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和他的《第五鋼琴奏鳴曲》

導讀:貝多芬是西方音樂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前承古典風格,後開浪漫先河,並充滿了鬥爭精神。通過對貝多芬第五鋼琴奏鳴曲的部分片段剖析,揭示了貝多芬深邃的音樂內涵和美學思想。

路德維希・範・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闢年代裏,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闢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含糊不清的矯柔造作”?解讀貝多芬和他的《第五鋼琴奏鳴曲》 娛樂 第1張

貝多芬創作的32首奏鳴曲在西方音樂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幾乎貫穿了這位偉大作曲家的一生,帶有一定的自傳意義,並成為貝多芬全部作品的重心所在。它的巨大價值在於發展和提高了現代鋼琴音樂的表現力,使作品超越了時代,成為人類寶貴文化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鋼琴奏鳴曲是貝多芬的早期作品,曾引起了同時代音樂評論家的粗暴攻擊,他們職責貝多芬的思想“含糊不清的矯柔造作”。但事實上,這種“含糊不清的”恰恰闡明瞭貝多芬的個性,表明了貝多芬對於苦難和無窮歡樂的創作想像。這部作品把各種感情發展得如此完整,如此優美,它傾注了貝多芬極其真誠的心,是貝多芬風格的最好接近點。由於在第一、第三樂章中具有粗狂、激烈的熱情,具有英雄式的反抗精神及陰暗的嚴肅氣氛,有人稱這首奏鳴曲為“小悲愴奏鳴曲”。

“含糊不清的矯柔造作”?解讀貝多芬和他的《第五鋼琴奏鳴曲》 娛樂 第2張

第一樂章是個熱情而強有力的、富於戲劇性的樂章,它自始至終貫穿着一種不可遏制的力量,充滿了男性的決斷力,速度激烈且非常快。整個樂章具有交響性,它完整、嚴謹,在正確的速度下加深了作者內心世界感情的表達。它熱情而強有力,朝氣向上,展示了一股熱的力量,充滿了積極充沛的精力。

康德在其名著《自然通史和天體論》中說:“我在把宇宙追溯到最簡單的混沌狀態以後,沒有用別的力,而只是用了引力和斥力這兩種力來說明大自然的有秩序的發展。這兩種力是同樣確實、同樣簡單,而且亦是同樣基本和普遍的”。這種“引力和斥力”思想不斷影響着貝多芬的音樂作品,他認為是相互鬥爭的兩種力量推動了音樂的發展,矛盾、鬥爭着的聲音序列形成了音樂的運動,如同他本人不斷進克服個人世界的矛盾對立。這種辯證運動使貝多芬的作品充滿了尖銳鬥爭和戲劇性沖突的哲學內涵。

第二樂章像首孤魂獨白般的歌曲,顯示出凝聚的內在性。這個慢板樂章是貝多芬奏鳴曲慢板樂章中最優秀的典範,是貝多芬充滿感情的形象之一,它給人們的感受是突出了一種熱情升漲的因素。隨處戰線的激烈熱情,在下降的強大琶音以及悲愴的強音中震鳴,從靈魂深處迸射出來的不安憧憬,變成了副主題中往上飛舞的六十四分音符最弱奏的變奏音羣,並且散發出怪異的光芒。

在這個樂章中,貝多芬使用了省略展開部的奏鳴曲式,只以第四十五小節中的一個和絃代替了應有的展開部。主要主題在再現部和尾奏中再一次露臉時,是以華麗的變奏進行,從而引發優美深邃的詩情。整個樂章音樂有深刻的生活的喜悅;有對高尚的人類精神的認識;更有對周圍世界崇高、光明的看法;貝多芬在這個樂章中寫得異常小心仔細,每個部分都有明確的藝術構思和平整性,把它作為第一樂章和終曲戲劇性之間的一個內心世界小道。它的音樂寓意深刻、高尚純樸,高音聲部始終凌駕一切,旋律線條清晰自由,節奏極為精巧。為了彌補省略的展開部,有些地方把主題進行了靈活美妙的變奏。

第三樂章是極板的終樂章,它體現了貝多芬堅強的性格,充滿了幻想與幽默,主要動機充滿着焦躁情緒,似乎有着粗野的外貌,與猛烈地顯示前進動力的主要主題相比,副題顯得崇高、莊嚴而悲愴,展現出平靜撫慰般的音響,很有感召力。

這首手法極為簡潔的奏鳴曲式終曲充分顯示了貝多芬在作曲手法上的精鍊,這一終曲是貝多芬努力創作和激動人心的見證,到處是聽覺頑強探索的嘗試,它確實展現了貝多芬天才的秉性。正確理解第五奏鳴曲的終曲,可以把它看作是貝多芬未來宏偉構思的靈感草圖,它的幅度、激情是真正貝多芬式的,它具有沉着的態度、自製力的高潮,到處可以察覺到貝多芬在努力嘗試和捕捉創作意識中的影像。

貝多芬作為偉大的藝術大師,在進行藝術創作的同時,沒有停留在對外在現實與內在現實的單純的吸收上,而是經過深思熟慮,把他在身心以內的東西搬到意識領域上來,這些史詩般的作品充分發揮了鋼琴的樂器性能,曲式龐大而自由,復雜的感性和深刻的哲理在這些樂曲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充分地反映了偉大作曲家爐火純青的創作境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