二年,乾隆再次大行封賞,陳氏晉爲貴人。在彼時等級森嚴的清宮中,名分每加升一級,可以享受的錢物份例就越多,陳氏的日子慢慢好過,但她依舊得不到乾隆的矚目,偏居一隅。春來暑往,這一熬又熬過了11年,乾隆再次加封后妃,陳氏晉爲“婉嬪”,嬪位成了陳氏難以逾越的一個門檻,她一直做了46年的婉嬪。

  乾隆早年立誓,在位時間不可超越一甲子,故而到了乾隆五十九年新春佳節,他最次闔宮加封,已經77歲高齡白髮蒼蒼的陳氏終於更進一步,成了“婉妃”。當然彼時妃也好嬪也罷,都不能改變她一生無寵無兒無女的事實,就這樣白白耗盡了年華,都未曾得到乾隆的垂憐。乾隆駕崩後,與陳氏一同入宮的老人盡皆駕鶴西去,只有她一人尚精神矍鑠。

  陳氏一生寂寥,也從無費盡心機邀寵抑或是攀附高枝,她就這樣甘於落寞,悄無聲息的蟄伏一處,冷眼觀看後宮中人來去匆匆,倒顯得境界格外與衆不同。陳氏雖無兒無女,但嘉慶對她頗爲禮遇,將其晉爲“婉貴太妃”,搬進富麗堂皇的壽康宮,命宮人悉心照料,時時賞賜,闔宮后妃也對老太妃尊敬有加。

  如此,老太妃陳氏又安安康康的度過了12年歲月,嘉慶十二年,正在歡慶除夕佳節的老太妃,忽感身體睏倦,她自知大限已到,不久安詳離去,享年92歲,這樣的壽數,在彼時實屬罕見。回望深宮似海,有多少人爲之奔忙,正所謂衆人皆醉我獨醒,陳氏老太妃,正是以此心胸,才高壽至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