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由这本开始好了

100_0273.JPG  

Matthew E. May 的著作, 购入这本书的原因其实也只是不小心看见它亮亮的标题就拿起来, 随手一翻看见几条直线, 就决定买了. 对于作者和他另一本著名作品"丰田创意学"也是以后才加以认识.

100_0275.JPG  

此书说明了一个大众都知道但是总会说不出来的观点 - "人类愿意合理地为任何不确定与模糊的物质或观点加以完美化, 而付出的时间与心机比已完成的多很多."

我们会因为未完成的事而更加全神贯注, 看看你对电影"INCEPTION"结局的反应, 看看你对苹果公司又爱又恨的产品设计与软件支援, 相比于一些单调重复和必定大团圆结局的商业化肥皂剧, 你所付出的关心和专注是否有差?

一个成功的商品必须得到大众的关注, 如果可以令到大众愿意花心机去研究, 去探讨, 此商品必然先得50%成功,.另外的50%, 就是本身品质的问题了.

此书不是教你如何不被这些东西事情掳获我们的好奇心, 反而鼓励它们, 让它们发光发亮. 因为它们都很有"格调"

"格调"正正就是此书的重点, 没有"格调",  论你怎样设计怎样制造怎样推广也没有意思.

说实在, 不是很多人懂得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不完美商品, 好让我们乖乖地开启那个"完美机制", 齐心协力把那商品合理化, 完美化. 一来, 商品可以更加受到注目和讨论. 二来, 每个人对完美的定义都不同. 一个有格调的商品正好可以达到"一样米养百样人"的效果. 商品成功, 客户满足. win win.

粗制滥造, 贱物斗穷人绝对不会长久. 就像冷笑话一样, 笑点再低的人也很难听过几次也哈哈地叫, 何况对笑话有要求的人? 一次寒冬, 两次冰封, 三次...永远没春风(救命.....欠缺格调就是这样)

一个有质素的笑话是非常恒久的, 久久听一次也让人会心一笑. 这样的笑话, 多几个又何防? 被它逗多几次又何防?

96330010.jpg  

(Grouse Mountain, North Vancouver, BC)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很贵很贵的书, 贵的不是它的书价, 而是它让我愿意放弃很多很多东西, 我家的一箱箱的杂物, 通通都因为这本书而掉了.

读完这本书后, 我返思了我的生活态度好几天, 究竟我的生活习惯是见得人吗? 我看看我房间, 十年的杂物满目疮痍, 一件又一件用不来扔不走的东西堆积如山. 就是怕未知的将来什么时候可能会用到一次. 难道我真的打算这么一辈子没有格调的生活? 放弃真的有那么难吗?

我用了整整一个月时间, 把房间的所有东西搬出来, 把所有没用的东西通通放进十多袋垃圾袋内. 我以前是一个觉得什么也应该要有一点的人. 2.5坪不到的房间(85), 双人床, 两个书柜, 两长书枱, 三盏枱灯, 衣柜, 杂物柜, 一套电子鼓, 电结他, 木结他, 低音结他, 中型电子琴, 两台电脑, 三台显示器, 手提电脑, 手提电脑枱, 三套电脑喇叭和成千上万的其他东西.....连走路的空间也没有. 我真的全用得了吗? "" 是我想要的吗?

我把没用的东西扔掉卖掉, 把东西一体化, 简化后, 我才发现有质素和间单的生活方式一点也可怕. 也发现我其实的不需要那么多东西.

把房间简化后, 我的生活习惯也慢慢改变, 以前久久才整理房间一次, 现在我习惯每天回到家也把东西收一下. 因为东西不多, 变得很好收.

我不再怕朋友来我家时, 总是要他们在门口等我一分钟, 因为我房间每天都是整齐的, 慢慢地自信就会出来, 因为我成为了一个有规律的人. 我不怕人家看到我的真实生活, 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压力也越来越少, 因为回到家都是简简单单, 干干净净, 舒舒服服, 轻轻松松.

我因这本书而改变的虽不是书里面教我们的, 但我却真的因它改变了. 我喜欢书的原因是它能让我学习和反思我的人生, 从而改进我的生活. 这就是开卷的奥妙之处.

P1010879.jpg  

(Capilano Suspension Bridge, North Vancouver, BC)

ps. 开头我说在书中看到的几条线, 其实是个"E", 无论你刚刚有没有看见, 我相信你对那个"E"的印象也比普普通通的"E"字多不少吧.

这就是格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