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下楊超越吧。

說實話,以前對楊超越的印象只停留在“好看”、“可愛”以及“愛哭”之上,談不上多欣賞。出道至今,她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離不開團隊包裝帶來的推動作用。包括昨晚她在男籃世界盃抽籤儀式上的“口誤”上了熱搜,也都沒太在意,覺得不過是“流量很大”而已。

但在看完她最近在時尚芭莎一個訪談裏說的一段話之後,我對她的印象開始有所改觀。這段話是這樣的:

“如果不是很熟悉,儘量不要過於相信別人,如果你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祕密,就不要告訴任何人,也沒必要在朋友圈裏發太多自己的生活,像我以前很喜歡發動態,45度角仰望天空那種,但其實並沒有人真的關心那些,如果有需要跟生活裏的朋友說就好了。這都是一些很小的道理,但都是我經歷過才總結出來的,不是聽來的。

壓力太大繃不住的時候我就會大哭一場,哭完了該幹什麼幹什麼,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因爲這個也被罵得很慘。其實我心裏很希望自己堅強,表現出那種不會被苦難打敗的女性的那種感覺,看小說也喜歡看那種大女主情節的,可總是有很多事情我實在沒有辦法解決,能做的就只有哭,哭過之後又是新的一天。

訓練或者工作到夜裏回家,我在網上看到的還是有人說我不努力,那時候會覺得有點殘酷,但同時它也是磨鍊人的時刻,我只能努力地去做自己該做的,然後等待一個時機去證明自己,大多數的年輕人其實可能面臨的都是這樣的生活吧。”

透過這段話,我能感覺到楊超越性格里還真是保有一種單純和率真,即便是經歷過那麼多的“培訓”、“塑造”,有了那麼大的知名度,說話還是有一種很本真的東西在,而不是像一些訓練有素的人那樣“應付了事”。

很多人說楊超越有一種“蠢萌蠢萌”的可愛感特別招人喜歡,也有很多人因爲她的“錦鯉氣質”而對她刮目相看。

但在我而言,我更被她那種在盛名之下我們很難體會的“孤獨感”所觸動。

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壓力太大繃不住的時候我就會大哭一場,哭完了該幹什麼幹什麼”,實際上包裹着某種孤獨。在名與利的交織下,楊超越很多時候都是“被推着到某個位置”,自我的空間其實不大,但責任卻很大,爲了完成某些演出、凸顯某些人設,她必須去像完成任務一樣努力做到。

當然,隨之而來的壓力也很大,而真正能幫助她對抗這些壓力或者解決這些壓力的,卻只有她自己。還有,面對那些批評甚至謾罵的,也只有她自己。很大程度上,她都是孤獨的一個人在面對和學會成長。

看起來,她被團隊保護着照顧着,被粉絲喜愛着,但她真的很快樂嗎?我看未必。

但只要有人喜愛,她的責任和壓力就會存在。沒有人可以真正地幫助她應對這一切,她最終要靠的,還是自己。

她要做自己的錦鯉,一步一步努力向前。

PS:文字爲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