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日暮西山盡.春帆樓下晚濤急


明治維新後日本亟欲大刀闊斧進行物質上的、文化上改革,

西化的滔滔巨浪席捲著整個日本,從上而下的革新。

而另一頭的大清帝國,卻彷若日薄西山、垂垂老矣。

 

特地拉車到下關,

唯獨為了走一趟歷史時光風景,

兩個相關領域人的莫名堅持。

說到下關,對日本人而言壇之浦之戰與幕末馬關戰爭應是耳熟能詳,

但對臺灣人而言,馬關條約四字,是深深烙在臺灣土地上的墨跡。

 

===

 

 

在福岡取車後,我們馬上就設定下關作為第一個目的地。


福岡的租車業者很習慣外國人,

但總覺得比起過往日本的租車經驗不是那麼樣的親切,

又或是我在網路訂到1000円/日 大特價的因素呢?

這次拿到的是T牌的車,

在日本租那麼多次車,T家車居然是第一次。

明明和之前幾次一模模一樣樣的導航系統,

不知道為什麼這次用起來格外不順,還一直被導到奇怪的路?!

因為有買KTP,特別在門司先下高速公路以避免福岡--門司這段被收費,

結果就自動導航變成了走關門隧道

關門隧道的過路費比起關門大橋便宜許多,

但梗君回程還是不顧導航建議選擇關門大橋。

 回程的關門大橋:

 

 

 

唐戶市場也可以眺望關門大橋

 

週一的下關唐戶市場冷冷清清,

觀光客少少的,以日本人家庭為多,

梗君想搭的直升機平日沒開,那隻好隨處晃晃。

 

 

比起魚市場以及我吵著要去買卡娜赫拉的海響館,

梗君對於對面的英國領事館比較有興趣。

 

 

漂亮的磚紅色,建於1906年,為日本現存歷史最悠久之領事館,

有點低調的默駐於商店街入口不遠處。

一樓自由參觀,二樓是咖啡廳。

 

 

一開始參觀的時候就在想:這棟建築物好適合當咖啡廳啊~

結果二樓還真的作為咖啡廳用途。

 

 

 


可以坐在過去英國領事書房的位置拍照,

館內還提供各式各樣的小道具

 

 

 

 
原本想去看郵便局,

途經的秋田商會也可以自由參觀

這棟建築相當美也相當有趣,

外表是有著雕飾與塔樓的西式洋樓,

二樓以上則為和式,頂樓甚至還有小神社。

 

 

秋田商會是在甲午戰爭(日清戰爭)後興起的貿易商,

以海運為基礎,並經營木材貿易,

版圖遍佈東亞各地,當時的臺灣也是很重要的據點之一!

 

 

這棟樓外表和結構是洋式,

二樓以上是傳統和式,

上樓參觀前須先換穿館內準備的拖鞋,

由於樓上未開冷氣,所以館方也很貼心地準備了扇子給我們。

 

 

 

 

雖然商會戰後已解散,

但從這棟商會大樓的規模,不難看出當年的風華!

 

 

隔壁的下関南部町郵便局也很吸睛,

建於1900年,比旁邊的領事館還老,

煉瓦造的兩層建築,外層牆壁非常厚實達60公分,

是大正時代初期活躍的建築師三橋四郎設計,

也是現役日本郵便局裡面最古老者,

中庭目前作為咖啡廳,怎麼日本跟臺灣一樣,古蹟活用都是當咖啡廳耶~

 

 

 
這趟下關的重點在春帆樓,也就是[日清講和紀念館]

也就是簽訂馬關條約、決議割讓臺灣,

讓那個丘逢甲喊出[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迴天]的春帆樓。

對日本而言,日清戰爭(甲午戰爭)在日本近代對外發展史上具有十足重要的意義,

因為這場戰爭、這部條約,讓日本獲得了臺灣這個殖民地,以及勢力擴及朝鮮半島。

對臺灣、臺灣人與臺灣政治意義如此重要的地點,

是好久以前我們就約定好要來的地方。

春帆樓就為於赤間神社旁,

對日本人來說,赤間神宮應該更為有名吧?

 
當年的春帆樓為高級料理旅館(現在是連鎖高級料亭),

1888年成為現代日本第一間合法提供河豚料理的餐館,

不過原本的建物早於二戰末期毀於空襲,

而我們目前所見的日清講和紀念館則是建於1937年,

以作為當年下關條約的紀念。

 
再現講和會議場的規模當然不比當年,

不過整個日清講和紀念館的建築物本體,

於2011年也因為外型與構造被登錄為國家有形文化財。

  

 

 

整個紀念館不大,

大致上介紹日清戰爭、下關條約的簽訂過程,

一旁則有與會者的照片,

 

日方代表當然是伊藤博文,

清國代表則是李鴻章,

牆上展示著伊藤與李鴻章的遺墨,

 

中間是還原當年簽訂條約時的桌椅與場景。

 

 

長桌兩方分別是日、清代表所坐的位置,

當時清國官員的服裝還是長袍馬褂,

和厲行西化的日本形成強烈對比。

 
日本會選擇下關簽約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希望清國官員在乘船通過狹窄的海峽同時,

以兩旁日本海軍的軍船作為恫嚇之意,

以此來讓前來談判的清國使節團產生畏懼,進而在條約上取得上風。

政治跟外交就是這樣充滿各種心機與爾虞我詐。


春帆樓外有條李鴻章道,

 

是當年李鴻章前來談判時,被日本刺客槍擊、血染官服,

這條路是李鴻章事後避開主要道路所走的小徑,

這條小徑連結當年李所住的引接寺與春帆樓。

 

 

 

 
從春帆樓旁的小路往下走幾步,

很快地就可以抵達一旁的赤間神宮,

赤間神宮創建於1191年,奉葬的是早逝的安德天皇。

 

雖然對源平之爭讀得不算太多,

不過因為有看大河劇加上去過嚴島神社,所以對於平清盛還算是略懂略懂(?),

安德天皇是高倉天皇的長子,而他的外公就是

當時勢力達到巔峯的平家當家平清盛,

高倉天皇禪位給年僅兩歲的安德天皇後,政治實權由平清盛掌控,

而後隨著平清盛去世以及源平之爭愈演愈烈,

 

兵敗如山倒的平家一路被追至屋島,

而源平合戰最終章於長門國赤間關的壇之浦登場,

盛極一時的平家迅速衰亡,

平家戰敗之際,安德天皇的外祖母將象徵天皇的三神器掛在安德天皇身上,

抱著年僅六歲的小天皇投海自盡。

 

 
赤間神宮規模不算大,

走上參道以後,右手邊是水天門,模仿龍宮門的造型,

是為了供奉神宮主人、因戰亂而投海的安德天皇。

 

 

 

 

 

除了安德天皇御陵外,還有平家塚,

最受日本人歡迎的,莫過平家塚旁的無耳芳一(耳なし芳一)了~~

無耳芳一是小泉八雲所寫的怪談,

描述盲眼琵琶師遇上平家亡靈的鬼故事,

故事的舞臺便是赤間神宮,

所以這裡也建了一個芳一堂,擺了尊芳一法師像,

在被樹林蔽天的平家塚旁,聽到陣陣琵琶聲,真是有說不清的毛毛感,

所以這就不好意思亂拍照了...

來參觀的日本中學生與大叔大嬸倒是都很嗨地錄影呢。

 

 

關門大橋的下關側,

很久以前就對關門人行隧道有興趣,

不過因為這次是開車來,所以就到隧道口看看過個癮。

 

有兩臺電梯可以通往入口。

 

關門人行隧道的行人免通行費,機車與自行車則是20円,

不過只能牽著走不能騎哦~

 

 

滿多日本人在這邊折返運動的

 

 

 
關門橋下的御裳川公園可以隔海遙望對岸門司

這裡有象徵壇之浦之戰的源義經、平知盛像,

也有仿造當年長州藩攻擊外國聯軍的攘夷戦長州砲。

  

 


下關是好幾次決鬥的戰場,

從宮本武藏宇佐佐木小次郎男人間的比武,

源家與平家爭奪政權的戰役,

長州藩與英國、荷蘭、法國、美國的壤夷戰,

影響臺灣歷史的馬關條約,

 
從壇之浦之戰到巖流島決鬥到馬關戰爭再到馬關條約,

下關是好幾次改變歷史轉捩點的重要舞臺,

即便現在是個以河豚料理聞名的小鎮,

下關的歷史地位與影響依舊不減不滅,

深深的刻畫在歷史的洪流裡。

 

延伸閱讀

|日本長崎|島原半島的小小漫遊-諫早眼鏡橋、火山爆發土石流遺跡 

|日本佐賀|唐津シーサイドホテル(唐津海濱酒店)~躺在牀上享用無敵海景吧~ 

|日本長崎|ホテルフォルツァ長崎‎(Hotel Forza Nagasaki)交通方便又舒適的友善酒店 

 

還有其他日本近代史相關踩點...

|日本東京|2013夏*東京橫濱小旅行-乃木神社、乃木舊宅邸 

|日本東京|2013夏*東京橫濱小旅行-近衛師團司令部、昭和館、靖國神社、遊就館 

|日本東京|2013夏*東京橫濱小旅行-明治神宮、原宿、東鄉神社 

 |日本廣島吳市|超大~潛水艇參觀!日本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鐵鯨魚 

|日本廣島吳市|大和ミュージアム-呉市海事歴史科學館(大和博物館) 

|日本廣島市區|原爆中心的歷史浩劫-原爆圓頂與紀念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