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代的步騭,是東吳的重臣,拜驃騎將軍,更代陸遜為丞相,備受孫權的重用。

孫權 (網上圖片)

不過,當時孫權很信任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呂壹,並任命他為中書校事,負責監察百官、處理刑獄。由於呂壹為人陰險惡毒,甚至會利用職權來公報私仇,誣陷以重罪,濫用嚴刑。連孫權的女婿朱據、丞相顧雍等是受害人。

 

另外,為了令孫權對他更加信任,於審核官員時往往吹毛求瑕,當找到一些很小的問題,住往便會將問題放大,誇大事實,令到自己好像有很大的功勞似的。

步騭 (網上圖片)

呂壹的惡行令到很多人都很不滿,但無奈孫權都不願意聽入耳。這個時候,正在駐守邊境的步騭知道實情後,便向孫權上了一篇長疏,痛陳呂壹的罪。之後,再加上另一重臣潘濬等人的壓力下,孫權終於發現呂壹的真實一面,將他誅殺。事後,步騭先後上疏數十次,舉薦屈居下位的賢能,並為遭受無辜陷害的官員翻案。

陸遜 (網上圖片)

成語「吹毛求瑕」,便是出自《三國志》,字面意思是吹開皮上的毛,找尋埋藏的疤痕痕,比喻故意挑剔別人的缺點,尋找錯處。同義的「吹毛求疵」,則是出自《韓非子》。疵,有缺點、過失的意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