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公共號:shipinanquanwang

近日,一篇題為《買年貨時,超市這五種食物千萬別買導購員:我們從來不喫》的帖子在網上“躥紅”。該文章稱:肉餡、罐頭食品、冷藏水果、打邊爐丸子、被污染的蔬菜等5種年貨存在食品安全隱患,不建議購買。這樣的說法“靠譜”嗎?今天我們就為您揭開“真相”。

謠言一:肉餡兒不能買

文章稱:“肉餡是各種剁碎的肉,通過混合絞制而成。先不說它的成分是以脂肪為主,光是衞生條件就會讓你覺得很臟,因為絞肉過程當中會有很多的灰塵,還有一些雜質,甚至還有豬毛等等。”

真相:肉餡本來就是剁碎的肉,“混合絞制”只是製作方式。關於“以脂肪為主”,雖然說脂肪過多不健康,但通常絞肉時人們會放適當很多肥肉(脂肪多的肉餡口感纔好),並不能因為“可能有很多脂肪”就說“不能買”。

至於“衞生條件讓你覺得臟”,任何一種食品都可能存在商家搗鬼而導致產品不合格,應該說建議大家去正規可靠的超市,而不能說這一類食品都存在問題。

謠言二:罐頭不能買

文章稱:“罐頭包裝上面含有的細菌會融入食物裏面,如果食用了它,就會導致生殖系統發育異常,胰腺素分泌系統混亂,從而導致糖尿病,甚至還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真相:這完全是主觀臆想出的“危害”。罐頭食品的生產流程是:先灌裝密封,然後再進行長時間超高溫加熱(而不是文中以為的“巴氏殺菌”)。經過這樣的處理流程,食物內部的細菌和芽孢被徹底殺滅,而密封包裝又防止了外面的細菌進入,故此罐頭食品可以在常溫下長期保存而不會變壞。

或許可以說罐頭不新鮮,經過徹底殺菌之後口感不佳,但就安全性而言,完全是有保障的,消費者不必擔心。

謠言三:冷藏水果不能買

文章稱:“冷藏水果放在低溫下,表面看着不會壞,其實已經滋生了不少的細菌……很容易導致食物中毒”。

真相:文中的說法毫無依據。事實上,水果只要表面沒有破損,也沒有被切開,內部就難以滋生細菌。外表完好的水果,最多是失水變幹,或是過度成熟發酵變軟,除非是肉眼可見的發黴腐爛,否則出現細菌問題導致食物中毒的情形極為罕見。冷藏是一種儲存條件,對於大多數水果而言,冷藏比常溫更有利於保存。故此購買水果,完全不用考慮是冷藏保存還是常溫保存的。

謠言四:打邊爐丸子不能買

文章稱:“超市中的打邊爐丸子大部分都有很多的添加劑,而且含有香精”。

真相:出於成本的考慮,很多丸子確實不會使用純肉,而是含有植物蛋白、澱粉等填充成分,以及保水劑、增稠劑、香精香料等添加劑。但添加劑並不代表“有毒有害物質”,並不能成為食物“不能購買”的理由。

謠言五:“被污染的蔬菜”不能買

真相:事實上,任何“被污染的食物”都不能購買,也沒有正規超市會去銷售“被污染的蔬菜”。只要是正規超市,銷售的食品都應該符合安全標準。如果存在有問題的食品,可以向監管部門舉報;如果買到了不合格食品,可以索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