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编译刘宜庭/综合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预计十一月出访菲律宾。华尔街日报十日报导,中国外交部证实,中、菲领导人已就南海议题承诺务实合作与共同开发,且此类合作不会影响任何一方在争议水域的法律地位;菲国官员亦证实,两国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法律框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导,菲国外交部长凯耶塔诺(Alan Peter Cayetano)七月证实,菲国将与中国共同开发南海争议水域的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初版合作协议预计九月完成。

据报导,凯耶塔诺证实,菲国在这项共同开发协议中将享有六十%获益,中国则享有四十%获益。分析认为,该协议将可视为中方的重大外交胜利,它相当于向其他南海主权声索国(越南、汶莱、台湾、马来西亚等)释放出讯息,即中国「愿意提供另一种形式的援助」;中国一方面能借此增强对南海的控制,一方面可以将西方的石油公司阻挡在该地区之外;然而,此举也可能导致中、美在南海的紧张关系升温。

北京透过巡逻船阻止菲人前往「礼乐滩(Reed Bank)」,但马尼拉迫切希望开发「礼乐滩」的天然资源,以解决吕宋岛十年内可能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尽管荷兰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二○一六年裁决中国所主张的「九段线」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支持菲国政府拥有「礼乐滩」主权,但中方拒绝承认裁决结果,菲国总统杜特蒂上台后,也倾向疏远美国、淡化中菲南海争议。

与此同时,华盛顿持续主张南海「航行自由权」,拒绝澄清《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是否适用于「菲国在南海水域遭受攻击的船只或军队」。随著中国持续在南海地区兴建人造岛礁、部署军事设施,已有许多菲国官员和国会议员认定,菲国在面对中国施压时,不能指望美国。

  • 菲律宾民众抗议中菲合作共享南海资源。(美联社资料照)

    菲律宾民众抗议中菲合作共享南海资源。(美联社资料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