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宋城東門,始建於唐代中期。五代、兩宋、明、清等代均曾在此修繕城門、城牆。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宋高祖趙構以揚州為「行在」,次年昭命「揚州浚隍修城」,史稱「宋大城」,東西約2200米,南北約3000米,設有四門,東為康海,西為通泗,南為安江,北為迎恩。

宋城東門雙瓮城遺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揚州城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

東門城樓下就是東門遺址,如今,這些宋代揚州城留下的殘垣斷壁和綿延的城牆遺址,都靜靜地沉睡在鋼化玻璃的保護之下,上面長滿了青苔綠草。東門遺址目前主要發掘出的有南宋初期的瓮城、便門、露道、城壕等遺迹,以及北宋的出城露道等。

東門遺址廣場還重建了古炮台、仿弔橋、宋井亭等遺迹,再現宋代揚州「壯麗壓長淮,形勝絕東南」的雄姿。

連接東門的是東關街,這是揚州城裡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它東至古運河邊,西至國慶路,全長1122米,寬約5米,原街道路面為長條板石鋪設,「青磚小瓦馬頭牆,迴廊掛落花格窗」。

東關街以前不僅是揚州水陸交通要道,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華、商家林立,行當俱全,生意興隆。陸陳行、油米坊、鮮魚行、八鮮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揚州宋城東門城樓和東關街。

東門對面的東關古渡,在古時為京杭大運河的一個渡口。由於漕運發達,緊靠渡口的東門曾是宋代揚州最繁華的城門之一,它也見證著揚州與運河的歷史興衰。

東關古渡為揚州古運河的一個景點。在古代,該處為京杭大運河的一個渡口。

東關古渡牌樓

這裡是揚州古運河的一個著名的景點,是人們旅遊休憩的一個好去處。現如今揚州的古運河已經過全面的修正,並形成了一個水上旅遊線,而東關古渡也是該遊覽線的一個終點地區。這條遊覽線北起瘦西湖,南到瓜洲古渡。沿途停靠瓜洲景區、高旻寺、文峰塔、龍首關、普哈丁墓園和東關古渡、雙翁城及古茱萸灣等景點。

揚州則是世界上最早的,也是中國唯一的與古運河同齡的「運河城」。

從歷史的角度說,沒有古運河,就沒有揚州古城;古運河的興衰史,也就是揚州古城的興衰史。古運河孕育了揚州城市,貫通了揚州湖河,擴大了揚州地域,奠基了揚州文化。

古運河已經成為揚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運河哺育了揚州,是揚州的「根」。

從1684到1784的100年間,康熙、乾隆帝都曾六下江南,都經過揚州並多次在揚州駐蹕。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