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家看完这部片,觉得这部电影并不是一般血腥杀人的内容,台湾翻译成「杀人魔」这个字眼,使这部片要表达的重点失去了焦点,我觉得这部片跟一般的变态杀人魔烂片不太一样。"psycho"应该有点像发狂、发疯的精神病患者,就像大多数因为商业化的翻译被毁掉的电影一样,这部电影也算是其中的一部......

5.jpg

影片中有许多带有其他意义及疑问的部分,但是google了许多影评却没有发现不一样的解说,比如:

1.当贝特曼回到保罗的公寓时,女仲介为什么瞪著他,好像在警告他说:不要再闯祸了?女仲介想要表达什么?(女仲介有看到尸体吗?如果贝特曼是幻想,女仲介为什么对他意有所指?)

2.最后的结局中,贝特曼的律师为什么对著贝特曼喊著其他人的名字?为什么还说他跟保罗一起吃过饭?(保罗还活著?贝特曼没有杀人?)

3.影片一开始贝特曼在酒吧一边有礼的点酒,境中出现另一个贝特曼骂著侍女脏话;跟同侪一起聊天时义正严词的说不该歧视有色人种,背地里却对黑人(兼流浪汉)、洗衣店的中国夫妇不屑一顾、对秘书说出带有歧视女性字眼的话语、一边说要大家关怀社会,不追求物质享受,却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到底是人格分裂?有双重人格?还是丧心病狂的变态杀人狂?

贝特曼:「像是,我们得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减缓核武竞争,和制止恐怖份子和世界饥荒。我们要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食物和住所,还有反对种族歧视和提高人权,同时还要提高妇女平等权。我们要推动传统道德价值的回归,最重要的是要让大家关怀社会,并让年轻人不再追求物质享受。 」

4.搬运尸体时、在公寓楼梯间杀人时,都没有人发现他在做这些事,一切真的都是他的幻想?

american_psycho_4.jpg 


韩国naver影评中有一位网友做了这样的解说,个人觉得满有趣的,不翻译过来太可惜,以下是这位韩国网友对于【美国杀人魔】的解释(以下为全文翻译):

movie_image.jpg 

好久没有看电影了,看完这部片以后满好奇其他人是怎么解释这部片的,产生这样的疑问以后找了一下NAVER影评,意外的发现好像没有任何人跟我抱著一样的想法,虽然有点生涩,这是我第一次直接写下影评。

我个人觉得这部片耍了一个把戏--那就是大多数的人在看完这部片以后,都以为贝特曼的杀人都是「在脑中想像出来的杀人行为」,其实这是导演要让观众这么认为,且大多数的观众都完美且成功的掉入导演所设下的陷阱。

现在在网路上看到的分析都只有写著有关贝特曼幻想自己杀人的评论,


然而,虽然可能有些人会反对,

贝特曼的杀人行为全都是实际上发生过的事情。

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

(只要稍微去想一下,警车爆炸、提款机上的猫这些部分应该是精神错乱的部分)

我认为把贝特曼杀人的这一串行为看成是他自己的幻想的话,并没有把导演要表达的东西100%解读出来。

那我现在就开始说一下我的见解:


最后一个场面中,大家应该都记得律师对著贝特曼喊了「大卫」这个名字

甚至还当著贝特曼的面前说:「贝特曼是一个像傻瓜的家伙」,

并且还跟他说,在十天前他跟保罗一起吃过饭

2.png 

在这个部分,是使大家的见解分歧的一个重点,

但我断定贝特曼杀人的部分全部都是真的

为了强烈的传达出贯穿整部片的讯息,这个部分也必须是真实的。


就如律师以为贝特曼是别人一样,

律师连一起在伦敦吃饭的保罗,

也是律师搞错,错将别人认为是保罗。


实际上电影中的保罗登场时,曾经出现过贝特曼的朋友们将保罗的名字叫错的场面

更严谨的来说,

彼此并没有将彼此的名字看的那么重要,

因此,贝特曼的不在场证明要成立会更加的容易

3.jpg 

 tumblr_nkvd0qgKBt1rbcubso1_1280.jpg 

如果一切都是幻想的话,

贝特曼拿著沾满血的衬衫去干洗店大吵一架的场面、

杀死流浪汉的场面、

将保罗的尸体装进Jean Paul Gaultie(尚保罗˙高缇耶)*注)的袋子内,并将袋子装到计程车上,却巧遇路易斯的场面,

以及贝特曼要去保罗的公寓确认自己杀害的尸体时,与售屋人员的对话,

都"绝对"无法做出说明。

我觉得其他影评人好像都把这个部分带过,

即使这些要素却是相当重要的重点。


如果连这些场面都当作是贝特曼的幻想的话,这部电影就回成为真正的三流电影。


如果要为这部电影的名称作解释的话,电影整体想要说的

就是「美国(现代资本主义代表性的)精神病患的写照」


就像电影前半部所看到的一般,

在这部片中导演所指的「美国精神病患」为--只在乎自己、几乎到令人惊讶程度地对他人毫不在乎的现代人们。

american-psycho-table.jpg 

最重要的重点在于:

只在乎自己而对他人极度不关心的样子为重点.。

movie_image (1).jpg 


在公寓碰到的女仲介所说的最后那句「不要再来了」应该都还记得吧?

这句话表示仲介明明知道贝特曼杀人的事实,但是却又害怕自己要卖的公寓会价格下跌(表现出会妨害自己卖公寓的样子),而想要将事实掩盖下去。


就连发生在眼前的杀人事件都只是带过的程度,

描述著只为顾及自己利益、带有极度精神病状态的现代人


贝特曼的秘书--珍,一边看著贝特曼的记事本,一边流泪的原因,大家不知道是怎么解读的。

americanpsycho10.jpg 

珍是这部片中登场的"唯一一个正常人"

即,珍是导演描述出的对他人真正带有相同感受(说不定对贝特曼杀人的行为也直觉认为实际上有发生)的唯一面貌。

我认为这样解读好像比较正确。


贝特曼的最后一句台词,大部分的观众好像都看到翻译错误的字幕而带有误解,原文为:

"But even after admitting this, there is no catharsis.
My punishment continues to elude me,
and I gain no deeper knowledge of myself.
No new knowledge can be extracted from my telling.
This confession has meant nothing."

「对我的惩罚一直把我避开掉」

「这番自白的意义......什么也不是。」

这两个部分的重点(当然甚至连这个部分也看得到前因后果的逻辑)


在极度的不关心当中,

自身对他人所做出的(对我的惩罚),

或者就连自白后自身要接受的惩罚

都避开掉自己,

无论再怎么告白出自己的罪孽(自己杀人的事实)

这告白本身、且这个罪孽本身都带有这样的意义:

达到完全不在乎、令人惊讶程度的他人的漠视

并以此做出结尾。

虽然以My punishment为开头使用许多带有多重意义的单字 ,

我觉得有使观众更加陷入迷团之中的意图。)


更进一步来说,

惠妮休斯顿的歌「Greatest love of all」及最后场景中登场的雷根总统对于第三世界的演说

当我们听著惠妮休斯顿「因为我的尊严得到最伟大的爱」这句歌词时,

对于第三世界的关心或是漠不关心,

看著即使是世界最强的美国总统的演说

我们真的有给予他们过真正的关心吗?


一边看著演说,一边听著这首歌,

就连一边讨论著有关这个话题的当下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是真正的漠不关心"

在贝特曼与朋友对话的样子中显现出来。


且听著贝特曼念诵著多重意义的独白时,


我们才真的必须更要冲击性地感受到令人讶异的那些人、说不定是我们本身对他人的漠不关心,

如此才可以了解到导演真正所想表达的意图。


我最后再用一个主张来为文章做结尾,

电影中的贝特曼所做出的杀人行为全部都不是幻想而是真实的。

因为这才是导演所赋予的意图。


我还有许多不足的部分,谢谢大家看完我的胡言乱语。

请帮我按个推荐吧!


以上为这位网友的影评,看完影评真的觉得我应该再把电影重看一次!也许我们都应该反省,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对家人或朋友、同事,甚至这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事物,我们是否都只在乎自己,对其他事物都过度的漠不关心呢?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没有对他人极度漠不关心的精神病吗?


[题外话]

另外我发现电影中出现很多熟悉面孔:

男主角后来去演【蝙蝠侠】,

1.png 

(本来李奥纳多想接下【美国杀人魔】饰演这个疯狂的角色,听说粉丝反对换成克里斯汀·贝尔

里面调查杀人事件的是......

American-Psycho-Willem-Dafoe-Detective-Picture.png 

【蜘蛛人】的绿恶魔!

然后这两个人很眼熟,因为我把【欲望城市】看了大概10遍以上了吧!他们都是凯莉的前任男友之一

1.png 


x861.jpg 

贾斯汀·赛理斯(饰 提摩西·布莱斯

enhanced-buzz-1096-1388963180-9.jpg 

比尔·萨奇(他就是大卫!)<---律师对著贝特曼喊了「大卫」这个名字


影评翻译原文出处:http://movie.naver.com/movie/bi/mi/reviewread.nhn?...

*注1:男主角贝曼是个多金美男子,过著雅痞(yuppie)式的奢华生活。yuppie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的缩写,是一种盛行于1980年代美国的生活风格。但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初期所发生的股市崩盘(stock market crash)和经济衰退(recession),让这种以物质享受为基础的生活方式逐渐式微。雅痞最常为人嘲讽的就是他们炫耀性的消费行为,而电影里恰恰呈现出贝曼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围绕在谁的名片比较精美、谁的西装比较名贵、谁的公寓比较豪华,或是谁能在抢手的高级餐厅Dorsia订到座位等,永无止尽的物欲竞赛中。 

参考文章:http://www.funscreen.com.tw/FunClass.asp?FC_ID=3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