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網打完了,看到Nadal和Wawrinka打冠軍賽打到受傷,

爆冷出局的Djokovic和年事漸高的Federer都在冠軍賽缺席;

看到Sampras頒獎,頭髮少了但是丰采還是好迷人,

忍不住上youtube找舊日比賽的片段,

看到Sampras因為恩師生病邊打邊哭;

優雅的Federer原來也會發脾氣摔拍;

阿格西獅子般的長髮原來是戴假髮啊,

還有Roddick這麼帥我以前怎麼沒有瘋狂愛上他呢?

....懷舊的情緒鋪天蓋地而來,

讓我情緒莫名波動,眼睛酸酸的,

我多麼懷念那些時光啊。

 

於是又翻出阿格西的自傳,用兩三天的下班時間把書看完,

原本買了英文版,但閱讀起來比想像困難得多,於是又買了中文版,

那些年輕的歲月,美麗的時光,也在書頁文字中快速的重播。

我不是多愁善感,我只是非常非常想念那些讓我一點一滴蛻變成現在的我的每個人每件事,每一個經歷,每一次轉變。

我已經與青春完全沾不上邊了,

但是,在我內心深處,我與當年那個衝動正義,永遠懷抱夢想的年輕的自己並無二致。

 

我哈尼貼了一篇野百合學運:他們到哪去了的連結給我,

看著當年衝撞體制終於促成政府改變的學生,悠悠然成了中年人了,

當年英文系的女生,畢業後成了工人的工人,矢志為工人工作,為工人爭取權益;

堅持民主理念,至今仍在散播民主種籽的絕食的老師;

憂國憂民的前學運健將,多年來努力的目標就是把臺灣改造成為適合創業的國度,

也有選擇為在臺灣工作的外勞發聲的...

當然,向權力靠攏,加入他們當年反對那一邊的,也所在多有

每當看到這些報導,心情總會不自主的莫名激動起來,

是什麼樣的熱情和使命感,讓他們能夠如此堅持信念實踐夢想,

當年的野百合們,和現今太陽花學運這些勇敢的年輕學生,

他們其實都極可能成為所謂的人生勝利組,

卻自願選擇了一條遠離名利的艱辛之路,為社會弱勢挺身而出。

老去的是身體與容顏,

他們的情懷依舊浪漫,理想,意志,仍堅強得一如過往。

 

我怎能不懷念當年年輕無懼的自己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