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某房企項目部人員在一次羣聊中提到,自家項目本來應該去年底竣備的,現在看來今年六月都未必能實現。隔壁某top3房企,跟該項目幾乎同時開工,去年底已完成交付了,不由得感慨,“只能說差距真大”。

  明源君瞭解到,不同房企之間,項目的進度確實存在較大差異。體量和定位相當的項目,有的400天就能交付,有的兩年都搞不定。兩者之間差距在哪?明源君今天就談談這個問題。

  01

  房企的工期進度完不成

  問題常常出在三個方面

  施工又快又好,是任何一家開發商夢寐以求的事。而事實上,很多開發商計劃做得很理想,落地實施卻阻力重重。比如開篇所說的這家房企,就屬於這種情況。

  明源君認爲,計劃完不成,主要有幾個原因:

  1、盲目對標同行,計劃嚴重偏離實際

  一位地產工程人吐槽,公司喜歡排計劃,而計劃從來沒一個能完成。比如主體,按照原本計劃是4天一層,結果每層工期都拖了三四天,最後主體工期搶不回來,後面工序的計劃也打亂,整體工期嚴重滯後。

  其認爲,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公司排計劃時盲目對標某巨頭,卻不考慮自身情況。“排計劃的時候只要求工期,卻不測算好工程量和工效,直接按工序排。”

  簡單點說,能力跟不上野心。這幾年很多中小型房企想縮短工期來加快週轉,但人力物質配置跟不上,計劃成擺設。

  2、缺乏整盤思維,未能對進度全面統籌

  工期並非單純由工程一條線來決定,需集中公司的多方資源才能實現。但很多房企空有計劃,卻沒有建立一套支撐體系。

  各條線配合度低,工程孤掌難鳴

  有的房企對項目各個節點都有明確時間,但各方配合不到位,也造成了工期延誤。

  某房企的一個項目,就因爲招採進度滯後,主體施工過程鋼筋斷供,工程停滯了一個多星期。後來搶節點,需要乙方增加挖機臺班,對方沒法調動那麼多資源,搶工又沒法順利推進。

  工作面混亂,返工現象嚴重

  地產工程涉及的單位衆多,多個工序交叉作業,工作面管理一旦失控就會造成前後工序銜接不順暢,甚至出現大量返工。

  比如某房企的精裝項目,由於各部門對接工作沒做好,精裝階段搞出了很多岔子。比如鞋櫃尺寸出問題,設計做的40cm寬的,土建只預留了36cm,要麼鞋櫃集體返工,要麼把洞口再擴大點;油煙機和吊櫃尺寸不匹配,只能重新出圖打吊櫃……一來二去,時間就這麼流失了。

  3、工作效率低,時間總被浪費

  某房企項目部的人告訴明源君,公司的流程簡直龜速,一個設計變更,如果不天天打電話催,一個月都出不來。設計沒定,現場就乾等着,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

  工期非常緊迫,公司又捨不得在新工藝上投入。計劃定得很前衛,工藝工法卻很傳統,比如外牆,現在用的還是剪力牆加砌築加抹灰的做法。 僅在土建移交精裝以及精裝第一道工序上,工期就要比旁邊某巨頭的項目長十幾天!

  那麼,這些地產人口中的“別人家房企”,是如何讓工期變得可控,甚至縮短在計劃之內的?

  02

  房企管控工期的三大法寶

  強運營,搶時間,少出錯

  工期延誤在工程項目上很常見,不過,規模型房企的施工效率和計劃完成率整體比中小房企高。比如很多房企主體結構標準層一層的時間大概在6天或以上,而部分房企可以做到4-5天一層。這既需要體系保障,也需要技術層面的支撐。

  1、強運營,所有人圍繞同個目標開展工作

  房企通過分層分級的節點設置,對整個開發流程進行分解和細化。

  如B房企將主項計劃(整個開發過程中由主要工作項所組成的開發節點計劃)分成爲三個層級,分別爲里程碑計劃、一級計劃、二級計劃、三級計劃。另外,還有專項計劃。

  這幾個層次計劃之間的關係,爲專項計劃服務於主項計劃;三級計劃服務於二級計劃,二級計劃服務於一級計劃,一級計劃服務於里程碑計劃。

  其中,專項計劃包括設計專項計劃、工程招標專項計劃、採購專項計劃、市政配套專項計劃、報批報建專項計劃、營銷專項計劃等。

  里程碑節點計劃如下:

  這套體系可以避免如前文所說的,某房企因鋼筋採購不及時而施工擱置的情況。

  爲什麼?

  房地產開發鏈條牽一髮動全身,任意一項工序的順利推進,都是跨部門協作的結果。這套體系各部門的進度統一在同一個目標下面,完成了跨部門間的協同合作。

  里程碑節點是剛性指標,各條線都圍繞這些節點推進計劃,避免工程部及其他部門計劃脫節,而出現施工現場等方案,等材料、等審批等問題。

  目標可以充分分解成執行項,每條線都有清晰的進度指南。

  集團層面統一制定了主項計劃編制模板,該模板已將每個工作項的工期固化。也就是說,各個子項計劃都可以根據工期,來倒推自己在各個環節需要完成的工作,前置計劃也就變得可落地。比如採購,知道爲了配合某項工序,什麼時候,什麼材料就需要進場,由此組織採購前置。

  當然,有計劃僅僅是第一步,計劃如何落地,還需要一系列的動作來實現。

  2、工作項前置,讓資源等工程而不是工程等資源

  很多房企都知道,工程要快必然少不了設計招採營銷等工作項前置。

  B房企強調勘探先行進場,提前進入地塊詳勘並取得詳勘報告,提前瞭解目標地塊的地質情況,爲基礎設計提供參考,也爲前期工程提供依據。

  某項目摘牌土地現場有30萬方渣土垃圾,政府計劃清表至11月10日與項目交接。清表開展之前,項目溝通相關單位,根據總規粗放主樓,進行場地局部清表;後協商勘察單位進場初勘。10月中旬取得中間成果推進設計、招標工作;10月底,清表進度過半,項目溝通勘察單位進場進行場地詳堪,同步優化設計方案;11月底完成樁基礎工程。

  同時,該房企規定,在樁基施工前,應完成土建總包招標;裝修總包及裝修甲供材料在地下室底板完成前完成招標;裝修溼作業的材料在正負零之前完成採購;

  在樁基施工期間,建築、結構、裝修圖紙完成了完成鋁模和牆板的深化圖。

  3、穿插式施工,讓小時產生幾小時的成果

  穿插式施工是頭部房企用來提高施工效率的殺手鐗。較之於單一工序施工,這種施工方式相當於時間多重利用,原來一小時只能幹一件事,現在一小時能幹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比如某巨頭通過穿插施工,主體封頂後180天達到裝修交付條件,在保障單工序合理工期的同時縮短整體建造週期6~8個月!

  互不干擾的板塊,同步平行施工。比如展示區綜合樓、園建綠化和塔樓板房同步施工 ,這些都是獨自工序,並行施工互不影響。前文所說的,某房企主體進度已經搶不回來了,這時,可以安排地下室頂板防水提前做,砌體工程就可以提前驗收。

  所有工序及早穿插和合理穿插,前一道工序爲後一道工序創造條件,合理穿插避免交叉污染、避免返工。

  以下爲某巨頭穿插式施工的詳細節點做法。不難看出,該房企已實現主體、配套、給水、地暖、新風、精裝等工序的穿插式施工。

  不過,穿插式施工現場交叉作業更多,對於房企的管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要提前做好策劃好各樓層的工序分佈,才能避免工作面混亂。對此,有房企指出,各工序在不同樓層之間流水施工,做到流出去就不流回來,能保證乾淨的工作面交接。

  4、各項動作標準化,降低試錯及出錯的概率

  前置工作項未必一定能加快工程進度。如果到了施工階段又對前面的方案推倒重來,做了無用功不說,反而拖累進度。

  對此,房企總結了一些辦法,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標準化。

  比如產品,很多標杆房企的產品類型都已按系列定型,因此,±0.00以上部分的工期是相對固定的。某房企就要求,設計圖紙原則上用標準圖,結構、戶型、立面、精裝等有現成模板可以複製,比起新產品新做法,少了試錯的風險,要達成公司規定節點的難度也相對低些。

  例如某大型房企標準化的產品能夠在拿地75天后售樓處投入使用。

  進度出現偏差時,分析產生的原因,不論是設計圖紙,招採,還是現場勞動力資源問題,除了給予一定的處罰外,還要全力創造便利條件幫其追趕進度。例如某房企就有如下的補救措施:

  里程碑節點被亮黃燈(延遲時間在3天及以內)或紅燈(延遲時間超過3天)警告,由區域總裁牽頭組織區域各方資源(必要情況下,可以尋求集團的資源支持)確保延誤節點儘快完成。

  一級節點的黃燈或紅燈警告,由區域運營負責人及項目第一負責人牽頭組織區域各方資源(必要情況下,可以尋求集團的資源支持)確保延誤節點儘快完成。

  二、三級節點的黃燈或紅燈警告,由項目第一負責人牽頭組織各方資源(必要情況下可尋求區域的資源支持)確保延誤節點儘快完成。

  總之,任何一個動作,都要爲節點的實現而服務。

  猛戳下圖,讓動態成本“動”起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