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壓力大,「時間」成了華人新移民父母最珍惜的東西。華人社團發現,許多新移民工作時間冗長,以致家中孩子常常見不到父母,只好讓爺爺奶奶照顧,形成「隔代教養」 ,也因而衍生許多華裔孩童缺乏陪伴,形成日後與父母溝通不良的隱憂。

角聲福音廣場禱告站同工張宏哲指出,法拉盛緬街一帶有許多華人新移民入住,部分家長因為剛到美國,經濟不穩定,只得到到餐館打工,甚至週末也要上班,只好把稚齡子女留給爺爺奶奶照顧,但是老人家受限於體力和經歷,往往不知道小孩的真正喜歡什麼,教養上常出現困難,也造成孩子們孤單缺乏陪伴。  

角聲福音廣場總監陳熾也說,美國新移民遇到的親子問題中,「陪伴」與「教育」是兩項最指標的問題。他提到,許多華裔新移民的父母外出工作,留下小孩與長輩在家,形成「隔代教養」,目前已經接觸社區上千兒童都面臨類似狀況。

為了幫助隔代教養的家庭,角聲因此設計手做氣球的活動吸引孩童,營造出最簡單的視覺衝擊,搏得小朋友歡心,每次氣球攤位都會爆滿,孩子們要排上半個小時才能拿到氣球,但人氣依舊不減。

張宏哲回憶,有一次在法拉盛圖書館外替小朋友做造型氣球,不料下起大雨,原以為人潮可能因此銳減,不料民眾依舊撐傘排隊,只為了替孩子拿到心儀的造型氣球。這也顯示新移民父母平常沒時間陪伴小孩,只要能為孩子拿到氣球,看到孩子開心的表情,花再多時間去排隊也願意。

陳熾說,剛移民來美不久的父母,小孩子英語能力無法適應,角聲特別針對入學前的兒童開設英語教育課程,從最基礎的英文字母教起,加速小孩子們融入新環境的適應過程,對社會也有初步認識。他說,也有華裔孩子從小在美國生活,長大後反而中文表達能力出現困難,針對這類移民第二代母語問題,角聲也設計相關華語教學課程,訓練孩童練習中文表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