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各種關於斯皮爾伯格的各種金光閃閃的數字、榮譽,想必大家已經在他的介紹裏看的太多,所以今天我們不想再重複羅列。只想說說他以72歲「高齡」拍出《頭號玩家》這件事,這太神奇太偉大了。

《頭號玩家》的劇情設置在2045年,比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超前了27年,足足是一個青年人的年齡。而在現實中,這樣的素材與嘗試也是絕對超前的,他把人們意想不到的都拍出來了。《頭號玩家》,答主至今已經刷了3遍(maybe還有第4遍第5遍),其中的2刷是和老媽一起去的。電影看完之後,答主問老媽「你猜這部電影的導演多大年紀?」,老媽想了想「28歲?」。當得知斯皮爾伯格是位72歲的老年人時,老媽的嘴大張成O型。震驚之後,她說了一句讓答主終身難忘的話,「我72歲的時候會還在學習還在創造還是年輕嗎?你呢?這位導演真的是全人類的榜樣。」

斯皮爾伯格永遠在超越,超越現實、超越觀念、超越自己,他開創了太多的新紀元。我們總覺得夢想照入現實是理想化的,他卻造夢成真,且讓我們每一個人入夢,他的電影僅僅是影視作品嗎?no。那是意識的覺醒,與impossible的扭轉變現。

斯皮爾伯格早已獲獎累累,但《頭號玩家》的他卻還像個熱血飽滿的年輕開創者,男主角韋德沃茲其實更像是他本人吧。永遠以智慧去開創,永遠勇敢之前,永遠專註如斯。雖然他72歲,但比我們27歲都要飽滿積極有能量,他就是「不可能」本人。致敬。


斯皮爾伯格無疑是美國電影史上一顆燦爛的星。可以這樣說,他改變了好萊塢電影藝術和商業的格局,為商業片的蓬勃發展開闢了道路。

為什麼這樣說,最近斯導的《頭號玩家》在全球都評價很高,這位看似致力於上世紀藝術電影的老者卻拍了這樣一部情懷,時尚,彩蛋滿滿的科幻電影,不得不叫人拍手稱快。而大家忽略了一點,在這個領域他是先驅者也是掌控者。

從《大白鯊》到《ET》《奪寶奇兵》到《侏羅紀世界》,斯皮爾伯格導演從始至終從事於對特效和科幻電影的探索。而在這種看似「片場一塊布,內容全靠電腦補」的特效電影,斯導其實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功力的。這也是為什麼《辛德勒的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能出於他手。

而在特效「泛濫」甚至特效爛片扎堆的現在商業電影行業,斯導倒是想讓觀眾明白,特效並不是電影的目的而是手段。有句話叫「其實每個大導演心底都深藏了一個科幻電影的夢」,不得不說不論是諾蘭,卡梅倫還是斯導都在證明這一點,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特效是手段不是目的」。因此斯導這次帶著《頭號玩家》回歸了,雖然不是他生涯的最佳之作,不過片中哈利迪是斯導的一個映射,斯導借哈利迪描繪了暮年自身的「玫瑰花蕾」,也用「回歸純真」來告誡整個商業電影圈。


如果斯皮爾伯格的成就都算不上偉大的話,那「影史偉大導演」的行列裏,還能排進去幾位導演呢?這位72歲的導演,還能保持如此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的,給觀眾們帶來了《頭號玩家》,這部電影的評分高達9分。

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有票房,有口碑,有獎項,有地位。

他能執導出爆款電影,《侏羅紀公園》在全球掀起了「恐龍熱」;能在《E.T》中遇上外星人,造一場童心的夢;能用「反戰」的態度來《拯救大兵瑞恩》;用探險家的精神再現《奪寶奇兵》......

但其實,一部《辛德勒的名單》就足夠他名留影史。


他已超越了,更超越了他自己!他的電影不單是扛扛的特技那麼簡單商業,更多是值得人類深思的內涵以及展現不可知的未來,想像力極為豐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