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實在太遷就我了,謝謝,非常感謝。只能加倍努力,回報大家。

終於在今天完成了。本來想畫每天的態勢圖,實在來不及了,抱歉。

4,11月28日夜後柳潭裡、死鷹嶺一帶的戰鬥。

59師打了一晚上的窩囊仗,從師長到戰士都很不爽,特別是師長戴克林,肯定被二十軍軍長張翼翔在電話裏罵了個狗頭噴血。可是目前還是他們繼續倒黴的時候,28日夜59師177團繼續進攻福克斯高地,可還不及27日晚,美軍陸戰7團F連僅亡5人,傷29人。177團還是選擇先打北邊的制高點,但美軍F連白天得到了空投補給,177團可什麼都得不到,177團雖然使用狙擊手擊傷了幾名美軍,但馬上遭到美軍自動火力反撲。在力量大大削弱的情況下,177團進攻部隊還是有50多人突破了美軍F連3排陣地,但這50多人均往縱深發展,都倒在了美軍後面的重機火力之下。

29日夜再打,177團換了攻擊方向,再次組織兩個連的兵力選擇了在南邊28日凌晨曾經突破的F連1、2排結合部。白天再次得到補給的美軍根本沒有之前吝嗇彈藥的想法,用迫擊炮發射照明彈照亮了整個山坡,並呼叫下碣隅裏的105榴彈炮進行火力支援。於是美軍僅一人受傷就打退了177團的進攻。

30日起,177團再也無力對F連發起進攻。

據說戰後177團被批慘了,做了深刻檢討,不過該團也挺有意思,在檢討中他們認為團裏是有責任,但師裏也有責任。呵呵,很明顯59師的指揮很有問題,連打了敗仗的團都有底氣說師裏有責任。

我個人覺得呢,三個晚上沒能拿下美軍一個連,最主要的原因是輕敵,27日晚,其實是28日凌晨啦,177團只用了1營攻擊福克斯高地。2營用來搶佔東邊的西興裏,打阻擊,這個沒問題,3營當時就應該用作1營進攻的預備隊,而不是團的預備隊待在後面。1營當時佔了山頂,要是3營在這時超越1營不間斷髮起第二波攻勢,情況就大不一樣。從有限的史料中,當時應該是1連從北向南攻,3連從西向東攻,2連是預備隊。如果第一波攻勢是整個1營攻,1個連從西邊牽制,2個連從北邊壓上。2營1個連直接作為二梯隊從北跟進,另外2個連作為預備隊視情投入,F連肯定擋不住。僅僅用1個營打美軍1個加強連,太託大了。

二來,在第一次進攻中,天空中全是志願軍的哨子、軍號和喊殺聲,當時美軍F連沒見識過這陣仗,猝不及防喫了個虧。第二次、第三次進攻中志願軍還是這樣,經過前一次的戰鬥,美軍F連已經知道了這意味著志願軍進攻,等於是在提醒美軍,美軍很有防備,等於失去了進攻的突然性,我們既然當時想要通過夜戰、近戰來打擊美軍,用同樣的方法來進攻肯定效果不好。

三呢,第三個晚上如果還是非要打,我覺得還是應該從北邊入手,雖然死盯著一個點打看著很笨拙,但那裡是山頂,是整個美軍陣地的要害,而且美軍只能展開大半個排的兵力,前兩次能從那裡突破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又是制高點,當然得先搶下,搶下後吸取第二個晚上的教訓不要急於向中間突,對於裝備火力優勢之敵,直接突貫縱深未必是好的戰法,雖然打開一個突破口,但敵人的建制沒亂,敵人可以集中火力封鎖突破口,如果我們沒有能力去壓制敵人火力,直接突貫就是往火網上撞。往兩翼卷擊一下,或者集中兵力往西邊這一翼卷擊,北邊的佔領山頭的部隊以組為單位騷擾牽制美軍中央的重火力,不讓他們支援西邊的戰鬥,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其實第二個晚上就應該吸取這個教訓,四個美國兵的火力都阻止了一個連的突擊,這個教訓已經很深刻了。似乎是因為第二個晚上投入進攻的是3營的原因,沒有時間和1營很好的交流。

11月28日美軍成功救出陸戰7團C連後,29日師長史密斯再次命令對F連實施第二次營救,這種營救是必須的,如果不打通補給線的話柳潭裡的美軍隨時會完蛋。在28日晚,176團2營5連參與到175團的防務中,佔領了1419高地。這是因為175團2營在之前的戰鬥中傷亡慘重,無法遂行原來的任務。175團也是輕敵,27日晚剛開始投入進攻的可能就一個連,缺乏一口吞下美軍C連的實力,後來重新組織進攻已經晚了,自己又打殘了,只能讓預備隊176團派部隊頂上。

這次出場的是陸戰7團3營為主的混編部隊,由3營主任參謀沃倫·莫里斯少校指揮。我們都知道3營營長哈里斯先生是個軟蛋,據說此時的他已有精神崩潰的先兆,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營長不咋地,該營的美軍也不咋地,整整一天攻擊1419高地就是無法得手,雖然176團5連大半人傷亡,愣是守住了高地,堅持到了6連趕到,美軍只好撤回。

在79師那邊,陸戰1師在28日、29日連續兩天以陸戰5團1營在1282、1240高地和79師反覆爭奪,235團和236團均打退美軍進攻,其中236團戰士朱瑢堂更是一個人在一個小高地打退美軍四次進攻,其實他只是上來送彈藥的。

29日,二十七軍決心將預備隊94師用於柳譚裏方向,同時,奉兵團命令,59師歸二十七軍指揮,控制死鷹嶺、新興裏、西興裏等陣地,堅決阻敵增援與突圍,合力殲滅柳譚里美軍。根據這一命令,79師命236團繼續留在柳譚裏北側1282、1240高地牽制美軍,235、237團繞到柳譚裏西側,準備從西向東側擊美軍,94師從柳譚裏東側南下,力爭與59師會師,而59師,以175團堅守1419高地、1542高地、1581高地和1520高地;176團以一部控制雪寒嶺、西中裏、1408高地,主力位於閑上裏,機動出擊;177團死守死鷹嶺、德洞山口、西興裏。

30日美軍柳潭裡指揮官利茲伯格上校決定突圍,其實讓他們停止向西北進攻開始突圍的命令直至30日晚19:20纔到,但利茲伯格上校這個提前做好的突圍計劃為柳潭裡的美軍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現在利茲伯格先生還要再給陸戰7團3營一次機會,他命令3營一個整營去攻佔1542高地和1419高地,G連和I連攻打1542高地,H連攻打1419高地。拿下這兩個高地美軍就有了前進的立腳點,然後陸戰5團3營出發為前衛,負責打通主補給線。為啥是這兩個營先幹活呢?因為2位營長大人的原因,兩個3營實力現在是最強的,那不好意思了,以前你們沒怎麼出力,現在就得當苦工去。同時,5團2營守柳潭裡西南高地,5團1營守柳潭裡北部高地,這兩個營是後衛。7團1營走弓背路迂迴行動去救F連,同時也是另一個拳頭。美軍計劃兩個拳頭在德洞山口會師。這個就是美陸戰1師師長所謂的「向南進攻」。美國海軍和空軍向史密斯保證每天會有300架次以上的戰鬥機、轟炸機協助部隊行動。海軍陸戰隊就是好,空軍、海軍航空兵都能用,這點其實是陸戰1師能突圍的一個蠻重要的因素。

在這時志願軍已經有大面積的凍傷出現了,甚至凍死的都很多。我們先來看看12月1日這一帶的態勢,見柳潭裡美軍突圍戰鬥示意圖。

79師和59師對美軍形成包夾之勢,94師也正在趕來,態勢是蠻好。可是我們別忘了這已經是戰鬥打響後的第5天了,由於補給跟不上,部隊凍傷嚴重彈藥也很缺,喫的呢幾乎沒有。

12月1日凌晨,柳譚里美軍下達撤退命令:

1、 陸戰7團3營首先奪取1542高地和1419高地,作為後撤行動出發陣地;

2、 陸戰7團1營利用夜暗實施越野機動,增援德洞山口的F連,並確保德洞山口直至掩護主力通過;

3、 陸戰5團3營為前衛,在1100高地至長津湖西南佔領陣地,掩護主力北側;

4、 陸戰5團2營在後撤開始時必須確保1294高地,掩護陸戰5團1營和3營撤退後,然後開赴1276高地接替陸戰7團1營的防務,掩護主力後撤的西北側,主力通過1276高地後作為後衛,陸戰5團1營放棄對1240高地進攻後至1100高地組織防禦,掩護主力後撤的東北側;

5、 陸戰7團3營在後撤開始後必須確保1542高地和1419高地,待陸戰7團1營和陸戰5團3營通過後,掩護主力東南側;

6、陸戰7團2營為預備隊。

上午8時,柳潭裡的美軍開始突圍。但截止下午3時,負責攻佔1542高地和1419高地的陸戰7團3營還在兩個高地山腳下磨磨蹭蹭。我敢打賭,此時陸戰7團團長利茲伯格上校肯定恨不得衝過去給他的3營營長哈里斯先生幾個狠狠的大頭巴掌。幸好此時陸戰5團3營營長塔普利特中校又轉變回了軍人本色,他對哈里斯的磨洋工大為不滿。他向副團長弗雷德裏克·道塞特請示,要求不要管7團3營能不能完成任務了,他的營自己前進。這倒是蠻有勇氣,陸戰7團3營還沒完成任務,公路兩側的高地都在志願軍手裡,這時充當前衛出發是要挨槍子的。

利茲伯格(美國人宣傳在柳譚裏的兩個團在沒有師一級指揮官在場的情況下,密切合作、精誠團結,建立統一指揮從而保證突圍的成功,實際上陸戰5團團長默裏有點不行了,主要是利茲伯格在指揮)同意了陸戰5團3營的請求,該營以唯一一輛M4A3坦克開道,工兵排以兩輛推土機繼後,陸戰5團3營H連在公路上跟隨推土機,I連在西,G連在東,陸戰7團2營保護105榴彈炮的第11炮兵團3營繼後,其餘炮兵分為9個排編入步兵連。美軍開始突圍前進。

利茲伯格同時命令7團1營繞回來幫助3營攻擊1419高地。戰至下午4時,在數百架次的飛機協助下,陸戰7團1營和3營H連終於衝上山頂,志願軍176團2營5連、6連無人退縮,奮起搏殺,但寡不敵眾,經過三個半小時殘酷的白刃肉搏,美軍擊敗了1419高地的志願軍守軍100餘人。晚上7時30分左右,最後一名戰士被美軍刺死,全部犧牲。這時,陸戰7團團長利茲伯格上校為了懲罰3營這幫熊包命令戴維斯的1營帶上H連沒傷的一起走,可悲的7團3營,此時他們的H連已經大半傷亡。而陸戰7團3營另外兩個連拼盡全力也沒拿下了1542高地,只能在山坡上構築防線防止志願軍衝上公路。到了晚上,該營居然只留部分人員警戒,開始睡覺了,我真的很想知道,現在美軍還有多少官二代在部隊裏。

二十七軍根據戰場情況命令79師236團立即尾追美軍,師主力迅速恢復1542高地,59師恢復1419高地,94師(欠281團)迅速南下做平行追擊,81師迅速西進至死鷹嶺以東地區協助59師防禦。

在美軍開始突圍時,236團已經對1282高地發動猛攻,這時駐守的美軍是陸戰5團3營G連(此時還沒歸建充當前衛)。1282高地的陣地易手達7次之多,如果拿下此高地對柳潭裡準備撤退的美軍主力來說將是個可怕的災難。可是沒辦法,這時79師的凍傷人數已經很嚴重了,戰鬥力無法和27日夜晚相比。但也必須承認這個G連打的非常好,他們一直堅持到陸戰5團1營來接替他們。隨後,12月1日中午,美軍主動放棄1282高地轉入柳潭裡村南的1276高地繼續阻擊。236團這時犯了個錯誤,在陸戰5團1營還沒完全進入阻擊陣地時,236團已經尾隨進入了柳潭裡,但該團沒有利用美軍陸戰5團1營尚未完成防禦的有利時機進行進攻而是在村裡清理戰利品。不過這個只是理論上的錯誤,236團其實無力再戰了,餓了好幾天了再不找點喫的喝的穿的,236團可能會全團都得凍死餓死。要是那時就有炒麵就好了,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只要肚子裏有點炒麵肯定還能打下去,說不定就能衝上1276高地,那陸戰5、7團戰鬥羣就真麻煩大了。

1日黃昏,美軍停止前進構築環形陣地組織防禦。

當日晚,志願軍對美軍突圍部隊展開殊死攻擊。

在最北面,稍微恢復點元氣的236團再次對美軍發起進攻,這次的對手是陸戰5團2營,該營沒能頂住236團攻勢,79師的部隊確實打的相當好,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戰鬥意志,僅僅是喫了點東西,又生龍活虎。但美軍夜間戰鬥機出動,這是比較罕見的,對陸戰2營陣地前200米範圍內進行了集束火箭覆蓋射擊保住了陣地。但236團沒有放棄,美機一走繼續進攻,戰至2日中午,美機再次助陣,掩護陸戰5團2營脫離戰鬥。

而另一個後衛,陸戰5團1營遭遇了94師向南挺進部隊,94師傷亡慘重。

當日,得知1419失守後,戴克林命令175團2營加強176團兩個連(實際因為戰鬥和非戰鬥減員實際兵力是5個排),陸戰5團3營G連沒能保住之前兄弟部隊血戰拿下的高地,2日凌晨,1419高地被59師奪回。

12月2日凌晨,235團轉入1542高地對陸戰7團3營發起反擊,3營7連和9連從兩側實施包抄突然衝上山坡開火,很多美軍在睡袋中斃命。此戰志願軍以1個營擊潰美軍2個連,陸戰7團3營受此打擊後,G連和I連剩餘200人不到。其中後來的國防部長遲浩田率該團7連一個排半個小時內又連奪4個小高地,陸戰7團3營再次付出30餘人傷亡的代價,但因兵力不繼,未能進一步發展進攻。天亮,美軍憑藉空中優勢守住了最後保衛公路的防線。遲浩田時任79師235團3營副政治教導員。

在1581高地,235團1營對陸戰5團3營發起勇猛攻擊,一波接一波沖向美軍陣地,陸戰5團I連傷亡大半後終於守住陣地,該連還剩下40餘人。

註:上一篇把1581高地和1542高地標註反了,抱歉

當日凌晨,陸戰7團1營拖著3營H連拿下1520高地。高地上的志願軍僅60人,而且全部凍傷,無力阻擊,更重要的是,志願軍沒想到美軍會這樣行動,也沒防備。

這時,59師發現美軍試圖迂迴死鷹嶺和福克斯高地,二十七軍命令94師迅速南下,防止敵奪路東逃,但已經來不及了。94師因為凍餓、美機空襲以及1日晚趕路時從美軍陣前通過,未戰就基本失去了戰鬥力。12時,第九兵團急調81師242團和243團東向增援。

2日6時,美軍該營攻克1653高地,離福克斯高地近在咫尺。11時,抵達了F連的陣地,行動非常順利,僅亡3人,傷22人。戴維斯的1營到達福克斯高地意味著美軍在突圍的路上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立足點,這是突圍成功的關鍵,是美軍幹得非常漂亮的一步棋。現在福克斯高地有5個連的陸戰隊了,實力很強大。

2日白天,突圍美軍整理編製再次前進,陸戰7團2營D、E連奉命加強前衛的陸戰5團3營,前出反擊1419高地得手,59師175團2營副政治教導員方策率最後6名戰士發起最後一次反擊,無人生還,一直到1954年纔在高地主峯上找到他的屍體。因為沒人生還,不知道到底戰況是什麼樣的,但可以肯定他們衝上了高地,僅僅憑他們7個人。我們從來不畏懼敵人的強大,無論從前還是現在或是將來,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些人,給了我們勇氣和信念。

中午時分,美軍各部在強力空中掩護下與79師脫離接觸,美軍成一路縱隊繼續前進,其隊列為:陸戰5團3營(混編2營D、E連)、炮兵車隊、陸戰5團1營、陸戰5團2營、陸戰7團3營。

59師在美機不間歇的空中火力壓制下還是奮起阻擊,但在這種空中火力下,志願軍已無法集結,只有少數班組為單位的戰士衝上了公路,但隨即遭到美軍火力壓制。

2日晚, 59師其實已無力再戰,但175團和176團還是拼盡全力進行突擊,但戰果只是摧毀了1門105榴彈炮。這時美軍成一路縱隊行軍,且也遭受慘重傷亡,正是美軍最薄弱的時候,但我們真的是無兵可用了。美軍突圍組織其實出現了很大的問題,一種一字長蛇陣根本不適合突圍戰鬥,但美軍傷亡慘重已經有點顧不得了。前面提到94師未戰就基本失去了戰鬥力,要是94師這2個團這個時候能加入戰鬥,勝負還在未知之數。據說,94師是因為部隊凍餓,又遭受美機空襲,所以無力作戰。這個麼,我也不想說啥。

3日晨,美軍進至距福克斯高地僅1公里的位置,福克斯高地遙遙在望。

  同時,福克斯高地的美軍為接應突圍部隊,陸戰7團1營營長戴維斯命令F連升火,引誘中國軍隊射擊。志願軍火力點暴露後。戴維斯下令1營A、B兩連向南進攻,自己率1營C連、3營H連向東進攻,直指死鷹嶺1519高地及附近的陣地。志願軍177團沒想到福克斯高地之敵會突然出擊,措手不及,陣地被奪。美軍徹底打通死鷹嶺通路。這個戴維斯確實很有頭腦,有點智勇雙全的味道。

美海軍航空兵稱被戴維斯打退的1個營的志願軍幾乎全部被空中火力殲滅,我們國內的作者們能不能核實清楚再替美國人宣傳,177團此時全團兵力也湊不出一個營啊。而且也不是什麼177團2營,2營在此次阻擊作戰中一個陣地都沒丟失,是最後奉命撤出陣地的,好不好。況且美軍沒有能夠奪取死鷹嶺主峯的177團1營陣地,這是在該營剩餘的最後60多人全部被凍在冰雪裡無法動彈的情況下,2個連的美軍陸戰隊還是沒能拿下1519高地,無法動彈,打退8次進攻。最後美軍發現這個高地已經無法威脅公路美軍撤退於是放棄進攻。到3日黃昏,師長戴克林發現死鷹嶺上的177團1營卻一直沒有撤下來,便打電話向177團詢問情況,177團政委胡益回答:「手腳都凍壞了,爬都爬不下來!」最後是背下山的!

3日,打通死鷹嶺的美軍繼續向西興裏一線我志願軍177團2營陣地進攻,下碣隅里美軍也派出英國海軍第41特遣隊並加強一個坦克排,以坦克為先導實施對進,試圖打通最後通路。177團2營死戰不退,雖然側翼陣地鬆動,但一直堅持到黃昏。而側翼陣地鬆動的原因是,177團2營6連全部凍死在高地上,所以沒法再向美軍開火了。發現他們的是58師的部隊,他們登上高地時看到,177團2營6連的125名官兵一個個持槍俯臥戰壕,保持著戰鬥姿勢,但已全部凍死在高地上。58師師長黃朝天當場失聲痛哭。

後來戰友在6連上海籍戰士宋阿毛身上發現了一首絕筆詩:

  我愛親人和祖國,

  更愛我的榮譽,

  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冰雪啊!我決不屈服於你,

  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的,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3日黃昏,59師177團2營奉命撤出陣地。這是最後一支奉命撤出陣地的59師部隊,他們沒有丟掉一個陣地。他們更沒有被陸戰7團1營打敗,被美機全部殺傷那是謠言!

59師撤出陣地後,趕到的81師243團(欠2營)接替了他們繼續阻擊美軍,雖然美軍前衛陸戰7團1營及炮兵在3日晚7時30分先後進入下碣隅裏,但後方部隊遭到243團阻擊。243團與美軍血戰將近一天一夜,先後擊退美軍多次進攻,但大勢已去,憑2個營已無力迴天。但243團在戰鬥中痛打了陸戰7團1營C連,也算是報了一箭之仇。這將近一天一夜243團至少斃傷美軍200以上,俘虜60餘人。

4日傍晚,柳潭裡的美陸戰5團、7團戰鬥羣全部進至下碣隅裏,美軍突圍成功。

綜合幾日的戰鬥情況來看,這幾日戰鬥中,美海軍出動艦載機至少400多架次進行協助,還不計空軍出動架次,空中火力之強大超出當時任何一個戰場。志願軍雖然只是以79、59師餘部以及94師2個團,81師2個營圍追堵截美軍突圍,兵力並不佔據優勢,柳譚里美軍兩個團戰鬥羣還是付出差不多一半人傷亡的代價才突圍成功。這說明哪怕是後勤補給不濟,天氣極度嚴寒,志願軍還是有能力打掉美陸戰1師 的。美軍突圍的2個團戰鬥羣其實也接近極限了,陸戰5團團長默裏進入下碣隅裏時,旁觀者已直言,這已是個幽魂,失去了生機。

而會被美軍突圍根本原因在於兵力不足,這是之前部署的問題,後面還要講;另一個原因是59師作戰不力,沒能肅清這條美軍補給線上的1個連,只是1個連啊,還被這個連牽制了1個團的兵力,又消耗了力量又影響了作戰部署和戰役進程還沉重打擊了部隊士氣。比如177團3營營長沈錫金,在反擊死鷹嶺戰鬥中「故意四次弄錯方向,拖延命令不執行,自己畏縮,有恐美保命思想,脫離和推託指揮責任,跑去西興裏2營防空洞逃避戰鬥」。雖然有他個人的原因,但始終拿不下美軍F連,177團士氣大受影響也是重要原因,該團很有些分隊出現了畏戰避戰的情緒了。這個是難免的,都是人,已經明知任務難以完成,都有逃避思想。第三野戰軍十兵團打金門,最後派5個連增援的時候,原計劃是要上一名師級指揮員統一指揮戰鬥的,沒人肯去啊,有人直言:這是明擺著去送死,送了9000人難道還不夠嗎,還要讓我們填進去?這個就是部隊失去了士氣會出現的情況。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纔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纔是戰爭」,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