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家長的教育模式,會,並且影響很大。但是隻要掌握方法和技巧,就完全沒有問題了。建議希望瞭解這個問題的家長閱讀一篇綜述文獻--《物質獎勵對內在動機的侵蝕效應》,心理科學進展 2014, Vol. 22, No. 4, 685–692。心理科學進展是國內心理學界TOP5的雜誌,作者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文中引用的文獻大部分都是國外學者一手的科研資料,信度和效度都很高,作者態度也很客觀。這篇文章在中國知網可以搜的到,使用百度學術應該可以下載下來。

內在動機有多重要?先聽我講個故事

(轉引自Gabriel, 2008)

故事說, 一羣小孩每天都到一塊草坪上踢球, 吵吵鬧鬧, 讓住在旁邊的一位老人不堪其擾。一天, 老人告訴孩子們, 如果明天他們再來踢球, 每人會得到一元錢。第二天, 孩子們如約而至, 玩得很開心, 並拿到一元錢。第三天, 老人告訴孩子們, 只能給 5 角錢。孩子們有些失望, 但還是踢完了球, 並領到 5 角錢。第四天, 老人說,今後只能給 5 分錢了。孩子們不屑地離去, 再也不來草坪踢球了。似乎, 當對到草坪踢球本身的興趣逐漸被對物質報酬的興趣取代之後, 前一種興趣有可能遭受侵蝕, 乃至完全消失。

而這或許就是作為家長的您所關心的,使用獎勵有沒有可能造成內在興趣的喪失?說實話,這也是所有的教育心理學家關心的問題。結論顯而易見,會,使用外界獎勵會使孩子內部興趣降低。

問題來了,某些人認為,內部的興趣不是很重要吧?你看,動機有內部有外部,儘管獎勵會損失一丟丟內部動機,但是我們還有外部動機啊,反正孩子還是會有動機完成任務,達到目標的,不是嗎?我認為這種看法極其愚蠢。獎勵是有限的,畢竟沒有家長願意說,讓自己的孩子把做作業和喫薯片永遠聯繫在一起吧?採用外部獎勵,如果你不給薯片,或者說給的少了,學習行為就不發生了,這難道不可悲嗎?可能這個社會的很多人犯了一個錯誤,這個錯誤就是,這個社會讓他們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自己受到的教育,理性的訓練可以完全取代相關學科背後的理論體系以及指導。這些人往往低估了教育的難度,複雜度。他們認為,小學老師教的東西還不如受過大學教育的自己來的好,於是就把孩子帶回家自己教。友情提醒一下,這種行為貌似是違法的吧?私以為,如果您不明白為什麼孩子要七歲才能上小學,為什麼小學三四年級是小學的一個極大的分水嶺,不瞭解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當代的建構主義思潮,布魯納的深化改革運動,就老老實實的把孩子送到學校吧。這種行為正如斯金納想要用行為主義來改造人類,這種愚蠢,人神共憤。

根據研究表明, 就諸多活動而言, 如教育(Reeve, 2002)、健康(Hagger & Chatzisarantis, 2009)、職業(Gagné& Deci, 2005)、社會(Ryan & Deci, 2000b), 以及體育運動(Hagger & Chatzisarantis, 2007, 2008)等,內在動機對維持行為的持久性具有重要作用。

什麼?你想要實驗支持?

Deci (1971) 採用free-choice period範式測量內在動機, 探討了物質獎勵對內在動機的侵蝕效應。

首先,我們定義一下變數:由於內在動機被定義為個體受到對活動本身的興趣激發而從事該活動, 因此, 在沒有任何激勵或壓力的情況下, 個體在多種備選活動中自由選擇從事某項活動的時間長短, 可被視為個體從事該活動內在動機的強度指標。接下來,講一下實驗流程:

在Deci (1971,1972)實驗中, 當指定任務完成後, 或 實驗限定時間結束後, 被試有一段空閑時間可以在房間裏繼續從事先前的任務, 也可以看雜誌、 玩遊戲, 甚至發獃。研究者通過單面玻璃觀察被 試活動, 記錄被試花多長時間繼續從事先前實驗任務的時間, 以此度量內在動機的強度 。

看,神奇的結果:Deci (1971)的一項研究發現, 讓大學生被試首先完成 解 SOMA 數學謎題(SOMA 謎題能夠有效激發起內在動機)。對於實驗組, 每解出一道謎題, 物質 獎勵組被試得到 1 美元, 而對照組則無獎勵。任務結束後跟隨幾分鐘時長的自由選擇期(free-choice period), 其間, 被試可以自主決定做什麼。結果顯示, 比之對照組, 物質獎勵組被試繼續解題時間少 100 秒。換言之, 從促進行為的持久性來看, 物質獎勵起了相反的作用, 侵蝕了內在動機。哦,還有別的實驗證據,不要走!

在另一歷時 16 周的自然實驗研究中, 被試是一組校刊編輯人員, 每寫出一份標題, 被試獲得 0.5 美元獎勵。實驗發現, 相比於控制組, 獎勵組對任務的內在動機降低, 且這種侵蝕效應在停止獎勵後仍持續八週之久(Deci, 1971, 1972)。

幾乎同時, Lepper 等人以幼兒園兒童為觀察 對象獨立實施了另一項自然實驗(Lepper, Greene, & Nisbett, 1973)。 兒童們被分為 3 組, 每組被試均 須使用水彩筆完成一幅畫, 前測表明, 兒童十分 喜愛這一活動。期望獎勵組中的兒童在繪畫前就 得到許諾, 一旦完成作品將會得到獎勵; 意外獎 勵組的兒童在完成作品後不期而遇地得到獎勵; 控制組兒童則未獲得任何關於獎勵的信息。1周後, 在無獎勵也無任務要求的條件下, 再次發給被試水彩筆, 同時觀察孩子們的作畫時間。結果表明, 期望獎勵組被試作畫的時間要低於其他兩組, 內在動機降低。

為什麼呢?作者根據SDT理論,解釋了原因:

Deci 等提出的認知評價理論對於物質獎勵對內在動機的侵蝕效應給予解釋。認知評價理論由Deci 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衍生而來(Deci & Ryan, 2000)。

自我決定理論認為, 人類有3種核心心理需求:歸屬感(relatedness)—— 在社會環境中獲得支持, 勝任感(effectance)——有效行動, 和自主感(autonomy)——主動行動。SDT 強調個體滿足這些需求的天然心理傾向,而認知評價理論(Ryan & Deci, 2000b)旨在說明那些增強或削弱內在動機的因素。依據認知評價理論, 獎勵包含著兩種影響內在動機的因素 ——信 息 (information) 和控制(control)。信息包涵勝任力的信息, 如獲競賽第一名或年度獎學金會傳達出個體相應的能力信息,帶來勝任感, 增強內在動機。相反, 未能獲得獎勵則給予個體不勝任感, 可能會削弱內在動機(圖1)。若一項獎勵(被認為)具有控制性, 如只有做完了作業才能看電視, 個體將把自己的行為歸為外在原因, 會降低內在動機。相反, 若個體沒有感受到獎勵的控制, 便可能對自己的行為做出內在歸因, 保持或提高內在動機(圖 2)。即使獎勵的初衷良好, 一旦被接受者視作控制手段, 內在動機便可能被侵蝕。

大多數的父母給予的獎勵,都是一種相同的模式,即完成某個任務來換取獎勵,而這種方式對孩子的控制感傷害是很大的,孩子感受到權力不平等,被操縱,然後內部動機就必定遭受到巨大破壞。但是呢,獎勵並不完全是無效的,一定傷害內部動機和興趣的,這和很多因素有關,但萬變不離其宗,要注意在獎勵的時候避免傷害孩子的自主控制感以及對任務的勝任感,這些是獎勵是否有一個好的效果的關鍵。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獎勵的設置方式。

獎勵有多種設置方式, 可以簡單劃分為意外獎勵和預期獎勵。

意外獎勵指未事先言明的獎勵設置。由於個體在行為時無獎勵預期, 不會有被控制感, 因此意外獎勵不會損害個體內在動機 (Lepper, Henderlong, & Gingras, 1999)。

對於預期獎勵有更為細緻的劃分 (Ryan, Mims, & Koestiner, 1983):

(1)簽到獎, 不管被試是 否參與任務, 只要被試到場即給予獎勵;

(2)參加任務獎, 被試參加任務則給予獎勵, 並不要求完 成任務; (3)完成任務獎, 完成任務後方纔給予獎勵; (4)績效獎, 完成任務且達到一定標準(例如成 績排名在前 30%)方能獲得獎勵。研究表明, 前兩 種獎勵對個體的影響相似(Deci et al., 1999a), 因此也被統稱為參與獎。 根據認知評價理論, 參與獎不要求達到特定要求, 因此不包含控制因素(Reeve & Deci, 1996), 從而不會侵蝕內在動機; 完成獎包含較強的控制因素, 故會侵蝕內在動機(Hennessey, 2000)。績效獎則比較複雜, 既包含可能降低內在動機的控制因素, 也包含可能提高內在動機的勝任力信息 (Lopez, 1981)。若績效獎中的勝任信息更為突出, 則可對抗控制因素。反之, 則會削弱內在動機。

總結來說,外部獎勵影響內在動機是一個嚴肅的,值得關注的問題。如果我們在使用獎勵的時候合理安排獎品的設置方式,注意保護孩子的控制感和勝任感,主動引導孩子進行內部歸因,塑造寬鬆合理公平的氣氛和環境,獎勵是可以保持並促進內部興趣的。內在的興趣十分重要,不可替代,這一點不是用經濟學理論可以解釋的了的,如果結合良好的外部動機,能夠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態度和價值觀養成起到非常好的示範作用。

另外,用來解釋內部興趣如何重要這一觀念,請參考《教育心理學》,劉儒德,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這一本教材,在學習的建構思潮和認知理論中有講。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