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IP這個詞大熱,發展趨勢已然和互聯網世界老生常談的「O2O」、「互聯網思維」等名詞並駕齊驅,而漲價速度快比得上中國一線城市房價了。探長作為一名內容創業者,最近在做一款酒項目的時候也接觸到了IP這個概念,鑒於很多小夥伴對於IP還是不瞭解,今天我就關於IP的種種和大家細說一二。

一、IP與品牌

IP,來源於一個故事的意識形態,首先它具備原創性、衍生性、互動性,以及粉絲羣,其次它能與人們產生文化與情感上的共鳴。很多人認為IP是一部小說、一部電影或一個人,只是但從嚴格意義上講,它們只是IP的載體。一個強大的IP能在小說、動漫、漫畫、遊戲、電影、電視劇、舞臺劇等等各種文化創意形態裏,遊刃有餘、高契合度地穿梭,形成一部部作品。IP自帶流量,是以具像化形象為載體的感情寄託。比如去年大火的《大聖歸來》,大聖對中國人而言就是一個經久不衰承載國人感情的超級IP。

網易雲音樂中國人對於戴荃《悟空》一首歌的評論就說明IP的強大:

品牌和IP看起來很像,但他們還是有截然不同的區別:

——品牌也講究理念、內涵和情感共鳴,過於依附於一個或一種類型的具體產品。比如可口可樂

——打造IP週期漫長,它需要一個故事來做背書,一個經典的IP打造甚至需要長達一個世紀。比如米老鼠。

但要注意的是,品牌建設和IP的打造是一項持續性的工作,不是速戰速決,更不能混為一談。

國外一位漫畫大師曾指出:

中國目前火爆熒屏的《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等電視節目,只是「品牌」,還稱不上IP。因為在中國的內容市場,除了收視率和票房帶來的影業收入保證,關於擴展周邊產業幾乎找不到任何值得稱道的案例。

好好想想這句話,就能明白IP的含義。

二、如何打造一個IP

品牌會走下坡路,但真正的IP是可以跨時代。

沒有一個品牌可以基業長青,但一個IP卻能一直流傳。現在,任何東西都能夠塑造成一個IP。你只要想明白這個IP到底能夠為消費者創造什麼樣的東西,讓大家能夠自然而然地來聚合。比如聊起雙11,大部分人一定會想到買買買,特別是女性,就有這種衝動,它就是一個IP。

IP的底層建設包括:

框架的設計:設定人物的價值觀、宏觀背景等

細節的修飾:各種媒介載體上構思和IP契合的故事。

在以前山寨盜版滿天飛的時候,沒人在乎故事。但現在看劇要會員,聽書要會員,看文章也要付費的時代,由於版權的保護,故事就顯得彌足珍貴,就凸現出了自己的價值。所以說優質內容的創作打造一個IP的源頭,而爆款產品則是載體。

在打造IP的過程中,要善於利用機會,打造爆款產品;並利用產品積累更多的粉絲,然後循序漸進推出系列產品為IP注入生命力,推出衍生產品。

所以,不要第一時間就急不可耐的去做一個IP,先想清楚自己有沒有講好一個故事的能力,畢竟很多人都栽倒在了第一步。

三、企業品牌IP化

如今大部分企業或初創企業自身有意識地打造IP,自身品牌也向著IP靠攏,或有IP的意味。但由於在前面說到的打造IP耗時特別長,現如今國內「IP產業」浮躁,很多人覺得IP就是「速食品」,就像快速烹飪的一道菜,能夠快速上桌、迅速變現,那些「品牌有點IP化」的企業一定是那些百年老店。比如:可口可樂。

從商業邏輯上來看,現在企業引流的成本越來越高,降低單個客戶的引流成本將成為行業乃至整個商業大板塊的核心焦點,潛臺詞就是:打造一個引流能力十分強大的流量入口能給你所從事或實施的項目本身帶來可預估的巨大回報,這就是「超級IP」,通俗點說就是躺在上面實現營收。

一個企業要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定位和內涵,大家想起喬布斯就聯想到了蘋果的一絲不苟;想到雷軍就想到了國內互聯網手機的野心;包括羅永浩、董明珠等等不一而足,自身都在努力的詮釋著自己的不同,這就是IP化的前提。自媒體、視頻秀場、移動互聯、社交網路、電商平臺的發展給了IP化跟多的可能,一切都可以逆襲,未來,你和你的產品也能擁有自己的狂熱粉絲,你的品牌也可以成為超級IP。

當你有了自己的獨特性內容,很多時候你的品牌或者產品不需要多,有一兩個爆款就足夠了。有了一個成功的基礎,就能衍生出很多產物。

雖然IP是大家的「寵兒」,但IP不是萬能的,在當下單純追逐IP的熱潮中,更需要冷靜。如果對內容重視不夠,即使很熱門IP也很難獲得市場認可。畢竟國內有很多把IP搞砸的案例。同時,如果單純利用IP帶來的「粉絲經濟」進行一次性開發,無疑是對IP的過度消費,很可能毀掉一個優質IP。所以說,IP的未來還是需要從迎合消費需求轉為主動引導消費需求,這將會是IP開發和發展的正確道路。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