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封面

MaD@西九創意記錄 By麥綮桁

西文字體的設計體系如今已經非常成熟,大多數時候你只能誇讚新字體的酷炫與創新,因為量多而失卻些微興趣,在這樣的境況下,廣闊的中文字體設計海洋就顯得過分吸引人,越漸興盛的中文字體設計慢慢受到更多人的關注,相較於簡單的字母,中文字繁複的花樣似乎更值得玩味,近年來也有眾多出色的中文字體設計師走上台前,今天要推介的這位,是來自香港的平面設計師麥綮桁。他1993年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兆基創意學院(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是香港一間直資學校,也是香港第一所以研習藝術、設計、文化為主的高中學校,位於九龍城區樂富以南的九龍仔,由李兆基基金會贊助及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辦),現在是香港聯合出版的書籍設計師, 他主要從事的工作便是書籍和字體設計。麥綮桁的設計履歷非常光鮮亮麗,他為香港藝術節、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藝術發展局、MaD(Make a Different)、香港當代文化中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演藝學院、龍城書展等商業及文化藝術機構都做過設計。 他的作品還入選Ingenuity Follows Nature海報設計師展,並在台灣和香港展出過。他所做的中文字體設計常常能喚醒人們對生活、歷史和文化的思考。

麥綮桁在聯合出版的工作中,就常常將自己的所思所知融入到主流出版的產業中去,是帶著思考在為書籍做設計。在他為香港編劇邱剛健的作品《異色經典》做的書籍設計中,他將編劇本人的手稿作為貫穿整本書籍的設計元素,為這本涵蓋邱剛健經典電影劇本的書籍更平添一份個人色彩。這本書的封面設計是和編輯一起討論合作的結果,可以說完全走過了從文字提煉到視覺文字生成的整個流程。在做這本書的設計時,他的桌面充斥著來自書中的注釋以及對於書籍本身的筆記。

為了打造這一本特別的書,麥綮桁還選擇了不同種類和尺寸的紙張來增加多樣化的視覺體驗,我們從書籍的裝訂方式上也可以看到,參差的書脊和切邊,為書籍的整體設計增加了一種層次感,使本來嚴肅的書籍變得更加靈動。再端詳書本柔和的灰色色調及柔和的壓花,更可以體會到設計者獨具匠心的設計,細節之中體現了它的精緻。 順便一提,這本由三聯書店出版的《異色經典──邱剛健電影劇本選集》完整輯錄邱剛健的四部電影《胭脂扣》、《地下情》、《人在紐約》和《阮玲玉》的劇本,還有邱剛健的手稿在內。這部電影選集輯錄的內容絕對值得喜愛香港文化的朋友收藏,絕對稱得上彌足珍貴,珍貴在劇本與製成品──即電影,表現出來幾近一樣,邱剛健文筆細膩,雖說劇本與小說並不一樣,但邱剛健寫的劇本猶如小說,無論是對白,抑或場景描寫都仔細精緻。

談到中文字體設計,我們都顯而易見地知曉中文字體的設計體系和英文不同,相比起26個英文字母,浩瀚的中文字設計起來更加複雜,且不說每一個中文字都有著獨特的個性,它們在中文字體的歷史演進中還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一如從甲骨文到宋體的演進,因而為本來就複雜的中文字體設計更增添了不少的難度。

對於設計師們來說,中文字體的正文排版是一份苦差事,因為需要非常認真地去調整每一個筆畫,所有的排字都要求比西文字體更多的耐心。在書籍被大量印刷之前,中文字體排版有一段比西文更加漫長的編輯、修改、精細化的過程,但是通過這些經歷,麥綮桁獲得了豐富的對於中文字體真正價值的認識,他如今非常享受這個過程,在做書籍設計項目時,他尤其喜愛和獨立的中文字體設計師合作,他認為這樣的合作能夠為每一本書創造出非常強烈的獨特氣息,使得排字設計升華到與平面設計同一個高度。

在他名叫「Mechanical Mincho(機械明朝)」的設計項目中,他便將自己豐富的字體設計經驗融入其中。這款字體的靈感來源於香港街頭,因為他的工作室在工廠區,所以日常總會看到不少輕工業發達時期遺留下的舊式招牌和水牌標示,除了剛猛醒目的北魏書法外,他對一種看起來很可愛、造型和結構都獨特的雕刻機字型尤其感興趣。

鑼機(Milling Machine)刻成的字型在香港稱為「啰機字」,日本則稱為機械雕刻用標準書體。從香港告示中七位數的電話號碼推斷它大概是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產物。為了方便並統一師博的製作,早於一九六七年,日本工業標準調查會(JISC)為機械雕刻的標準字體製作出本工業標準(JIS)規定,作為通過工業雕刻產生字元的標準。啰機字原理是由機器上的刀片360度旋轉於膠或金屬板上雕刻出文字,因此字型不會出現粗幼變化,尾端呈現圓角,且由於避免刀片在雕刻時損壞的關係,一般文字都會設計成縱、橫線避免過多的交集,盡量減少筆劃,如「台」字的上部就會設計成像個三角型一樣,使師傅能以一筆完成,減少大量生產製作時的工序。考慮到技術的限制,其獨特的造型設計可以說是來自功能與規限下逼於無奈而產生的美學。相映成趣,沒有統一製作標準環境下的香港啰機字造型則各有特色,生產於不同廠商的字型都不盡相同。例如有些師傅會在字中加上襯線,雖然對辦識率沒太大影響,卻是非常有趣的嘗試。

在縱觀各花百樣的字體,他發覺自己最喜歡的還是明體,它的結構、筆劃最能表現出漢字的古典韻與人文氣息。因此他開始以啰機字獨特筆劃造型作原點,加入明體特質去設計這款實驗字型:擺脫創作媒體的技術規限,利用科技去重新演繹。他將這些招牌上的傳統美學與他個人的設計經驗稍加融合,形成了這款明體的基本字體結構。

機械明朝承傳啰機字造型,但起、收筆均加入上勾的筆劃形成明體中小三角的造形,因為創作媒介的不一樣,亦無需再因為機械損耗等原因去刻意減少筆劃,在衡量整體造型設計後決定於適當的筆劃保留啰機字特點(例如它的直鉤就有兩種寫法,如「服」中的「亅」與「務」中的「??」) ,而不需要的情況下則以圓頭筆劃做出明體之感。

總結來說,明體是一款兼具傳統與現代個性的字體,作為一款襯線字體,有著傳統書法的字腳,字耳和輪廓,使得其充分具有傳統字體的形式感,而麥綮桁又在其中加入了對於西文字體中升部、X-高度等因素的考量,不過,比起這些,中文字體設計師們會更多地從書法、圖形元素去考量字體地設計。而且中文沒有大小寫之分,對於字體的整體思考角度也和西文字體不同。不過這種綜合西文字體和中文字體特點的設計考量,似乎會產生更加新奇更加有趣的字體設計,大概現代中文字體設計的法則,就是放棄傳統觀念的束縛,無論用什麼理念作為設計指導,大膽嘗試就是最高法則。

Tip:

字體可以分為兩大類:serif(襯線)和sans serif(無襯線)。 襯線包括字母筆劃末尾的小特徵,如上圖第三排字體中紅色部分。

大多數文本中,所有的文字都處在同一水平線。在某些文本中,會有一部分字形位於基線下方。西文大寫字母頂部以上的部分稱為升部,而超過基線部分的筆畫以下的部分稱為降部。從基線到常規小寫字形(平均線)頂部的距離稱為x高度。從基線到上升頂部的距離或常規的大寫字形(上限線)也稱為上限。上升的高度會對字體的可讀性和外觀產生顯著的影響。

名詞解釋:

字體排印師(typographer)/字體設計師(type designer)

活字時代所說的字體排印師,不僅會設計字體,而且精通排版規則,具有印刷裝幀各方面的知識,並能指導印刷品製作。而在現代,單純設計字體的人士,只能稱為字體設計師,而不是排印師。事實上,成為一名字體排印師需要相當豐富的知識和經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