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聲明

我不匿名,求不人肉胡亂寫點東西好了幾分真,幾分假,說幾分,留幾分,都由我;信不信,由你。我完全不能保證下面的都是真的,畢竟已經檢查出了兩處錯誤,而預期之中的錯誤或許會有更多。

曾經競賽有省一保送有成績

現在競賽沒省一保送沒成績很公平,就是這樣。我是12年最後一批享受省一保送上合肥科大的。11年聯賽130。當初我聽說各種唾罵「奧數產業鏈」跟省一保送取消的新聞的時候,我就在想,「輔導班」「高考產業鏈」這種東西,為什麼不一併取消了呢?當初人微言輕,現在仍然人微言輕。沒辦法,世界就是這樣。————————————————————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努力白費,也沒有人願意看見了所謂「捷徑」卻失之交臂。於是,當捷徑真正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時候

幾個試圖攀登捷徑的人,會被一羣不走捷徑的人拽住。

也因此,登上捷徑的,或許有,卻不多。————————————————————講一個笑話,說有個國王生病了,或許是風寒,或許是感冒,請了醫生,醫生說,「啊,這是小病,祈求上帝吧,上帝會治好你的」後來,國王病重,大夫們來,說,「啊,這是小病,上帝懶得管,我們來吧」說話間,大夫們就抄起理髮師理髮用的剃刀,親自給國王開始了……放血嗯,著名的放血療法,治了好幾天,終於把國王治嗝屁了。————————————————————沒有人站在大夫面前說,國王的病並不能通過放血治療,也沒有人告訴公眾,奧數並非什麼洪水猛獸。

於是,人們沉浸在「國王將要被治好」以及「奧數終於消失了」的喜悅之中,直到美夢醒來。

————————————————————高二那年,或者說整個高中,我的一試成績並不好。大抵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己粗心,以及算得太慢。我參加高中聯賽,大抵是因為,由於初中一直在市裡的奧數班,奧數功底不錯(至今仍然記得「紙上無圓心中有圓」肖南華,「教給我們『化歸』幫助我在高二的聯賽多拿了五十分的故事大王」王儒徵這兩位老師,一個因為名字帶著「胃炎」而被我們記住的魏延松老師(其實是某初中的校長,敢信嗎?校長給我們上課……),以及一些講課風格不是那麼明顯以至於忘了名字的老師在那時候教會我的定理(似乎有一個叫做四分天下定理的,說的是任意凸四邊形的對角線上取一點,連接這個點與四邊形的四個頂點,這樣可以跟四邊形的四條邊構成四個三角形,這四個三角形的面積具有一個性質,就是相對的兩個的面積相乘是相等的(話說感覺又是一不小心把注釋寫成了lisp(一種函數型語言,特點是會保留一系列連續的右括弧))))加上家裡覺得我有點競賽的天賦,搜了一套09年聯賽題,拼拼湊湊二試做出兩個題,一試做出兩個題,算算分數大約夠了省一線109……就開始了競賽。高二那年,省一線127,考了128(經查好像記混了,記成省一128考了129了……大抵是跟證書編號混了),據傳這個分數是老師幫著往上拉了拉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說,奧數是不公平的。對,這就是不公平,當年甚至還有更不公平的複賽名額複賽名額這玩意有兩種獲得方式

一個是「考點每有100個參加初賽的給一個複賽名額」

一個是「其他方法」,比如上一屆省一可以算半個名額,比如夏令營考覈考過了給一個複賽名額。這是什麼呢?翻譯一下初賽卷子,沒記錯5塊錢一張,100個初賽名額,就是五百塊錢夏令營……大抵不會比五百塊錢便宜。就連上屆省一……沒記錯複賽每人100這算什麼?我不知道,反正不是公平——————————怎麼說呢?人,往往因為眼界而短視,往往因為只注重眼前而看不到更遠處。

前幾日,又或者前幾個月,在高考還是哪裡看到一個回答,說高中老師押題,題題中。

這算什麼?有說運氣好的,有說老師好的。全然沒有說不公平的被押中了題,卻說自己運氣好。被提了幾分,卻說什麼「不公平」可能落在自己身上的運氣,與只能落在他人身上的運氣,有時候差別就是這麼大。-「萬一我們的老師也壓中題了呢?」-「萬一那上萬的保送名額擠掉了我孩子怎麼辦呢?」前面那個,跟後面那個,都是萬一,而人往往怕的就是這個「萬一」。

還記得剛剛那個笑話嗎?

-「萬一放血真的能治病呢?」或許,想清楚那個問題之前,應當想的是,一所能押題的高中,學費幾何,學習奧數,又會花費多少。————————————————————我為什麼忽然會說高二那年的競賽呢?大抵是因為那年競賽,我們學校,大約是牛鬼蛇神齊聚。有牛,也有鬼。或許沒有蛇,卻有神。別誤會,神不是我。高二被照顧成省一,我頂多跟「牛」沾邊,算不上「神」。神是什麼呢?

我還是先說鬼吧。

鬼是校長的女兒……真的,看到這個,我真的是想說,「這什麼鬼」……忘記2010年幾人蔘賽了,只記得,最後合照的時候,我被單獨拉出來照了一張,之後獲獎的同學或許也是有一個合照的。然而,合照之中,似乎並沒有校長的女兒就像是校長的女兒從未參加過那場數學競賽一樣。興許,真的是時間太久遠而我記錯了吧。畢竟我是很看不上那個校長的(從高二一開始,那個校長用一套新聞聯播一樣的致辭結束了開學典禮之後,我就看不上這個校長。因為老校長,在高一軍訓的時候,做的第一件事,或者亮明身份之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對不起」,因為軍訓現場太過混亂導致大會晚了幾分鐘之後,校長直接給同學說對不起。真的,那一句話就把我圈粉了——雖然09年的我還不知道「圈粉」這個詞)複賽是在甸柳一中考的,正好,我也是甸柳一中畢業的。考完,沒多大感想,學長卻是一臉茫然,整個臉上寫滿了「我是誰」,「我在哪兒」,「為什麼我會來這裡」的表情。那位神學長,我稱為G好了。————————————————————

G是一名很神奇的學長,語文不好,英語不好,唯獨理科超強——怎麼說呢,在語文英語拉後腿的情況下,G學長可以保證自己的排名在年級前十。

這算什麼?或許說明瞭我們學校真的很差吧——雖然我們學校也從未標榜過自己是一所好學校。當初,考完試,G也是一臉茫然地疑惑三連起來我問他,二試第二題超簡單的,你做了沒?G說沒看懂我說「數學歸納法」啊,多簡單的題。G說沒學過嗯,前幾日跟師弟因為某道既可以直接做出也可以數學歸納法證明的題目聊天,師弟說,數學歸納法是必修啊,高中選修X-X,裡面就有,他們高中每次月考必有一道數學歸納法。我笑了,因為我知道G的故事,我問師弟,除了月考,數學歸納法你用過幾次。師弟知道我問的是大學之前,所以他也笑了。

高中除了競賽就沒有別的地方用數學歸納法。

於是高中不教數學歸納法。於是……於是G學長只拿到了省三等獎。對比我呢?算了算,我一試大約或許只有還不到38。G學長幾乎是輕鬆把我的分數甩開兩倍的距離。當時我在想,如果學長知道數學歸納法,知道第二題該怎麼做,順便如果第四題學長能做對哪怕一半……當時我想的是,我們接受的奧數教育,究竟是過量呢,還是不足呢?當然後來,或許是我記錯了成績,誤以為「G學長若是寫出那道數學歸納法,G學長就能拿到省一」,因此各種憤憤不平……仔細去網上看了看成績,回想一下,雖然G學長的分數很沒說服力(憑一試拿省三總沒有憑一試拿省一有說服力……),但我的確就是靠第二題跟第四題這兩道水題得了一個好名次。————————————————————或許應該解釋一下,第二題是公認的水,只要算幾個小栗子,然後數學歸納法,基本正常人都能給出解答,所需的,除了數學歸納法,無非看看二進位表示而已。然後第四題,第四題其實是原題。這個「其實是」,用的就是化歸。嗯,化歸,這兩個字,讀出來,或許很多人都很熟悉,不就是卷子上畫烏龜嘛……顯然,說過這話的,要麼學過素描,要麼沒學過素描(上面那句話,看上去是廢話,然而許多數學定理就是這樣證明的……假設黎曼猜想成立,推推推 推幾十頁紙,得我們的定理成立——接下來假設黎曼猜想不成立,推推推 推幾十頁紙,得我們的定理成立,綜上,我們的定理永遠成立)(或許左邊這個括弧在十二個小時之後將成為永遠的歷史,或許……誰說的清楚呢?)畫烏龜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化歸也差不多。首先你要熟稔畫稿才能作畫,首先你要有目標才能化歸。恰巧,第四題跟一道基礎題很像:說圓O由有n條長短不一首尾相連的圓弧組成,現在要把這n條圓弧染成3種顏色,要求相鄰的兩條圓弧不同色,問有幾種染色方案。把3改成4,你可以瞬間發現這道題跟2010年第四題的相似之處而這道題,正是夏令營時候講過的。漏題了嗎?公平嗎?我不知道。畢竟但凡對競賽感興趣的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夏令營。————————————————————到底是什麼,讓奧數變成了這個樣子呢?當初我其實還沒有什麼很直觀的印象現在想想,或許,伏筆,很早之前就埋下了吧。初一時候,我們有華羅庚杯,一羣人來比賽。初賽,差點去晚,忙中出錯,錯了一道題後來檢查,粗心大意,查出錯題所在,卻又把一道對的題目查錯了。複賽,不清楚由於什麼原因,跪得一塌糊塗。初二,有一個希望杯,不知什麼牛鬼蛇神來騙錢的,從我們那裡找了幾個學校,比了一場初賽,或許還有一場複賽,之後選出幾個人,送去香港(還讓我們掏錢)搞決賽。後來我們完虐香港那邊的選手,大抵是因為我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啃掉了我們這裡的壓軸題,香港同胞那邊或許也有壓軸題(見zhidao.baidu.com/questi)結果他們那裡沒人做出來(我們這裡也一樣,不得已我詢問了那時候的知乎……真的有一位很熱心的前輩給了我作答……我忘記問了他什麼了,只記得他的回答是,「我大學畢業已經好多年了」……)初三……猜猜初三我們遇到了什麼?初中數學聯賽!驚不驚喜?意不意外?舉辦這次數學聯賽的猜猜是哪裡雨露教育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這雨露教育,是何方神聖呢?嗯嗯嗯,放心,這裡並不是在打廣告。記得初一時候,學校有一場奧數考試,我的成績不錯,被選到了市奧數班,似乎是每學期200塊錢吧,市奧數班是大班,每週六在省實驗中學開課,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學生,上著最難的課,記得初一時候每天騎著車子去省實驗上課,騎著車子放學,除了課聽不懂之外,一切都很美好。初二,不知怎麼,奧數班學會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我們換了好幾處教室,不變的,人還是這樣一羣人,老師還是這樣一羣老師。課,由於經常聽的緣故,似乎能聽懂了一些,包括什麼「四分天下定理」就是那時候聽到的,雖然聽懂之後從未用過,但時間,也就這樣飛速流淌過去了。故事大王,也在一次又一次講故事的過程中,真真假假地,給我們灌了不少知識。就比如化歸就比如一試省一。曾經我們開玩笑說化歸就是畫烏龜正如曾經我們肯定,憑一試是不可能得到省一的。後來,我憑化歸拿了省一,再後來有人憑一試拿了省一。卻都是後話了。那時候,我甚至沒有意識到,為什麼奧數班會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後來我才明白,市奧數班早就沒了。區裏的奧數班,比市奧數班更早地壽終正寢。唯獨剩下一個雨露教育,豈止是苟延殘喘,簡直是做大做強。畢竟,教奧數的老師,只剩這一個地方可以去了。後來也就理所當然地,雨露教育,承辦了那初中聯賽。————————————————————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日,尚在初中的我抱著高中必修X慢慢品味,被數學老師看見了。老師的評價是,「你怎麼還在看高中的書啊,人家這個時候都在看大學的書了」。老師或許是道聽途說,或許是親眼所見。這個,我並不知曉。我只知道,初三時候買了一本板磚一樣的奧數書,翻到代數,看到一行四個 Sigma ,卒翻到幾何,看到比漢字複雜無數倍的幾何圖形,只匆匆記下四大定理,落荒而逃翻到組合,每一個字都認識,慢慢讀……感覺能讀懂翻到數論……加,減,乘,除……還都是整數,這不是小學內容嘛(一臉壞笑)於是我的組合與數論超強,代數跟幾何……只想說出道以來平幾未得一分。代數,若不是看到《初等數論》某章教我們怎麼估計反比例函數y=k/x在第一象限與坐標軸圍成的圖形之中整數點的數量,或許我高三的聯賽會死得很慘。運氣?押題?公平?不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那次我應該沒考夠130分,被硬硬拉上了130分。換到浙江,連省一都拿不了。為什麼會這樣呢?或許我應該問問我的師弟,問他是不是浙江人。————————————————————零零散散寫了許多,算是發揚了高中寫散文時候形散不如意散的特質,大抵能看到這裡的人已經不多了。寫完這些,我忽然發現,我對這個世界的瞭解,真的太淺薄了些。我甚至直到把一切都寫下來才終究意識到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什麼中國的奧數水平忽然下降了那麼多呢?我首先覺得,是12年之後保送取消的鍋。為什麼12年之後保送取消呢?我首先覺得,是「奧數產業鏈」打不過「高考產業鏈」的鍋。為什麼奧數會形成「產業鏈」呢?很遺憾,那時候,我並沒有問出這個問題。大約,是那時候,一道「減負」口令的鍋吧。————————————————————傳說中,減負減負,減去一個負的,等於加上一個正的。學生們減負了,輔導班起來了。課餘時間,學生們都去輔導班了。輔導班質量如何呢?只想說,最有經驗的老師,大概都在學校。而肖老師跟王老師,退休之後,大抵,那雨露教育,也終會像灑在土地裏的雨露一樣,消隱無蹤吧。————————————————————如果……我是說如果如果從一開始,市奧數就沒有收到減負之類的影響,而能一直開下去呢?我不知道,或許那時候,我會認真學習,認真參加高考。因為我並不是一個天賦型或者努力型的選手。初中時候比我強的有得是,市奧數考試我只有相當努力才能保證卷子不是很難看。高中的我推測,或許是韋神的緣故,數學好的都去學物理了,導致了數學競賽出現了超大的空白畢竟,在市奧數班,被外國語學校的陰影覆蓋了三年的我,對外國語學校這五個字,仍是心有餘悸的。如今想想,或許並不是我變強了。動蕩的環境,使得老師不敢傳下更多屠龍技術,以至於初三的我捧著高中課本便像是捧著一份瑰寶,捧著鄰居高考後留下的,語文出版社出版的數學輔導教材,就覺得捧著小半個世界——以至於,最終,我憑著半本奧數書,就能刷到省一了……我想,那時候,肖老師王老師,以及更多的老師,他們一定都在想,若是他們教會了我們如何競賽,結果高考保送取消了,又會怎麼樣呢?我不知道,除了魏老師還能通過百度看到影子,那些老師……我甚至不知道那些老師怎麼樣了。……如果,市奧數班,一直存在呢?我不知道。我們班最強的,小學五年級直接跳級上的初一,之後直接去了西安交大少年班何等的意氣風發,我並不清楚。我只知道,當初,考進市奧數班的我,意氣風發,恨不得大聲叫嚷,「區奧數班算什麼」!區奧數班的同學,興許也會叫嚷,「雨露教育又算什麼!」後來,就剩雨露教育了,或許雨露教育最後也倒了。畢竟,統計下來,學奧數的,比不學奧數的,由於多掌握了好多定理,解起理綜的題目,會格外地輕鬆——而這種輕鬆,大約可以嚴重地影響了高考產業鏈的發展吧。————————————————————言盡於此。若還有什麼要說的,那便是。或許拿奧數考試是壞透了的,但學奧數一定是好的。只要你能保證你的孩子不是為了成績而是為了興趣或者刨冰學奧數,只要你能保證你能通過奧數題目的難度控制你的孩子保證ta一夏天喫刨冰不拉肚子那麼,學奧數一定是好的。想想,唯一可惜的,只是,那年夏天喫了太多刨冰,導致老孃再也不肯給我出奧數題了。否則,初中時候,我的表現未必那麼不堪的。說不定,初中表現好些,高中再好些,以至於CMO多了三分能直接進北大呢?……或許,那樣的話,我會墮落得更快一些吧。想來,那就是另一個,關於人與力量的故事了。人擁有力量。有些力量是真實的,比如肌肉的力量而另一些力量是虛無縹緲的,比如來自上級對下級的,名為「控制」的力量。有些時候,有些力量,實在太過於虛無縹緲,以至於得到它的人,總想著,能否證明,自己真的擁有這樣的力量。不幸的是,每一個試圖這樣證明的人,都會被這樣的證明所傷害。或許真實不虛的力量可以通過不斷鍛煉來強化。然而虛無縹緲的力量,正是因為它太弱小也太強大,一旦鍛煉或者使用過度,下場只有一個。——大抵這個題目,我會抽空,寫到小說裏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