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可把我們編輯部的一個媽媽愁壞了!,她越來越發現孩子的走路姿勢不對,走起路來“內八字”“足內翻”的很嚴重,還一晃一晃的的像個小鴨子走路。

  這不,我們平時做節目跟很多兒科醫生、專家都有聯繫,她又是諮詢專家,又是帶兒子去醫院拍片子的,生怕是因爲孩子的腳發育有問題。

  之前接受我們採訪的醫生說,現在腳部和腿部發育出問題的孩子特別多。前幾天就剛接診了一個2歲“長短腿”的孩子。

  後來醫生又檢查了孩子平時經常穿的鞋,發現了問題所在。原來,孩子的鞋太軟了,孩子又不會表達,原本孩子就有足部問題,現在問題就越來越嚴重了。繼續檢查又發現不僅是腳和腿,孩子的脊柱也已經出了問題。

  醫生說:除了鞋,還有一些因素,對孩子的足部發育影響也很嚴重。比如:

  爲了時尚漂亮,總給孩子穿“網紅鞋”

  洞洞鞋、閃光鞋、雪地靴

  給孩子網購鞋子時,測量有誤

  給孩子買了太大或太小的鞋

  總是牽着寶寶的手走路

  喜歡給孩子穿緊身褲、連褲襪

  天冷的時候愛給孩子穿厚襪子

  ……

  3歲以內是孩子腳步發育的關鍵期,無論是選錯鞋,還是父母一些常識性的錯誤,都可能導致孩子的足部和腿的變形。下面這幾個父母都在犯的錯誤,千萬要注意!

  這4種鞋

  別給寶寶穿

  1

  太大或太小的鞋

  不能爲了省錢,多穿些日子

  就給孩子穿一碼的鞋

  或鞋小了也不及時更換

  家裏老人總會說,孩子長得快,鞋就得買大一號,孩子穿着寬鬆舒服,還能多穿些日子,不浪費。或者有些粗心的媽媽,寶寶腳丫長得快,鞋子小了都不知道。

  穿大一碼的鞋,會容易摔倒、扭傷、養成走路拖拉的習慣

  鞋子太大,完全起不到包裹、保護寶寶腳丫的功效,小腳丫在裏面晃來晃去,走路容易摔倒,扭傷。

  媽媽可以自己感受一下穿大鞋走路的感覺,腳趾總會不自覺的用力勾住鞋子,走不了幾步,腳就酸的不行。孩子腳步肌肉力量弱,更是如此。另外穿大鞋,容易走路拖拉,前腳掌不離地,養成孩子不好的走路習慣,以後很難糾正。

  穿小鞋,會造成高弓足、指甲受傷、拇趾外翻

  如果寶寶的鞋小了,還不及時更換,會影響寶寶足部血液循環,或造成寶寶變成高弓足,還有可能導致寶寶指甲受傷,甚至導致拇趾外翻。

  鞋子一定要穿碼數合適的,站着測量腳長最準確

  有些媽媽會趁着寶寶睡着的時候,量小腳丫的長度,其實這樣是不準確的。寶寶站立時,腳部負重後的長度和躺着放鬆時的長度可不一樣的。

  尤其是習慣網購買鞋的媽媽要注意!不同品牌的鞋子,碼數也可能有誤差,而且寶寶的腳丫長得快,不能憑直覺和記憶給孩子選碼,一定在每次選購前都親自給孩子丈量一下腳長。

  具體測量方法如圖:

  讓寶寶站立,赤腳踩在一張紙上,標記處腳丫的兩端位置,然後用尺子量出準確尺寸。

  當孩子試穿鞋子的時候,腳尖頂到鞋尖,我們將食指伸到鞋跟處,如果能富餘出一根手指的空間(大概爲1.2釐米),那這個鞋子就是合適的。

  2

  太軟的鞋

  洞洞鞋、雪地靴、毛毛蟲鞋

  這類些同樣無法給到孩子足部、踝部有效的支撐和保護:

  毛毛蟲鞋(不建議2歲以下孩子穿)——很多家長都覺得它很柔軟舒適,但是過於上翹的鞋頭,會讓寶寶嬌嫩的小腳丫一直保持着上翹的狀態,使寶寶的前腳掌(足弓的前支點)始終受力,影響寶寶的足弓發育。

  毛毛蟲鞋大多是“一腳蹬”,沒有可以調節鬆緊的粘扣或綁帶,沒有辦法適合所有寶寶的腳型,瘦的腳會在裏面“咣噹”,胖的腳就可能會壓腳面。

  雪地靴——是北方冬季的必備冬靴,但是全平的鞋底、寬大柔軟的鞋頭、沒有支撐力的後幫都不適合正在發育中的寶寶。

  如果一定需要穿雪地靴,可以儘量減少穿着時間,比如在去幼兒園的路上穿,到了幼兒園或室內,就換別的鞋。

  洞洞鞋——曾經一度風靡全球,舒適柔軟、不怕水、還容易穿脫。但這種鞋卻不適合5歲以下寶寶。

  90%洞洞鞋的質量不合格。正品的洞洞鞋,是採用樹脂和天然橡膠製作的,價錢動輒幾百上千。而山寨版的洞洞鞋,多是用價格低廉的塑料製作,可能含有鉻、鎘、鉛等很多致癌物,嚴重危害寶寶的健康。

  太過寬鬆,完全支撐不到寶寶的小腳,既不利於生長髮育,還容易引起足內翻或足外翻畸形。

  特別容易被手扶電梯卡住,發生危險。兒童穿着這種涼鞋跑跳時,身體難以保持平衡,很容易絆腳摔倒受傷。特別是在乘坐扶手電梯時,易被電梯“齒牙”夾住腳趾而發生意外。

  (廣州)2012年7月,2歲男童被手扶電梯卡斷腿,官方稱系洞洞鞋引發

  (濟南)2014年8月,4歲女童乘坐扶梯時左腳被電梯捲入,消防部門稱造成這起事故的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是洞洞鞋。

  (北京)2015年8月,穿“洞洞鞋”男孩,被北京朝陽區新東郊商城的扶梯咬住,腳部受傷。

  3

  會讓孩子走路分心的鞋

  叫叫鞋、閃光鞋

  每個學走路的孩子,都穿過那麼幾雙會發聲、閃光的鞋子吧?只是,這兩種鞋都對寶寶的健康不利。

  叫叫鞋——很多媽媽覺得叫叫鞋很好玩,還能吸引寶寶走路。但這種鞋:

  容易養成寶寶錯誤的走路習慣。叫叫鞋的發聲裝置通常在鞋的後跟,這就促使寶寶走路時先將腳後跟使勁着地。而正常應是先前腳掌着地,以緩衝對大腦的衝擊力。尤其是當叫叫鞋中有一個鞋不響的時候,容易讓孩子一腳輕一腳重,時間久了造成孩子跛行。

  刺耳的叫聲容易影響寶寶聽力。兒科醫生說,寶寶長時間處於超過85分貝的環境中,可能會影響聽力。寶寶身高小,耳朵離鞋子的距離比成人近得多,大人聽起來不那麼響的叫聲,傳到孩子耳朵裏可能就很刺耳了。

  閃光鞋——這種鞋看起來美麗炫酷,一邊走路一邊閃光,媽媽們覺得寶寶一定會喜歡。但這種鞋:

  讓寶寶在走路分散注意力,容易摔倒。寶寶對絢麗的燈光效果通常是沒有免疫力的。一邊走、一邊低頭看鞋,很容易忽略了周邊路況,撞到、摔倒、發生危險。

  閃爍刺眼的光影響寶寶視力。寶寶的視力發育還不完善,尤其在夜晚,總是盯着閃爍、光亮的鞋燈看,很容易損傷寶寶的視力,或養成寶寶頻繁眨眼的壞習慣。

  鞋就是鞋,不是玩具,一雙能給寶寶腳步足夠支撐和保護的鞋,就是好鞋,別那麼花裏胡哨。

  4

  二手鞋

  不良的走路姿勢會“傳染”

  寶寶長得快,衣褲鞋襪更新也快,經常一雙小鞋子穿不到兩個月就穿不下了,放着也是浪費。所以有些媽媽會接受親戚朋友家寶寶穿過的舊鞋子,或者讓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的舊鞋子。然而很多媽媽都不知道,二手鞋是絕對不要給寶寶穿的!

  二手鞋的鞋底和鞋墊磨損嚴重,會影響寶寶的足弓發育,或改變寶寶的走路姿勢,甚至對於保護孩子的大腦脊髓都起着相反或者壞的作用。

  每個寶寶的走路習慣不同,這會導致鞋子的受力不同,鞋底的磨損程度也因此有所差異。此外,每個寶寶腳的形狀不同,穿久了,鞋子會隨着寶寶的腳變形。寶寶穿上二手鞋,不僅會感覺不自在,而且前一個寶寶腳部發育的問題會影響你的寶寶。如果上一個穿鞋的寶寶有外八字,鞋跟的一側磨損很嚴重,那你的寶寶再穿上這雙鞋也很可能變成外八字。這可是會“傳染”的!

  5

  兒童鞋怎麼選?

  五步選鞋法

  一折

  對摺一下鞋底,鞋底彎曲的地方應該在鞋底前部三分之一處。鞋底正確的彎壓應該是在前掌三分之一處,因爲鞋底的曲撓線,要跟寶寶的腳的曲撓線相吻合,才能引導小朋友正確的行走。

  二捏

  兩手捏一下鞋子的後跟部位和前部包頭,要有一定的硬度。鞋子的後跟部位必須有足夠的硬度,保護兒童柔軟的踝關節,防止踝關節受力傾斜,引起O型腿,或X型腿。鞋子的前部包頭,也需要足夠的硬度,防止磕傷、踢傷、砸傷腳趾。

  三擰

  兩手對擰一下鞋子,不能太容易變形。正常的鞋子必須有足夠穩定性,規範小朋友正確的行走方式,如果太容易變形,小朋友在行走過程,容易扭傷腳部,或養成不好的行走習慣。

  四按

  把手伸到鞋子內部前掌部位,按一按,不能太過柔軟。鞋墊的前掌部位不能太軟,太軟的鞋墊會導致小朋友的腳部神經感應不到,行走過程我們需要訓練小朋友的前掌、腳趾抓地能力,促進足弓發育、足底神經及大腦神經正常發育。

  五聞

  聞一下鞋子有沒有異味。兒童鞋必須嚴格使用無毒、無害的環保材料製作。

  這4種襪子,請遠離

  影響寶寶腿部、足部血液循環和走路姿勢

  如果說鞋子對寶寶的足部發育有直接且關鍵的影響,那襪子可能就成了多數媽媽忽略的潛在隱患。

  1

  儘量少穿緊身連體褲襪

  影響腿部、腳步血液循環

  這是不少女寶媽的最愛,搭配一條小裙子,漂亮又精緻。但經常給孩子穿着緊身褲襪:

  影響生殖器發育,誘發外陰炎症

  緊身褲的襠部設計過於緊勒,走路、活動時很容易摩擦到陰部皮膚,甚至出現黏膜充血、腫脹,久之影響生殖器發育。

  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妨礙腿部生長髮育

  孩子正處於身體生長髮育的快速期,腿部的肌肉、骨骼每天都在成長髮育,而混紡的緊身褲束縛了臀部和下肢,對下肢肌肉、血管有一定的壓迫性,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妨礙腿部發育。

  影響皮膚健康,引起過敏性皮炎或溼疹

  寶寶的皮膚原本就比成年人薄,皮膚功能也比較弱,很容易因爲汗水無法蒸發,或化纖材質的刺激,引起過敏或溼疹。

  有必要“凹造型”的場合,可以偶爾穿一下,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但還是建議給寶寶帶一條寬鬆的褲子,不舒服了隨時更換。

  2

  過厚的襪子

  影響寶寶走路姿勢,加重腳汗

  寶寶都是“小汗腳”,因爲兒童處於身體發育旺盛時期,基礎代謝高,腳部汗腺密,寶寶在劇烈運動、長時間走路後,腳汗就會特別多。厚襪子不透氣,會讓腳汗加重,寶寶腳部極有可能會得腳氣病或腳部感染。

  厚襪改變寶寶走路姿勢,影響腿型

  小寶寶都沒有腳後跟,厚襪子很容易向下滑、移位,寶寶走着走着,腳後跟的位置就滑到了腳心。在小寶寶開始學走路時,如果鞋底不平整,會嚴重影響寶寶的足弓發育和走路姿勢,嚴重甚至影響寶寶的腿型。

  3

  別穿腈綸、尼龍、毛線材質的襪子

  不透氣、易過敏

  不要給寶寶穿腈綸、尼龍材質的襪子,這樣的襪子不透氣、不吸汗,寶寶出了腳汗後,不光很臭還容易打滑;毛線襪很扎,刺激寶寶嬌嫩的肌膚,容易引發過敏。毛線頭兒還可能會勾住寶寶的腳趾,影響血液循環。

  4

  別穿襪口過緊的襪子

  影響腳部血液循環

  因爲小寶寶沒有腳踝,小腿也很粗短,襪子過於緊,很容易把寶寶的小腿處勒紅、勒出痕;而襪子鬆緊口寬一些,方便撐開套在寶寶腳踝處、不勒肉。

  5

  應該挑選什麼樣的襪子?

  襪口要鬆、襪筒要短

  襪口要寬鬆一些,穿好之後塞進一根手指都不覺得勒最好。如果買的襪子襪口很緊,那麼媽媽可以塞個捲紙筒,將襪口撐大再給寶寶穿,一般1-2天就能完全撐開了。

  剪掉多餘線頭

  新襪子買回來後,要將其反過來,看看有沒有殘留的線頭,如果有要及時用剪刀剪掉,以免線頭纏住腳趾引起血液循環不暢。

  最好是全棉質地,不要太厚,不要毛巾質地

  純棉襪子柔軟、透氣、吸汗,最好事90%以上純棉質地的襪子。即使是冬天,純棉襪子也足夠寶寶足部的保暖需求了。

  襪子要定期換

  寶寶的襪子要定期換,發現沒有彈性了、腳底、後跟變薄了、有破損或襪子小了等情況時,都要換新的。

  最好選淺色襪子

  最好選淺色系的,黃色、白色等安全性更高,所含重金屬、甲醛甲苯等污染物更少。

  牽着孩子的手走路

  容易造成孩子踮腳走路、肩周脫臼

  你是怎樣教寶寶學走路的呢?

  攙着手臂;扶着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裏……90%的媽媽都曾牽着寶寶手學走路,但這種方式完全錯誤!牽手走的危害在於:

  踮着腳尖走

  大人高、寶寶矮,而且大人在牽着寶寶的手走路時,爲了避免孩子摔倒,總是不自覺地用力向上牽,爲了努力就着大人的力度和高度,寶寶慢慢就養着了踮腳走路的習慣。踮腳走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而且嚴重了很容易影響寶寶足弓的發育。這到後期非常難改。

  手臂脫臼、骨折

  小寶寶的骨骼發育還不是很健全,爸媽牽着寶寶手學走路時,寶寶的手臂伸得很直,這時如果突然摔倒,爸媽下意識猛地拉住他,就很容易損傷寶寶的骨骼,嚴重了還會發生骨折或脫臼。

  阻礙寶寶平衡能力的發展

  寶寶自己扶着椅子開始學習走路,學着如何控制平衡……這都是寶寶前庭平衡能力發展的過程,如果父母一直牽着寶寶走,其實是在阻礙寶寶前庭平衡能力發展的過程。

  正確引導寶寶學走路的方式是

  一歲左右學走路比較合適

  大人可以在寶寶面前蹲下身來,輕扶寶寶的小臂,或在寶寶大約4-5步的位置放一個喜歡的玩具,鼓勵寶寶自己邁步走過去拿玩具。

  出門在外,安全起見,如果不是坐推車,還是要牽着寶寶的,但不要用力提拉

  可以牽着寶寶的手,但高度要以不會讓寶寶踮腳去夠大人的手爲準。大人也不要使勁向上或向前提拉寶寶的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