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政治建設要抓緊抓實

  內容提要4月15日,《檢察日報》發表社評文章表示,各級檢察機關要時刻抓緊抓實基層建設,努力提升基層檢察機關履職能力,更好適應人民羣衆在新時代的新需求,真正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基層檢察院處在司法辦案第一線,是檢察工作的重心。對人民羣衆而言,基層檢察院是檢驗檢察工作的溫度計,冷了、熱了羣衆都能第一時間感受到。只有基層建設抓好抓實了,檢察工作才能獲得羣衆的理解和認可。對檢察機關而言,基層檢察院是人民檢察事業的根基所在,只有基層建設抓好抓實了,檢察事業才能實現良性發展。各級檢察機關要站在爲黨分憂、爲民解難、對檢察事業負責的高度,時刻抓緊抓實基層建設,努力提升基層檢察機關履職能力,更好適應人民羣衆在新時代的新需求,真正把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堅持不懈抓基層強基礎,首要的是要有“基層意識”。近年來特別是2018年以來,各地檢察機關把新一屆最高檢黨組提出的“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總體要求落實在基層,基層檢察工作呈現出新氣象新面貌。但仍要看到,基層檢察機關還有不少問題和短板亟須解決,有很多基礎性工作亟待加強。

  比如,一些基層院仍然存在辦案能力不足、工作方式簡單、辦案效果不佳等問題;一些基層院專業人才缺乏,檢察隊伍整體素質還有提升空間;一些偏遠地區基層院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問題還比較普遍。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樹立“基層意識”,真正重視基層、關注基層,對基層的問題緊盯不放、追蹤到底。

  一方面上級院要強化領導、指導責任。最高檢和省級院要在人財物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給予基層更多的傾斜和關注,特別是要大力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檢察工作發展。邊遠貧困地區、條件艱苦地區的省級院,要具體部署落實,開展好對口支援、互派幹部到基層院掛職等工作。

  另一方面,基層院自身也要有主動提升的意識,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勇於“闖幹拼”,着力解決與新發展理念不相符的思想癥結,努力克服束縛自身發展的“老大難”問題。

  堅持不懈抓基層強基礎,重中之重是提高基層檢察隊伍的整體水平。總體而言,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要求落到實處,以基層檢察隊伍素質的提升推進基層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能力的提升。

  在培訓方面,要把政治能力建設更好更實地融入業務培訓,切實提高基層檢察隊伍政治業務素質,引領基層檢察人員不僅要做辦好案的“工匠”,更要努力成爲司法檢察政策把握運用的“大家”。當前,基層檢察人員要把覆蓋全國四級檢察機關的最高檢領導幹部業務講座內容學深喫透、用好用足,藉以提升能力水平。

  在選人用人方面,不能一味追求“高大上”,而要充分考慮基層實際情況,思考如何才能招得進、留得下、用得好。同時,既要重視培養金融、經濟、公益訴訟等方面的專業化人才,也要注重培養複合型人才。

  在幹部交流方面,上級院要切實負起具體指導的責任,多派業務骨幹到基層院去兼職、掛職,在幫助基層培養幹部的同時也促進上下交流,摸清楚基層的情況。基層院檢察人員可以到上級院交流、協助辦案,把上級院的理念方式帶回基層。要進一步探索發達地區與邊遠地區的幹部交流制度,發揮好傳幫帶作用。

  堅持不懈抓基層強基礎,要切實爲基層減負。黨中央將2019年作爲“基層減負年”,專門印發《關於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爲基層減負的通知》,最高檢也作出了相應部署。

  各級檢察機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最高檢的部署抓好落實,切實爲基層減負,讓基層有更多時間、更多精力把工作抓實抓好。

  要下大力氣整治文山會海,少開會、開短會,少發文、發短文,把基層從“痕跡管理”中解脫出來,堅決摒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要真調研減陪同,切實減少調研負累,嚴格控制各種監督檢查、材料報表的總量和頻次。同時,調研要深入基層,瞭解基層檢察機關的真正訴求,進一步研究解決問題的舉措,切實幫助基層解決問題。

  堅持不懈抓基層強基礎,要善於運用檢察信息化成果。當前,一些基層院人員少、離上級院路途遠,及時指導、及時請示彙報等存在一定困難,甚至可能直接影響辦案質量效率,這些都要依靠信息化手段解決。

  要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在基層檢察機關的應用,進一步拓寬新型、疑難、複雜案件研討渠道,促進基層檢察官能力素質提升、辦案質量提高。

  要積極運用統一業務應用系統等檢察信息化成果,進一步普及網絡開庭、遠程提訊、網上移交文書等應用,提高基層辦案效能。當前,最高檢建立的檢答網爲全國檢察人員提供了一個檢察業務諮詢和交流的很好平臺,基層檢察機關要把檢答網用好用足,着力解決檢察業務疑難複雜問題。

  基層建設任重道遠,一刻也不能放鬆。各級檢察機關要始終把重心放在基層,堅持不懈抓基層強基礎,築牢“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的基石,努力爲人民羣衆提供更多更優的法治產品、檢察產品。

  來源:檢察日報

  文字:檢察日報評論員

  編輯:王 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