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郵幣資訊,版權歸郵幣資訊所有。

根據郵政原來的計劃,老預定戶的新郵預訂至11月20日結束,但新郵預訂出現了大面積滑坡,至11月2日為止,絕大多數省市的新郵預訂者寥寥無幾,如廣西的新郵預訂任務只完成20%多一點。很多老訂戶表示,不再預訂明年新郵。

為了改變新郵預訂大面積滑坡的現狀,可以說郵政施出了渾身解數:一是延長新郵預訂日期,讓原本11月20日結束的老預訂戶的新郵預訂截止日期退後至11月30日結束,在郵政發布的《重要通知》中,要求「各省利用各個渠道發展新用戶,以彌補自然流失的預訂缺口」,並要求「各市公司抓緊收集整理新增預訂戶身份證等信息,在11月21日至26日期間在網廳、網點同步進行預訂」;二是給還沒有預訂新郵的老預訂戶發通知、打電話,筆者在11月4日就接到郵局打來的催訂電話;三是對預訂大戶採取優惠預訂政策,以前集郵公司不願搭理郵票商,現在卻主動放下架子給郵票商打電話,開出種種優惠條件希望增加預訂量幫助其完成預訂任務;四是召開集郵座談會和新郵推介會,極力推銷新郵。

但上述的種種措施收效甚微,今年新郵預訂大面積滑坡已成定局。這是郵政自釀的苦酒,是該到郵政不得不喝下其自釀苦酒的時候了,新郵預訂的大滑坡是郵政的不作為最終導致的市場行為。

1 郵票被錯誤地定性為印刷品 郵政始終未發一聲

今年1月9日,在文化部組織召開的藝術品管理工作座談會上,郵票被定性為印刷品,而非藝術品。對於這一錯誤定性,很多集郵者和投資者都感到難以接受,而作為郵票生產和發行單位的中國郵政卻始終不置一詞,這讓集郵者和投資者對郵政很是失望。在郵票被定性為印刷品後的一段時間裡,很多收藏者表示不再收藏作為印刷品的郵票,很多投資者撤資退出郵票投資,還有些郵友甚至發出了堅決抵制印刷品的吶喊,表示不再預訂印刷品的郵票。

面對郵票價格的急速下跌和集郵者、投資者的激憤情緒,郵政卻非常淡定,始終噤聲,這讓人感到郵政根本不把集郵者和投資者的利益放在心上,因此對於郵政的奴性,很多集郵者和投資者都表示不訂新郵,讓郵政自食苦果。

2 郵幣卡電子盤無端被停盤 郵政卻噤若寒蟬

郵幣卡電子盤自今年6月30日全國性停盤至今,已有4個多月。在清整聯辦準備對郵幣卡電子盤採取T+5一刀切過程中,以及被無端停盤的4個多月裏,儘管投資者進行了長達百日上京表達訴求的活動,但郵政始終噤若寒蟬,不發一聲,甚至連開個座談會、討論會和調研會都不敢。

作為郵票的直接生產和銷售企業,一定知道郵幣卡電子盤的關閉必然會造成線上藏品因提貨而衝擊現貨市場,從而造成郵票價格的大幅下跌,使實體經濟受損。因此,關閉郵幣卡電子盤,損失最大的一定是郵票和錢幣的生產發行單位——中國郵政和中國人民銀行。作為郵票的生產和發行單位的中國郵政,對自己的衣食父母遭受的損失不去爭辯幾聲,對自己的利益不去保護,收藏者和投資者只能用腳投票。郵政果然不傻,今年新郵預訂遭致滑鐵盧已在其預料之中,因此郵政在預訂前曾放風說明年新郵會減量。但減量的承諾也無法改變收藏者和投資者不訂新郵的做法,新郵訂不出去是對郵政不作為的直接回應。

3 郵政急功近利濫發新郵 今年新郵打折程度加深使新郵預訂更加乏人

從2015年開始,因郵幣卡電子盤的崛起帶動了現貨郵市價格的上漲,郵政又一次看到了郵票賺錢的機會,因而增量發行郵票,將套票和小型張的發行量由原先的1000萬枚以內增加至1500萬枚左右,小版張的發行量由一二百萬版一下增加至四五百萬版。

因為有電子盤託底,2015年和2016年未見新郵大面積打折,但今年由於郵幣卡電子盤遭遇整頓而停盤,所以新郵出現了打折面積擴大、打折幅度加深的情況,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低至5折的新郵。

郵政急功近利濫發新郵竭澤而漁,讓預訂今年新郵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因此投資者對新郵預訂已到談「訂」色變的程度。甚至有投資者表示,再也不預訂新郵,與其年年訂新郵年年虧損,還不如年底到市場上去買打折新郵。

其實,對於具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1500萬套票的發行量真不算多,美國人口不及中國的五分之一,郵票的發行量動輒一二億枚,但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美國郵票打折的情況發生。因此,中國郵票打折完全是中國郵政不作為造成的:一是他們不在青少年中積極發展集郵者;二是在郵政快遞和包裹上限制使用郵票;三是不在所有的郵政窗口公開銷售郵票。年年搞預訂,完全用計劃經濟的模式來銷售郵票。這種幾十年老一套的郵票銷售方式,令郵票收藏者和投資者生厭,郵政的這種不作為做法遭致市場報復一點也不意外。

4 新郵預訂遭到收藏者和投資者的堅決抵制 郵政應作深刻反省

2018年的新郵遭到投資者的堅決抵制,預訂結果不理想已成定局。預訂時間已過大半,但預訂者寥寥無幾已成為無法改變的事實。面對這樣的局面,郵政真應該好好反思反思了。一個不把收藏者和投資者視為衣食父母的企業,是沒有機會做大做強的;一個不為投資者說話、不維護投資者利益的機構,其自身的利益也不會得到投資者的維護,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是一個淺顯的道理。

維護投資者利益是市場的生命,因此只有將郵票投資者的利益放在心上,敢於為投資者爭取利益,郵政的郵票發行才會興旺發達,任何不作為的行為必將遭到投資者的唾棄,這一點,2018年的新郵預訂已給郵政上了深刻的一課,郵政應該從新郵預定的失敗中悟出點什麼。

  吞寸木

  2017年11月5日發表於郵幣資訊(本文來源於郵幣資訊,版權歸郵幣資訊所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