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明末戰亂中,皇族死亡率最高。農民軍誅戮皇室子孫,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堅決、徹底,不論主動投降,還是被動俘獲,結局都是一律誅滅。明代二百多年來,統治集團的為所欲為,積累了太多憤怒,這些「權末代」最終以鮮血為祖先的「幸福生活」「埋單」。

朱元璋及朱棣 (網上圖片)

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不久,就大肆封賞自己家人。因為,一方面朱元璋平民出身,比之前的任何皇帝都擔心別人會威脅自家族的權威,封賞王族親族,才能與史上一些擁有家族基業打出家天下的朝代來個不相伯仲;另一方面,朱元璋跟大臣討論宋元滅亡原因,認為他們皇族都因為缺乏宗室屏障,才迅速走向滅亡。

因此,明初朱元璋時期,宗室不僅有非常豐厚的賞賜、財富、爵位,甚至還擁有軍隊。然而,從歷史發展也可見,宗室藩王掌握軍隊也有麻煩,燕王朱棣造反推翻侄子朱允炆,自己登上皇位。此後,宗室軍隊權力被朱棣剝奪。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 (網上圖片)

朱棣對自己所為相當清晰,所以之後不再讓藩王擁兵權,但對待遇一點沒少。按明制,宗室爵位按照世襲罔替,長子可直接繼承父親爵位,次子也可,只是爵位降一級。每一級俸祿不同,但待遇也非常高。《明史》載:「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即是,宗室可甚麼事也不用做,都能生活很好。

按照明制,朝廷設立「宗人府」機構專門處理宗室之事,外人不得插手。到了朱棣時期,又把宗室事情直接轉移到由禮部處理,也就是由皇帝處理,普通的官員都不能插手,更不用說百姓。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 (網上圖片)

據了解,宗室不能從事「士、農、工、商」這些普通職業,甚至不能主動離開封地,一旦違反,輕則訓斥,重則被廢黜被殺。所以,明朝宗室基本也是被圈養的。這一班宗室子弟,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不可招惹。一方面背景深厚,關係複雜。即便宗室中有些的生活已貧困,但也能憑藉血緣,也許在非常有權勢的藩王手中取得一點兒「宗親福利」。

至於那些有爵位,有封地的藩王,就連一般的中樞大員,也得對他們禮讓三分。即便這些藩王沒有軍隊,不能參與地方政務,但也能累積權勢。所以明代宗室帶來的問題也越積越多,結果積重難返。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 (網上圖片)

明朝宗室最大的問題,就是花錢太多,最終養不起。初時國庫較富裕,宗室人口也不多,還未衍生問題。由明代中期開始,地方長官驚慌發現他們所在地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供養當地皇族。比如山西地方財政收入為152萬石,而山西王爺們每年消耗的俸祿為312萬石。河南年財政收入為84萬石,而供給王爺需要192萬石。

王爺的增加,必然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地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也慢慢集中到皇族手中,而底層百姓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地方上所有最賺錢行業都被皇族勾結鉅賈壟斷,許多地方的藩王利用特權,控制當地食鹽銷售。不顧百姓承受能力,任意抬高鹽價,以致百姓長年買不起鹽。再加上皇族本身所擁有的司法特權,許多王府都保護地方黑惡勢力,甚至自身也淪為黑社會頭目,殺人劫財、姦淫擄掠,無惡不作。因此,使原本負擔很重的百姓更雪上加霜。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局部 (網上圖片)

這樣的前提下,當李自成、張獻忠等明末「七十二家」起義軍縱橫大地後,朱元璋的子孫們被屠戮的下場也是極為悲慘。明末山西有晉王、代王兩大藩王和西河王等多位郡王,皇族多達數萬人。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二月,李自成揮軍山西,每到一地首先捕殺皇族。起義軍陷山西平陽後,據清康熙年間的文人溫睿臨撰南明史《南疆逸史》載:「西河王等三百餘人遇害」。攻佔汾陽後,也首先搜殺「宗紳」,以致「彼汾一方,幾成羅剎鬼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