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一部非常奇妙的文學作品,它成功塑造了數百個人物形象。無論是細細描繪的一顰一笑,還是一筆帶過的淺淺掠影,都有非常豐沛的情感色彩。

  其中,最讓人感到奇妙的是,這些人物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更像是我們接觸過的芸芸衆生,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暗藏心機的一面。

  比如林黛玉的授業恩師賈雨村,他也曾是讀書上進的真君子,後來卻也變成了汲汲名利的僞君子。 所以,四大家族中最受矚目的賈元春,看似高高在上,看似溫和爾雅,其實她也有性格不足的一面。

  一、元春省親,唯不見賈環

  元春省親,從數月之前消息就傳到了賈府,大家高興地什麼似的,準備相當妥帖。全家老幼都見了,丫鬟奴僕都在門外見禮,就連寄居的親戚薛林兩家人都見了,還特特召賈寶玉入內覲見,卻獨獨不見異母弟賈環的隻言片語,可見這樣的場合賈環是沒有出席的。

  秦可卿舉行喪禮的時候,婆母尤氏心有芥蒂稱病榮養;元春省親,一向康健的皮猴兒賈環也病了!這可不是賈環說稱病就能逃脫的場合,唯一的解釋就是貴妃娘娘暗示過,並不想見到這個異母弟弟。就連過問一句都無,更遑論請安。

  古人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稱病,遇到不想見人或不方便出面的事兒,裝病就行了! 明明礙不着什麼事兒,就算賈環出面也就是跟在賈政身後叩個頭罷了,卻也不被允許。無論元春是怎樣的考量,都過於狹隘了!

  二、元宵燈謎,唯賈環謎題不通

  元春省親後不久就遇到了元宵節,這樣團圓熱鬧的節日她怎能不湊個熱鬧?家宴上元春送回一個燈謎讓家裏的姐妹們猜,賈環也高高興興的拿出花箋來猜,等元春公佈答案的時候,只有賈環和迎春錯了,大家都有賞賜,只有他倆人沒有,尷尬得很呢!

  衆人又做謎面送回宮中給貴妃娘娘猜,有對的也有錯的,大家博一樂罷了。可這時賈環又出醜了,原來元春壓根就沒猜賈環出的謎面,還說謎不通!這就不是尷尬能夠形容的窘迫了。

  賈環當時大概十歲,在學堂讀書也有幾年,雖文采不算上佳,但也說不得不通吧!元春作爲長姐,宮裏的貴妃娘娘,在象徵團圓美滿的元宵佳節跟庶弟過不去,怎麼也算不得是個高情商的人!

  也許她身份高不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什麼不對,但對於本來就艱難討生活的賈環來說,哥哥姐姐們的嘲笑譏諷,丫鬟僕從的輕視,都會是他以後人生中難以跨越的鴻溝。又是何必呢?

  三、端午節禮,唯賈環無賞

  端午節禮,元春的賞賜也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注意到寶玉寶釵的一樣,卻沒有注意到,全家上下都有賞賜,還是沒有關於賈環的賞賜。賈元春對賈環是徹徹底底的無視,這比冷言冷語更傷人!

  心懷怨憤的賈環不平衡了,但他也沒有跟宮中貴妃叫囂的膽子和能力,所以心中的氣只能撒向她最疼愛的弟弟寶玉了。後來,賈環一直盯着寶玉等着揭他的短兒,金釧兒跳井就是賈環故意告訴賈政,寶玉差點被打死!

  元春進宮之前,寶玉還是個剛識字的孩子,探春或許還是個嬰兒,年紀更小的賈環可能還沒出生,賈元春有什麼理由厭惡這個弟弟呢?也或者,嫡出和庶出之間的天然對立,讓元春對賈環擺不出什麼好臉子來,但這樣明顯的作爲,未免太過低情商了吧!

  從賈元春對待賈環的態度來看,或許在她看來只是和賈環不對付,不願意讓他出現在跟前,但卻說明瞭她並不是一個合格的“賢德妃”,在宮鬥中失敗喪命也是有跡可循的。

  一個人將自己的喜惡擺在臉上,輕易讓別人看出她的底線,這就是將軟肋和把柄送到敵人的手上。 多年的宮廷生活,或許讓她明白了權力的重要性,明白了上位者至高無上的尊崇。但她卻從來不清楚,攘外必先安內的道理,就算是地位遠遠不如她的人,也不能輕易得罪,更何況是血脈相連的親人?

  賈元春做人不如薛寶釵,做皇妃不如她的妹妹賈探春,做管理她不如恩威並施的王熙鳳。世家出身的她,若如賈母一般,嫁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過着一人獨大,歲月靜好的生活,或許也能得一世安然。 只是可惜,她的身份註定了她沒有任性的資格,沒有選擇的權利。

  作者:香林,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