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笑的是看電影前朋友非常明確的跟我說:"原著我們兩個很早之前就買了。"但是沒看完的書太多,完全不以為意的買票進場;就那麼巧原著剛好卡在劇情轉折點沒有往下看!!然後劇情進行到女主角搞失蹤,在某個小鎮隱姓埋名開始新生活卻得意忘形不慎露餡時,此時我突然恍然大悟

"書我有看過,她的朋友是壞人,她的錢會被搶走。"

"然後呢?"

"然後我就沒繼續看了啊!"

 

其實女主角愛咪一開始就不太可信,為什麼呢?其中我覺得最明顯的,失蹤後有個鄰居憤怒的指控愛咪被家暴,對細節知之甚詳,儼然愛咪的閨密來著,最後還丟了顆震撼彈:愛咪懷孕了!更加強化男主角不想要小孩進而對女主角施暴的印象。但這位鄰居給人的印象是什麼?缺乏打扮的平庸外表,顯然過著平淡無味的家庭主婦生活,十足是個喳呼的歐巴桑,小鎮裡為數眾多的無聊的家庭主婦之一無冒犯之意,但這樣的人不會是愛咪與之為友的人,而且事實也證明這位家庭主婦只是一顆棋子,渾身散發高貴氣息,自視甚高(失蹤後警探求證朋友與認識的人都證實這一點)愛咪,是不可能會浪費時間在她身上,除非必要,例如,需要有人散播被家暴的訊息還有誰比小鎮裡無事可做的太太更適合呢?她們巴不得有事發生,為無味的生活帶來多一點刺激,一旦發生了,又怎可能輕易放過?

而就在愛咪人間蒸發,狗仔拼命扒糞的熱鬧時刻,小班的外遇對象出現了,所有該被懷疑的,輕易被聯想的八卦元素,此時通通到齊,無一或缺了

隨著劇情展開,連警察也選擇性相信表面看似合理的事實,男主角完全的百口莫辯看到這裡,不知道有沒有人有跟我相同的領悟:如果有心,操縱人心是多麼容易的一件事啊!更弔詭的是,相對於被深信不疑的假象,看似無關緊要的閒雜人等,卻讓精心安排的陰謀出現漏洞,人生真是難預料呀

然後,劇情開始變身為黑色喜劇,小班的處境讓銀幕前的我也為他擔憂,說擔憂不大貼切,比較多的是難過和同情:這種被操控的生活該何以為繼呀

電影最後,銀幕出現小班和愛咪手牽手走在空氣中飄散糖粉的小巷,沉浸在愛情中的兩人熱烈的擁吻,看著小班一臉無辜(衰)樣,我猜看著電影的觀眾大概都不約而同的想著:這個倒楣的傢伙有苦頭喫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